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校园行|AI+课堂=?“嘉”人亲测:超能搭子解锁学习新路径
网易云课堂的心理课程,系统学习路径 #生活技巧# #心理健康建议# #心理辅导软件#
2025校园行|AI+课堂=?“嘉”人亲测:超能搭子解锁学习新路径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郭佳璐 林恩欣 王仪彤 马蕊卿 周澈2025-06-27
在数字化时代,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五位学子分享了借AI搭子解锁学习方式的切身体验。
在数字化浪潮奔涌的时代,AI技术也进入课堂,为学习注入全新活力。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紧跟时代步伐,进一步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从建筑草图到财务数据,从外语学习到二进制转换,“嘉”人们通过与AI搭子的协作,勾勒出了知识获取的新路径。当被问及“AI如何重塑学习”时,五位来自不同院系的学子,以切身体验给出了答案。
1刘雪仪:AI辅助教学打破了时空限制,让自主学习更加灵活
在课堂上,刘雪仪切身体会了AI工具为语言学习带来的“智性魅力”。(供图:刘雪仪)
相关课程:《英语语言学概论》
授课教师:范文斌老师、左慧芳副教授
《英语语言学概论》任课老师引入AI工具,从多个角度对相关词汇展开深度剖析。(摄影:曾言尘)
“在与AI的持续对话中,我的困惑被逐一化解,学习效率显著提升。”在范文斌和左慧芳老师的《英语语言学概论》课上,英语语言文化学院2022级学子刘雪仪深刻领略了AI工具为语言学习带来的独特“智性魅力”。
令刘雪仪印象最深的是,在课程中分析词素、追溯词源时,老师们巧妙引入AI工具,从多个角度对相关词汇展开深度剖析,让学生们能够更清晰地把握新概念的内核,洞悉词汇构成中各部分的关联与组合逻辑,同时更直观地感受词汇在形态与语义上的历时性变化。这样一来,学生们不再孤立、片面地记忆词汇,而是能够将零散的词汇知识整合为一个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从而加深了对词汇的理解与掌握。
“AI辅助教学打破了时空限制,让自主学习更加灵活。”刘雪仪认为,AI辅助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个体差异,为每位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推荐。同时,AI通过智能问答、在线讨论等形式,极大地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让学生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
“AI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无论是文献检索还是概念解析,都能快速获得精准的参考信息。”刘雪仪表示,AI是她未来学习的重要助力。通过与AI的深度对话,她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专业知识,同时拓展跨学科的认知边界。“这种智能化的学习方式不仅强化了我的专业素养,更为我打开了更广阔的知识视野。”
“生活中焦虑的时候,我也会和AI诉说自己的烦恼。AI总是会很好地安慰我、不断鼓励我,一定程度上也为我提供了情绪价值。”刘雪仪期待AI能进一步优化个性化学习体验,并在跨学科创新、心理健康等领域持续突破,为人们提供更全面的助力。
2叶卓琳:跟着AI学翻译,就像装了加速器
叶卓琳透露,跟着AI学翻译,就像找了个24小时在线的“智能陪练”。(供图:叶卓琳)
相关课程:《日语笔译Ⅱ》
授课教师:日本语言与文化学院曾玉婷副教授
《日语笔译Ⅱ》任课老师设计了“初译—评估—优化”的AI深度融合教学模式。(摄影:秦诗鉴)
在曾玉婷老师的《日语笔译Ⅱ》课上,日本语言与文化学院2022级学子叶卓琳找到了学翻译的新法宝——AI。她透露,原本对着词典翻来翻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现在大家跟着AI学翻译,就像找了个24小时在线的“智能陪练”。
叶卓琳说,曾玉婷老师设计了“初译—评估—优化”的AI深度融合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这样的模式下,同学们先自己动手翻译,再让AI帮忙“挑刺”。AI“眼睛”特别尖,语法错误、句子不通顺的地方一下就能指出来。但这还没完,学生得自己判断AI说得对不对。AI给出的译文往往缺乏文化语境考量,学生需要结合翻译理论,通过多次下达指令来优化译文。一来二去,不仅日语越学越扎实,还慢慢建起了自己的“翻译词库”。叶卓琳表示:“以前觉得翻译理论很难懂,现在跟着AI做一遍,马上就知道怎么用在实际翻译里了。”
叶卓琳认为这种“AI+人文素养”的融合教学,是未来翻译人才的 “必修课”。“摆正对AI的态度,既不被AI所奴役,也不畏惧AI带来的冲击和挑战,而是学会训练AI,驾驭AI。”现在,她连课外学日语也离不开AI了——练口语时让AI纠正发音,读文献时让AI帮忙分析句子,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在她看来,会用AI的翻译人才,就像给自己装上了“翻译加速器”,既能又快又准地完成翻译,还能保留文字里的人情味。
3张轩:现在连聊天都能涨知识,AI真的让学习无处不在
张轩表示,AI带来的学习新方法让她受益匪浅。(供图:张轩)
相关课程:《财务管理应用与案例分析》
授课教师:会计与金融学院陈佳悦老师
在《财务管理应用与案例分析》课上,AI工具被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摄影:何安赫)
“这堂课让我对AI的强大功能有了全新的认识。”会计与金融学院2022级学子张轩说,在陈佳悦老师的《财务管理应用与案例分析》课堂中,AI工具被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财务数据处理到课堂互动,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工具不仅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复杂的计算任务,还能提供清晰的分析结果,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更让张轩受益匪浅的是AI带来的学习新方法。一次课堂上,大家想查找美的公司财务数据却无从下手,陈佳悦老师现场演示如何用AI辅助学习。果然,输入问题后,AI不仅列出了详细数据,还标注了企业年报等权威来源。“我们再根据来源查找财报等来验证数据的准确性。这就像跟着AI寻宝,既高效又能学到真本事。”张轩认为,这种方式,让同学们在掌握传统查账技能的同时,更学会了用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氛围也因AI变得趣味十足。陈佳悦老师利用AI小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抢答做题,调动了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张轩透露,“在这种你追我赶的氛围里,原本枯燥的公式都变得有趣起来。”
谈到对AI的期待,张轩打开了话匣子:“希望AI能当24 小时在线的‘智能家教’,不仅给答案,还能掰开揉碎地讲透数据背后的算法和原理。”她还分享了自己的小日常——用AI练习英语会计术语口语、进行单词自测,甚至把AI当成“学习搭子”讨论财务热点,“现在连聊天都能涨知识,AI真的让学习无处不在!”
4杨方瑀:AI辅助学习,那些曾经难啃的知识点突然就活了
杨方瑀发现,AI不仅是工具,更是学习方式的重构者。(供图:杨方瑀)
相关课程:《计算机基础》
授课教师: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李瑞珠老师
《计算机基础》师生互动走向纵深。(摄影:林子涵)
在《计算机基础》的课堂上,设计与创意学院2024级学子杨方瑀的屏幕一角亮着一个特别的窗口——和AI工具的对话界面。当李瑞珠老师讲解抽象的进制转换时,杨方瑀轻敲键盘,豆包瞬间生成的动态转换示意图便跃然屏幕上。她感慨地说:“那些曾经靠想象硬啃的二进制、十六进制关系,突然就活了。”
在李瑞珠老师的课堂上,杨方瑀发现,AI不仅是工具,更是学习方式的重构者,当AI承担了基础信息的检索与整理时,师生互动反而走向纵深。“现在带着问题去找老师,问题本身就更聚焦了。”杨方瑀描述这种新互动模式:课前通过AI自主消化基础概念,带着思考后的疑问走进教室,老师们通过AI分析大家的学习数据,能一下子找到哪些知识大家没学明白。
“它把我们从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真正聚焦于思考和创造。”对于未来,杨方瑀的期待具体而清晰:希望AI能成为更聪明的“学习搭子”,依据个人进度和理解风格动态调整讲解方式,让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她更憧憬AI与课程内容的深度融合——不是展示技术的新奇,而是让工具隐身于知识背后,成为思维延伸的无形桥梁。
5王墨芬:AI很强大,但偶尔还会答非所问
王墨芬已经能熟练运用AI进行检索,创作效率大幅提升。(供图:王墨芬)
相关课程:《建筑设计基础》
授课教师:建筑学院杜波副教授
在《建筑设计基础》课上,学生展示由AI辅助完成的作品。(摄影:傅靖)
“很新奇,感觉AI真的很强大!”建筑学院2024级学子王墨芬感叹道。这份感慨,源自于杜波老师的课程——《建筑设计基础》。
谈及这门课,王墨芬难掩兴奋:“第一次在课堂上运用AI,感觉它就像个知识宝库,搜索建筑大师的作品又快又准!”经过杜波老师的指导,王墨芬已经能熟练运用AI进行检索,创作效率大幅提升。
AI的介入悄然改变了课堂上的互动氛围,带来了更多视觉上的互动体验。杜波老师运用AI生成概念效果图,将抽象的建筑语言转化为直观的视觉表达,更客观、准确地让同学们了解建筑语言以及建筑与景观的设计原则。
不仅如此,在这门课上AI还化身为了“评论家”,对同学们的作品进行分析。“刚开始,我们还不太会评价作品,杜波老师就在课堂上演示如何借助AI对设计作品进行多维度分析。在反复与AI‘评论家’的互动中,我们逐渐掌握了设计评价的方法。”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期末作品也颇具创意——课程要求学生在嘉园栖霞湖边设计一座“鹅舍咖啡”,既要提升黑天鹅的居住环境,也为校园师生带来“赏鹅品咖”的特别体验。课题在传统设计训练中融入AI工具,前期结合AI生成海量概念图库,提供“头脑风暴”的形式训练,后期实行“AI+手工”双轨练习,设计过程注重批判性吸收与改进,强调AI的辅助价值与人类设计师的决策价值。
尽管AI带来的便利显而易见,不过王墨芬也坦言:“目前AI应用还不够深入,偶尔还会‘答非所问’。”展望未来,她期待AI能够助力设计师们突破思维边界,在建筑设计领域发挥更大价值。(审核人:甘丽红)
嘉庚学院校园行AI+课堂学习经验分享
[通讯员:朱鲜艳]
[指导教师:甘丽红 朱鲜艳]
[责任编辑: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在数字化时代,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五位学子分享了借AI搭子解锁学习方式的切身体验。
网址:2025校园行|AI+课堂=?“嘉”人亲测:超能搭子解锁学习新路径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28626
相关内容
联想大学生“青春有AI”超能校园行助力高校学子拥抱AI新时代「腾讯高校AI嘉年华」首站启动,助力高校学子开启新学期AI技能提升之旅
「腾讯高校AI嘉年华」首站启动,助力高校学子开启新学期AI技能提升之旅—中国教育网
校企携手搭建AI实训平台,「腾讯高校AI嘉年华」首站启动
校企携手搭建AI实训平台 “腾讯高校AI嘉年华”首站启动
【学在西电】“一生一方案、AI赋能、硬核课程”解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AI如何成为大学生活中的智能伙伴,高效学习与成长新路径
数智赋能构建校园新生态
AI赋能!南安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广州新华学院举办第八期教师AI赋能培训 探索高校教学智能化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