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你掌握了吗?
高血压患者日常自我监测血压的方法 #生活知识# #健康生活# #常见病自我护理#
根据中国高血压调查报告: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1.5%、46.1%和16.9%。高血压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严峻的公共健康挑战,若未能及时发现并治疗高血压,可能会引发心肌梗塞、脑卒中、慢性肾脏病和心力衰竭等严重问题。因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并妥善管理血压。
让我们先来了解高血压是什么?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心血管疾病。大多数患者起病缓慢,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常见的症状包括头晕、头痛、颈部僵硬、疲劳、心悸等,这些症状在血压得到控制后通常会有所缓解。高血压的症状也可能表现为突发的视力模糊、鼻出血等。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指的是没有明确原因的高血压,而继发性高血压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高血压。
那么,确诊为高血压后,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日常自我管理呢?
首先,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要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目前广泛使用的是臂式电子血压计。在测量血压前,应在安静的环境中休息5-10分钟,以稳定血压。测量时要避免讲话或移动,保持正确的坐姿,两脚平放在地面,背部靠在椅背上,手臂放松,确保手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建议规律监测血压,最好在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进行,每次测量2-3次,每次间隔1-2分钟,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这种方法有助于减少单次测量的误差。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生活方式的调整。在饮食方面,减少钠盐摄入是降低高血压风险的关键步骤。尽量选择未经过多加工的食物,以减少盐分摄入;适量使用调味品,推荐使用定量盐勺。同时增加膳食纤维和钾的摄入量,有助于降低血压。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胆固醇水平,维持血管弹性。通过合理饮食,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心血管健康。在运动方面,建议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每周运动4-7天,每天30-60分钟,这不仅有助于降低血压,还能增强心肺功能。当然,情绪和压力管理也同样重要,采用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听音乐、冥想等,可以有效减轻紧张和压力,有助于保持心理健康,从而降低高血压风险。此外,我们还应戒烟限酒。只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有助于将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接下来,我们要合理使用降压药物。有些患者因为对降压药物存在认识误区,比如用保健品替代降压药,或在血压控制平稳后立即停药,导致血压突然升高,引发严重后果。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如何合理使用降压药物。降压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从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用药及个体化治疗。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可分为五大类:
利尿剂,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肾脏排出多余的盐分和水分,减少体液潴留,从而降低血压。它适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单纯收缩压高的患者。其副作用包括低钾血症和高尿酸血症。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钙通道,降低心脏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钙离子进入,使血管壁放松,扩张血管,从而降低血压。它通常用于有心绞痛、心律失常的高血压患者。其副作用包括脚踝水肿和牙龈增生。
ACE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阻止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减少血管收缩,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它特别适用于伴有糖尿病和肾脏疾病的患者。其副作用包括干咳和高钾血症。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抑制剂,其作用机制是阻断血管紧张素II受体,从而发挥降压作用。它主要适用于合并心力衰竭、肾脏疾病的高血压患者。其副作用包括血管性水肿和高钾血症。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受体,降低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减轻心脏负担,从而降低血压。它广泛用于治疗心绞痛、心律失常,并可减少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其副作用是减慢心率。
最后,不同患者有着不同的血压控制目标,应定期进行复查。
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分为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即可。对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如果能耐受,应将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150/90mmHg即可,不宜过度降压,以免影响心脑肾等器官的血液供应。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对于1级高血压强调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对于2级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应从小剂量和单一药物开始。妊娠高血压强调非药物治疗,治疗目标为150/100mmHg以下。高血压伴脑卒中,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降压目标为140/90mmHg以下即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压控制在180/110mmHg以下。急性脑出血,血压应控制在160/90mmHg以下。高血压急症,1小时内血压控制的目标为平均动脉压的降低幅度不超过治疗前水平的25%,随后2-6小时内血压降至160/100mmHg,24-48小时内逐步降压至正常水平。高血压急症的控制目标是24到48小时内,缓慢将血压降至160/100mmHg。
了解了自身血压状况及控制目标后,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调整药物,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还应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检,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能、尿常规、心电图等检查。根据个人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调节治疗:包括血小板控制、血糖管理、房颤治疗、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等的处理。
总之,只要我们重视血压的日常管理,就能有效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网址: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你掌握了吗?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23224
相关内容
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护理细节,你都掌握了吗?高血压患者的家庭自我护理管理
高血压患者如何进行自我护理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实施计划方案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小目标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六要素
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指导与自我管理.pptx
你知道吗?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竟如此重要!
医院护士进修汇报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推行策略.pptx
如何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