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工坊大名草编:乡村巧手编织振兴梦!
体验乡村手工艺,如编织、陶艺等。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乡村休闲游#
你知道吗?在咱们河北的大名县,有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名草编。这不只是一门手艺,它正悄悄地改变着当地人的生活呢!
最近有个好消息传来,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公布了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名单,大名草编非遗工坊就光荣上榜了!说真的,这可不是一般的荣誉,它意味着这项传统技艺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
大名县自古就有“草编之乡”的美称,那里的手工草编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2008年的时候,大名草编正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那时起,它就不再只是个地方特色,而是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但是,让咱们感到惊喜的是,在传承人王群英的带领下,大名草编非遗工坊不仅守护住了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还让它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这个工坊特别之处在于它没有围墙,是开放式的,直接服务于乡村地区,给乡亲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你发现没?通过这种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包括集中培训、分散培训等,很多农村妇女和老人也能学到这门手艺。这样一来,他们不仅能在家门口找到工作,还能照顾家庭,真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儿啊!
而且,这里采用了一种特别的运营模式:“传承人+非遗工坊+基地+农户”。简单来说,就是由工坊提供技术指导和原材料,然后将订单分配给各个农户家去完成。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能确保农户们的收入稳定增长。
举个栗子,自从大名草编非遗工坊成立以来,已经帮助超过200位农民实现了就业,平均每年为他们增加了近万元的收入。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家庭来说,这笔钱可真不是小数目呀!
走进大名县草编展示馆,你会发现这里的展品真是琳琅满目。从京剧脸谱到成语典故,再到装饰盒和十二生肖,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匠人们的心血与智慧。更令人兴奋的是,这些精美的艺术品不仅仅是为了展示,它们还成为了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过开发各种文创产品以及体验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同时,借助国内外知名展会平台,大名草编的品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如今,全县已有上百个家庭作坊参与到草编产业中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未来,大名草编非遗工坊将继续努力提升管理水平,不仅要保护好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还要让它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一股重要力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更多关于大名草编的好消息!
你觉得这样的非遗项目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多大的作用呢?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哦!
网址:非遗工坊大名草编:乡村巧手编织振兴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21697
相关内容
【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洛南草编:小草编闯出大市场非遗+乡村振兴=双赢
巧手“草编”传承非遗技艺
编草成金 她用巧手编织美好生活
巧手勤织非遗梦 麻线化作“金银丝”
【非遗工坊典型案例】西秦刺绣:巧手绣出乡村幸福生活
五指山”村秀”火出圈!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圆满落幕
66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公示
宁夏银川:乡村巧手“编织”美好新生活
【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梅山棕编:绿色棕编融入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