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作压力的预防与疏导.doc
压力管理的心理疏导工具 #生活技巧# #心理调节技巧# #心理辅导关键词#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552668 上传时间:2024-07-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4KB下载积分:5 金币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工作压力 预防 疏导 资源描述:内容提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工作和生活节奏也逐渐加快,在人们选择机会的同时,自己也同时被选择,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不少人感到难以承受工作压力,并出现了明显的心理反应和躯体化反应 。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中国与世界的更加紧密融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社会成员的生活节奏伴随着日趋激烈的竞争相应提速。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成员也承受着来自于社会、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各种压力,在各种压力中,工作压力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义。本文通过探讨工作压力产生原因及其相关因素,提出工作压力的预防措施和疏导方法。希望借此为紧张工作中的人们变压力为动力,轻松工作,享受生活。 关键词:工作压力 预防 疏导 1、什么是工作压力 工作压力是指因工作负担过重、变换生产岗位、工作责任过大或改变等对人产生的压力。 工作压力也称工作应激、职业应激、职业紧张、工作紧张。压力是一种动态情境。在这种情境中,个体要面对与自己所期望的目标相关的机会、限制及要求,并且这种动态情境所产生的结果被认为是重要而又不确定的。 压力是个体对各种刺激做出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的综合模式。与压力相关的几种主要因素是压力源、个体对压力源的认知、紧张状态。 2、产生工作压力的原因 2.1、要调节工作压力,必须首先分析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研究对策。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有许多. 2.1.1、环境因素:主要指经济、政治和技术因素。 2.1.2、组织因素:组织内有许多因素能引起压力感。 2.1.3、个人因素:压力因素具有可加性, 压力是逐步积累和加强的。每一个新的持续性的压力因素都在增强个体的压力水平。 单个压力本身可能无足轻重,但如果在业已很高的压力水平上,它就可能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要评估一个员工所承受的压力总量,就必须综合考虑他所经受的机会性压力、限制性压力和要求性压力。 在这里我说一个故事: 苏东坡和佛印是好朋友,一天两人打坐谈的开心,苏东坡看着佛印说:怎么看你打坐的样子都象一滩牛粪。而佛印却说:我看你打坐的样子就象一尊金佛。为什么两个人的观点如此不同呢?这正是佛心自现的道理。心中有牛粪当然看到的就是牛粪,而心中有金佛必然看到的就是金佛。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有时候我们心中的愤怒可能不是工作引起的,而是自己心理有问题,这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就算是为工作而感到压力,也是拿工作惩罚自己,实际上是为自己的愤怒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借口。 潜在的压力是否一定会转化为现实的压力,还与个体差异性有关,诸如个人的知识、工作经验、社会支持等。 2.2、在工作压力产生时,生活中会产生一些警告信号,认识这些信号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分辨工作压力,避免工作压力过大导致的不良后果。 首先,性情的改变:原本话多的人话变少了、性格开朗的变沉默了、热情的变得冷淡,显得心事重重,情绪低沉,离群索居。 其次,情绪的变化:开口讲话却容易伤感,或者容易激动、发怒、冲动,做事轻率。 再次,工作时的状态:注意力不集中,效率差,畏难,工作质量粗糙。 最后,生活规律的改变:失眠,疲惫,有的人对烟酒的消耗量比平常增加了。 3、工作压力的预防和疏导 3.1了解了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和信号,我们应采取多方面措施在压力来临前做好预防工作。即有劳有逸。 3.1.1、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不仅仅要把生活安排得有节奏,适当增加业余爱好。如养鱼、养花、绘画、下棋、听音乐等等,同时可以增加生活的情趣,还能保持良好的大脑功能,增进身心健康,对预防工作压力大有裨益。 3.1.2、在生活上有规律地安排起居生活,坚持适当体育锻炼和劳动,以改善机体血液循环,维持神经系统的稳定性. 3.1.3、提前认识工作压力,做好心理准备:正确认识工作压力的发生原因及其作用,了解其警告信号,对预防工作压力的发生打下良好基础,既使出现工作压力,也不会因此而紧张不安。反之则不然。 3.1.4、正视“失业事件”:正确对待突发事件如失业、单位改变、工作失误等,对职场新人来说甚为重要,遇事要注意保持镇静,以自身健康为重,切不可忧心如焚、不思后果,从而诱发或加重工作压力。 3.1.5、处理好家庭、社会关系:有些职员情绪易于激动,容易与家人发生矛盾。这就要求大家相互体谅,遇事要镇静,不要为一点小事,一句不顺耳的话而大动肝火。家庭和睦是全家人的幸福,也是预防工作压力的重要因素。我们不但要适应家庭,更要适应社会,对当今社会上的一些现象要有一个正确认识,不理解的要多与他人交流看法,不要闷在心里,自寻烦恼,要以乐观态度对待生活、对待社会,这对预防工作压力十分有利。 3.1.6、合理安排体育锻炼:体育活动可以通过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各器官的生理机能,以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也能提高心理素质,提高对突发事件的适应能力。宜选择运动量小、运动节奏慢的运动,如打太极拳、练剑、慢跑、散步等,让人们在运动中获得欢乐,忘掉烦恼和不幸,对预防工作压力大有益处。 3.2没有产生工作压力时要注意预防,如果已经产生了工作压力,就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疏导。 3.2.1、健康的开怀大笑是消除疲劳的最好方法,也是一种愉快的发泄方式。 3.2.2、讲究脑力劳动的心理卫生,在从事脑力劳动时要聚精会神,劳逸结合,重视积极性休息。 3.2.3、高谈阔论会使血压升高,而沉默则有助于降压。在没必要说话时最好保持沉默,听别人说话同样是一种惬意的享受。 3.2.4、培养对所从事的脑力劳动的兴趣。因为我们对从事感兴趣的事情不易疲倦,而对从事没兴趣的工作易于疲倦。 3.2.5、放慢节奏,把无所事事的时间也安排在日程表中。 3.2.6、沉着冷静地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有助于舒缓紧张压力。 3.2.7、做错了事不要总是自悔自责,要能够正常地工作。 3.2.8、不要害怕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对一些人说“不”。 3.2.9、夜深人静时,悄悄地讲一些只给自己听的话,然后酣然入梦。 3.2.10、重视改善工作环境,可以尽量避免噪音,有合理的照明条件等。 3.2.11、学会换位思考:正确认知压力,灵活调整自己的心态。当你遇到认为不公平的生活事件或不协调的人际关系、以及不愉快的情感体验时能换位思考,也许站在别人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要知道你所遇到的问题、压力和挫折别人同样也会遇到,只是时间早晚而已。因此,别人能正视并勇敢面对的事,你如果想做,通过努力你也能做到。 3.2.12、学会淡忘忽略:时间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积极忘记过去的、眼前的不愉快,随时修正自己的认知观念,不要让痛苦的过去牵制住你的行动,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未来需要做的事情上。得与失贯穿于人一生之中循环往复,关键在于你的态度和价值取向。 3.2.13、学会自我放松: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找好朋友倾诉,适当的休息娱乐,养花种草,外出旅游等等。 参考文献: [1] 顾琴轩.组织行为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 里基·W.格里芬.组织行为学[M].刘伟译.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 [3] 舒晓兵.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与工作效率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展开阅读全文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可先查看【教您几个在下载文档中可以更好的避免被坑】。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联系平台进行协调解决,联系【微信客服】、【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0574-28810668;投诉电话:18658249818。
网址:论工作压力的预防与疏导.doc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29441
相关内容
论工作压力的预防与疏导.doc论工作压力的预防与疏导
论工作压力的预防和疏导(总5页).docx
如何疏导心理压力.doc
与压力共舞企业员工压力与情绪管理技巧辅导.doc
开展员工心理疏导与缓解工作压力方法探讨.doc
高校学生压力焦虑症的预防与心理疏导建议.pptx
压力缓解 快乐工作—EAP心理减压与疏导工作坊
《员工心理压力疏导》
压力管理与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