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居养生的原则
坚持早睡早起,遵循五更起床原则,利于养生 #生活技巧# #健康养生技巧# #中医养生之道#
起居养生的原则,《黄帝内经》谓之起居有常。是起居养生的基本要求。夜宜早睡,力避熬夜,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古代养生家有云: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 起居养生,主要是对日常生活包括居处环境、作息睡眠、站立坐行、苦乐劳逸、慎避外邪等各个方面,进行科学的安排及采取一系列保健措施,以达到生活愉快,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1、良好的居住地 居处环境,是指空气、水源、阳光、土壤、植被、住宅等因素综合起来,所形成的有利于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的外部条件,因此对人类生存和健康的意义重大。适宜的居处环境,可以促进人体的健康长寿;反之则损伤人体,并遗害于子孙后代。古代养生家一向非常重视居处地点的选择,认为应选择一个空气新鲜,风景优美,阳光充足,气候宜人,水源清洁,整洁安宁的自然环境,如山林、海滨、农村、市郊等。《千金翼方·退居·择地》说:“山林深远,固是佳境,……背山临水,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地势好,亦居者安。”一般来说,依山而居,在冬季山林作为天然屏障,可遮挡猛烈的风沙,减缓寒冷的气流;在夏季可减少阳光的强烈辐射,调节炎热的气候,且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使人感到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为生活增添了无穷情趣。傍水而居。使日常生活用水方便,尤其是清澈甘冽的泉水终年不断,可湿润空气,减少污染。科学家们通过调查发现,凡是长寿之乡,都是宁静秀丽的山庄,或是景色宜人的田园。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赏心悦目,精神舒畅,体魄健壮,颐养天年。 2、改造环境 能够选择适宜的居处环境自然很好,但是由于具体条件的限制,并非所有的人都能自由地进行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改造居处,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就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城市卫,随着现代工业的高度发展,空气、水源、噪音等污染日益严重,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更应重视改造和保护环境。如城市住宅虽无自然山水可依托,但可植树绿化,种花修池,建造街心花园、喷泉、假山等,既可美化环境,又能调节气温,降低噪音,减少污染,保持空气的新鲜。同时保证楼群间适当的空旷地带,从而营造出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如清代养生家曹庭栋就“辟园林于城中,池馆相望,有白皮古松数十株,风涛倾耳,如置身岩壑。”(《老老恒言·老老恒言序》)还提倡“院中植花木数十本,不求名种异卉,四时不绝便佳。”阶前大缸贮水,养金鱼数尾,浮沉旋绕于中“(《老老恒言·消遣》)等。唐代养生家孙思邈也在庭院内种上甘菊、百合、竹、莲等多种药用植物,把住宅周围装点成一所美丽的药花园。改造环境,还应讲究卫、 另外,住宅内微小气候像光线、温度、湿度、气流等的变化,也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居室的采光要明暗适中,随时调节。一般选择门窗向南,室内阳光充足的房间做卧室,这样夏天可以避免过热,冬天可以避免过冷。房间的窗户宜适当大一些,再配以颜色协调的窗帘,随时调节,以适应生理需要。如《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居室安处条》说:”吾所居座,前帘后屏,太明即下帘以和其内映,太暗即卷帘以通其外耀。内以安心,外以安目。心目皆安,则身安矣。“居室内的适宜温度因人而宜,一般保持在16℃~24℃。通常在这种情况下,皮肤温度基本上没有变化,机体内外环境维持着良好的热平衡,使人冬天温暖舒适,夏天清爽凉快。否则室温过高,可引起中暑;过低可引起冻疮,甚至诱发气管炎、血压升高、心肌梗死等病变。室内的湿度也要适当,如过于潮湿,空气污浊,不仅家具、衣物发霉,还会使人气血郁滞而发生感冒、风湿病等。居室内的自然通风可保障房间内的空气新鲜洁净,排除室内的湿热秽浊之气,加强蒸发散热,改善人们的工作和休息环境。因此要注意每天开窗换气,使室内空气经常对流畅通。 由于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古人很早就提出了”与日月共阴阳“,要求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而制定相应的作息制度,所谓”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千金要方·养性养性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季宜”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季宜”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季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季宜”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孙思邈还将早晚具体规定为”虽云早起,莫在鸡鸣前;虽言晚起,莫在日出后。“(《千金要方·养性·道林养性》)又如一日之中,平旦阳气始生,日中阳气最旺,傍晚阳气渐虚而阴气渐长,深夜阴气最为隆盛。因此人们应在白昼阳气旺盛之时从事工作和学习,而到夜晚阳气衰微的时候,就应安卧休息,这也即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道理。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的生命活动都遵循着一定的周期性或节律而展开。例如,人的情绪、体力、智力,都有一定的时间规律,人体的许多生理指标,如脑电图、体温、血压、呼吸、脉搏,以及激素的分泌量等,都是按照季节、昼夜的规律而有节奏地变化着,这就是人体内的”生物钟“现象。生物钟控制着人体的一切生理功能,使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按一定的规律而发生周期性的改变,所以起居作息也必须要符合生物钟的运转规律。如在鸡鸣和日出之间,血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含量逐渐上升,此时起床,头脑清醒,机智灵敏,再加之清晨空气新鲜,空气中负离子浓度高,有利于排出夜间沉积在呼吸道的有害物质,促进新陈代谢,故黎明即起,并到户外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是有益于健康的。而晚起贪睡者,由于过多的睡眠会使脑细胞长时间处于抑制状态,使肌肉过度松弛,起床后难以立即清醒,不仅不能振奋精神和增强体力,反而会影响一天的精力。因此,有规律的作息制度,保证了体内生物钟的正常运转,还可以在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形成一种良性刺激,建立各种各样有节律的条件反射,使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能不知疲倦地长时间地进行下去。例如,有定时工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到了时间,大脑便开始兴奋,使人思想集中,思维敏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定时就寝和起床的习惯,到睡眠时间,大脑就处于抑制状态,使睡眠踏实香甜,既可预防失眠,又可保证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到了起床的时候,也无需别人或闹钟的提醒,便会准时醒来。所以,起居作息有规律,能使体内的各种功能活动更加协调统一,使人更好地与外界环境相适应,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
网址:起居养生的原则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30728
相关内容
2018处暑养生原则 处暑生活起居饮食习惯12大原则须知2018处暑养生原则 处暑生活起居饮食习惯12大原则须知
大寒养生原则 大寒节气生活起居及饮食要点
中医教你晨起养生原则
居家种养植物的喜忌原则
今日立春,24节气养生法:立春开始的15天饮食起居6大调养原则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三伏天如何起居饮食,中医支招“体质调养三原则”
饮食养生的原则
谈谈饮食养生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