建设儿童友好社区 让“一米高度”更美好
推行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关注儿童成长环境,提供儿童服务场所。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社区治理策略#
尊重儿童感受,重视儿童参与,关注儿童成长,南京各级妇联通过打造儿童友好空间、完善基础公共服务、培育儿童议事会等方式,积极引导儿童和家庭参与实践,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江北新区沿江街道龙山社区推进“适儿化”改造,让承载童声笑语的儿童友好空间越来越多。
构建儿童友好型公共空间
龙山社区注重儿童友好的空间营造,对社区周边进行适儿化改造,龙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巧手工艺坊”“综合减灾宣教馆”和龙王山郊野公园等户内外活动阵地,让“神兽”们在周末、寒暑假有了新去处。
优化儿童友好型社区服务
龙山社区妇联按照“日日有关怀、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的儿童服务要求,积极融合辖区资源,构建15分钟儿童友好生活圈。实现儿童场馆全天开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着力打造“家社联动”全周期教育服务体系,倾力铸造的“小龙人”儿童主题品牌,开展的“夏日‘童’行 ‘帽’美如花” 、暑期特色七彩课堂、“漫说民法典 少年话西游”“龙王山亲子跑”等活动,深受居民家庭欢迎。
畅通儿童友好型参与机制
龙山社区注重聆听儿童友好各方声音,组建儿童友好顾问团,邀请政法网格员、妇联代表、社区代表等共同参与每月定期开展的“周末来协商”;成立了沿江首个“童眼看沿江”儿童观察团,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圆桌会,从儿童视角为社区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
江宁区秣陵街道下墟社区积极引导儿童和家庭参与实践,从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五个层面,通过改造睦邻书房、共享花园、妇女儿童之家等小微空间,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2022年11月,被命名为南京市首批儿童友好社区。
社会政策友好
社区依托区域化党建,协调辖区单位和妇联、民政、卫健、教育、公安等部门和群团组织共同参与,设立专项工作经费,建立了联席会议、志愿者管理、困境儿童保护等6项工作制度。
公共服务友好
社区建有儿童专属阅览区,每年采购适合儿童的书籍,专项购买妇女儿童及家庭的公益服务项目,先后引入8家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开展家庭全类型指导服务。
权利保障友好
运用“网格+妇联”工作模式,深入辖区困境儿童及家庭,建立了妇联、民政、残联、文教等多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及困境儿童保护制度。在社区内广泛招募儿童友好家园志愿者,建立“家庭—社区—社会”关爱互动体系。
发展环境友好
社区注重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创建儿童服务品牌——青禾之家,链接资源营造良好的儿童发展环境。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每年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美丽庭院评选,全域营造儿童友好理念。
栖霞区马群街道花岗社区以创建儿童友好社区为契机,依托栖霞区妇联妇女儿童和家庭公益服务项目,在区、街妇联的指导下开展“花岗之智,童创未来”儿童友好冬令营主题活动,以活动形式传递儿童全人教育理念,以社区议题讨论、解决方法探索践行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路径。
本次议事会形成议案之后,将会继续为儿童与社区搭建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机会,论证议案实践落地可行性,为儿童参与、儿童发声提供机会和平台,以此让儿童在议事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网址:建设儿童友好社区 让“一米高度”更美好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21693
相关内容
儿童友好|一米高度看世界!嘉兴发布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南平:立足“一米高度” 绘就儿童友好社区“温暖底色”
儿童友好 一米高度看滨海丨东疆瞰海轩社区:用友好姿态,点亮少年成长之路
儿童友好 | 打造儿童友好空间,用“一米高度”感受城市温度(仲恺篇)
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童”见有温度社区,三九社区儿童之家让孩子们在家门口玩和学
天津推动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打造“家门口”15分钟儿童生活圈
儿童友好社区“微改造”
多地推进建设儿童友好城市 让城市更温暖、更活力
“儿童友好”点亮社区新生活
浙江省嘉兴市妇联:一米高度看世界!嘉兴发布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