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的美食,自己的毒药!警惕生活中隐蔽的食物不耐受危险!

发布时间:2025-09-24 17:52

保持警惕,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和饮品:以防食物中毒或药物迷幻。 #生活常识# #日常生活小窍门# #出行建议# #避免旅行常见骗局#

同事的儿子今年刚上幼儿园,老师让家长上报孩子的过敏史,餐厅提供的每周食谱中也备注:如果你的孩子对某种食物过敏,请及时与老师沟通

然而,大部分家长都是一脸茫然,无从下手,平时也没有特别关注过。说起过敏,大家可能都比较容易理解,平时细心点可以发现一些引起过敏反应的过敏原,但提到过敏,就不得不说与过敏相似但比过敏更加隐蔽的“食物不耐受”了。

“食物不耐受”到底是什么?小安举个案例和大家讲讲。

他人的美食,自己的毒药

——罗马史诗

他人的美食,自己的毒药

北京儿童医院的一位小朋友,10岁,不明原因腹痛2年多。平时三天两头喊肚子痛,父母带他到儿童医院咨询过很多次。

医生检查腹软,腹内无肿块。检查大便,未发现寄生虫。血液检查无感染,否认不结饮食,平时没有暴饮暴食的习惯。X线透视未见异常,家族无消化道遗传病病史。予解痉剂、止疼剂治疗,可以暂时缓解,但过一段时间后复发。

医生给宝宝做了食物不耐受检测后,结果发现鸡蛋3+强阳性,于是告诫患儿停食鸡蛋,经过一周的停食,腹痛消失,至今未复发。

食物不耐受 VS 过敏

食物不耐受与过敏相似,却有本质的区别。食物不耐受发病较为缓慢,一般在进食不耐受食物8-24小时后出现反应,且多为慢性腹泻、消化不良等慢性病;食物过敏一般在进食2小时候后发病,表现为荨麻疹、呕吐等典型过敏症状。

食物不耐受症状隐蔽,与近90%的身体不适有关,日常难以认识到它的存在。目前因缺乏有效诊断手段常被医生忽略,危害免疫、消化、代谢等各系统,诱发多器官病变及长期健康困扰。

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

食物不耐受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缓慢而隐蔽的。

看得见的症状:反复口腔溃疡、口气/黑眼圈、鼻咽炎、牙龈炎、腹痛、腹泻/便秘、“上火”、青春痘/粉刺、湿疹/皮炎/瘙痒、皮肤干燥/头皮屑。

看不见的危害:体重问题、睡眠障碍、情绪困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学习困难、工作效率下降、免疫力低下、营养吸收不良、胃肠功能紊乱、多系统慢性炎症、免疫性肾炎、诱发哮喘、过敏性鼻炎。

食物不耐受检测

在欧美/日本国家,食物不耐受检测是检查儿童问题的必检项目,儿童门诊检测率超过95%,且是过敏、亚健康人群的常检项目,在普通人群中检测率超过63%。在中国大陆,三甲医院医生知晓率不到18%(例外:有美国、日本留学背景的医生知晓率为90以上), 二甲医院医生知晓率不到6%。

英国著名运动员奥运金牌获得者Denise Lewis有13年肠易激综合征,2004年10月测试食物不耐受显示牛奶强阳性、酵母、蛋清等食物轻度阳性,调整饮食结构,一个月后,症状消失。

只需抽取5mL静脉血(无需空腹),便可对肉蛋类、海鲜、蔬菜、水果等中国人饮食谱中经常出现的食物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制定专属的饮食方案,有效改善甚至消除慢性疾病症状。

注意:不要使用急性感染期的血液进行检测;妇女月经期不要取血化验;取血样检测前2周内,应避免服用阿司匹林;可的松和其他类固醇药物,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

经过食物不耐受检测,准确判断产生不耐受的食物品种以及不耐受的程度(0~3级),甚至可以找出一些慢性病的真正病因,爸爸妈妈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宝宝的食物不耐受情况,我们自己也可以知道什么食物会增加自己身体的负担,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哦。

网址:他人的美食,自己的毒药!警惕生活中隐蔽的食物不耐受危险!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31283

相关内容

警惕冬天容易中毒的食物 预防食物中毒的五个妙计
警惕!美味背后的“毒”——食源性肉毒中毒防范全攻略
医生:冰箱内的食物尽量加热食用 警惕冰箱里的健康隐患
警惕各种自制食物 ...
养生警惕!不可不知生活中最容易掺毒的食物
中毒急救:生活中的隐形杀手与应对之策
警惕饮食中的十大“黑客”
警惕!这十种食品添加剂“很危险”
怎样远离食物中毒的危险
警惕生活中的“隐形杀手”——冠心病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