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生活(教学设计)
生活乐趣与生活美学设计紧密相连,好的设计能让人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快乐。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生活美学设计# #绿色环保设计#
1、第一单元:爱心加油站 第1课《快乐的生活》 一、 教材分析 (一)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爱心加油站”主题单元的第一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评述”艺术实践活动完成“欣赏身边的美”这项学习任务。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艺术作品通过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对人的内心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帮助我们重新审视与理解自己的生活与情感,促进我们内心的健康与平衡。本课从贴近儿童生活的艺术作品入手,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创作出多姿多彩、生动可爱的表现儿童快乐生活的形象与场景的美术作品。首先,本课将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生活经验,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2、,使他们通过这些具体的审美对象,获得审美的愉悦。其次,本课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完成体验探究的实践,引导学生在富有意味的表现、艺术形象的独特风格、作品传达的情感等方面感知体验艺术作品的魅力,以此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本课教材设置了适合学生参与的多样化实践活动,它们既有趣味性又具有开放性,并能从不同层面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以及人与人之间纯洁、真挚、友善的朴素情感,起到提升审美情趣、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浸润他们的心灵,发挥美术以美育人的功能。 本课精选了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它们形式多样、风格各异,
3、既有风格写实的中国画、油画、版画、泥塑等作品,又有富有浓郁的民间剪纸作品,还有贴近学生生活、能尽显童真童趣的儿童作品,在作品的选择上着重体现美术创作的多元性与独特性,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应引导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欣赏评述掌握基本的欣赏方法,学会解读美术作品,体会美术是表现、创造、传递美的重要方式,发展学生的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核心素养;另一方面,以此为起点进一步激发学生关注生活,去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并尝试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激发潜在的艺术创造力、表现力,促进创意实践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本单元另外两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因此,教师要
4、重视对单元页的应用。在进入本课学习之前,教师应先引导学生了解单元页的内容,并基于单元主题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单元评价进行,不要求学生必须给出标准答案。教师可结合学生的想法,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探究欲,并提示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关注这几个问题,等到单元学习结束后再来对比,看看自己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表现等方面有没有变化和进步,引导学生建立形成性评价的意识。教师还可应用单元页下方的小图标,带领学生开展单元评价或每节课的评价,让学生知道都要在哪些方面开展评价,从而激励他们积极地学习。这体现了课堂对学生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 (二) 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教材共有4页版面。第3页右上
5、方呈现的儿歌,渲染了美好、快乐的氛围,其中“妙趣横生现真情,留下记忆美传递”不仅提示了美术具有记录美、表现美、创造美的作用,还引导学生去获得精神层面的感悟与提升。教材中的小儿歌贴合本课内容,对一年级学生的语言发展、想象力与情感的激发有所帮助。左上方木板套色水印版画《三月三》是中国美术馆收藏的由臧恒望、李洪修两位艺术家合作的经典作品。该作品以饱满的构图、装饰性的造型、平面化的处理、横向的运动走势表现了孩子与风筝共舞的场景,仿佛一段春的旋律。作品画面的布局受到了形式美的启发,却又采用了年画的线与色,体现着民间美术与现代美术相契合的特点。画家很留心对细节的处理,图中前面那个掉了鞋子也不停步的孩子,给
6、画面增添了不少的生活情趣。作品下面的图说文字,借用古诗《村居》中描写放风筝的句子,以及简单的画面描述,引导学生体会作品“是怎样表现欢快、友爱和美好的?”。这不仅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的内容,还引导他们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这与“善于发现”板块的内容相呼应。本页下方呈现的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雷诺阿的油画作品《夏尔庞蒂埃夫人和她的孩子们》,以及陕西民间艺术家胡凤莲的剪纸作品《抓髻娃娃》。选择这两幅作品的目的是让学生认知不同的艺术门类、关注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情境,引导他们初步感知美术作品如何表达直观感受。这两幅作品风格迥异,分别代表了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创作特征。对比欣赏两幅作品时,学生对相对细腻写实的油画更容易
7、理解与把握,而对剪纸作品概括简洁、粗犷古拙的创作特点则体会不深。这需要教师适时地加以引导。教师可以先从人物造型与动物形象的组合等方面的变化引导学生猜想作品要表达的是什么?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解读作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进而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象征意义和所要表达的美好情感,从而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感悟我国民间美术鲜明的表现力与富有创意的创新精神,引导他们逐渐树立文化自信。 第4页由“感知体验”与“合作探究”两个板块构成。“感知体验”设置的探究问题聚焦在艺术表现的基本方法上,通过《泥塑》《未来世界》两件作品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和审美判断,通过“猜心情”“从哪里感受到作品中人物的心情?”
8、两个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初步感知美术作品中人物的动态、表情是传递情感的重要方式,也是美术创作中重要的表现对象。《泥塑》是一组憨态可掬、神采飞扬的小朋友在快乐地玩游戏,凸显了泥塑质朴的美感,所塑造的形象栩栩如生,富有感染力,传递着欢乐的情绪。《未来世界》是画家王晓明1984年创作的油画作品,画面清新恬淡、细腻感人。画面所表现的是一个小男孩的背影,从他的姿态和周围的环境能够感受到他对未来的憧憬以及自信、满足的心情,借儿童视角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逐梦想的精神。教材选择这幅作品的目的,意在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体现艺术作品的育人价值。“合作探究”板块为学生创设了游戏体验的情
9、境,通过描述画面的情景、猜想画中小朋友对话的游戏,创设评述活动,引导学生沉浸式地品读作品,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扑枣图》《迎春图》分别是对古代与现代儿童生活场景的表现,虽然时代不同,但是画面中人物的动态、相互之间的关系都传递出孩童之间欢乐游戏、纯真友爱的情感。教材中呈现的艺术作品表现的都是生活中最朴素、最寻常的情景,以此引导学生初步感悟美就存在于生活的细微之处、美术家对生活饱含热情才会捕捉和记录下这些美好的瞬间,从而鼓励学生关注生活,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第5页“我能评述”板块,主要呈现的是不同形式的儿童美术作品,吹塑纸板画、水粉画、剪纸、水彩画等都是学生今后在美术学习中将
10、要接触到的美术表现形式,欣赏这些作品能够使学生初步了解它们。这些作品凸显了儿童美术特有的主观性和稚拙感,贴近学生的实际,体现出一定的儿童美术创作的特征。借助这样的作品拉近学生与艺术创作的距离,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如何运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表现人物形象,激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胆表现他们对生活的观察,表现自己快乐的情感。评述的过程更容易调动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并能启发他们更为大胆地开展联想与创意。 第6页首先呈现的游戏内容是“欣赏·评述”艺术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动手体验的环节,这也是在评述交流的过程中另一种获得审美体验的方式。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玩一玩,表现人物形象,以轻松的方式引导学生大胆体验
11、和表现。教材上的六幅图片都是符合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作品,是学生易于操作和表现的方法和媒材,如用黑色中性笔线描和油画棒表现,都是学生常用的绘画工具。利用撕纸和纸条表现的人物作品也富有趣味性,让学生容易表现动态变化比较丰富的人物形象。这样的引导为学生拓展了艺术表现的空间,同时也为他们学习后面两课的内容做好铺垫。“艺术实践”板块明确了“欣赏·评述”的主要任务,并强调“能与同学分享、交流对身边的美的体会,初步形成发现、感知、欣赏美的意识”。“我会评价”结合本课所学的欣赏方法和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表、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注重对他们情感态度的培养。“我能延伸”板块与下一课“集体中的我”紧密联系,延续了本课
12、对如何表现人物的探究,体现了情感表达的重要作用。 二、 教学目标 (一) 审美感知 欣赏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中外美术作品,初步了解多样的美术形式,感受作品传达出的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引发学生对快乐生活的情感共鸣,丰富审美体验,拓宽艺术视野。 (二) 艺术表现 在观察分析、对比判断等探究过程中,针对作品的内容、人物动态、表情以及色彩等能用自己的语言与同学分享、交流从中感受到的美和情感,并尝试运用简单而富有趣味的表现方法进行人物造型的体验。 (三) 创意实践 通过体验实践、游戏探究,结合作品对人物形象的生动表现,引发自己对人物的观察和独特想法,体会美术创作是个性的表达与创造,逐步形成创新
13、意识。 (四) 文化理解 结合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体会其所传递出的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真、友爱等美好的情感,能浅显地了解艺术作品所蕴含的人文情怀,体验美术游戏的乐趣,初步感悟学习美术的作用。 三、 教学重点、难点 (一) 教学重点 欣赏儿童题材的优秀美术作品,初步了解多种表现形式,能从内容、人物动态、表情等方面加以评述,并与他人交流自己的体会,感受作品所传达的美好情感,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趣味。 (二) 教学难点 在多样的体验、游戏、赏析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分享和交流自己对作品的审美性与独特性的不同感受与理解,初步形成感知、发现、欣赏美的意识。 四、
14、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情境导入 展示《冬日婴戏图》学生欣赏。 请你说一说画面表现了什么内容? 教师总结点出,这是“古代小朋友快乐的生活”,引出课题。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里,一对小伙伴跑到花园里玩耍。一个手里拿着小旗;一个手里牵着孔雀的羽毛,逗引着小猫。看,他们是多么可爱! 通过直观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 探究新知 1. 猜一猜 教师出示《三月三》版画中的人物部分,问:猜一猜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教师逐步出示作品局部,直至呈现完整作品。 “儿童散学
15、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奔跑的小朋友、飘舞的风筝、热烈的色彩…… 问:年画是怎样表现欢快、友爱与美好的? 学生观察图片,根据学生动作猜场景。 学生1:跑步。 学生2:放风筝。 学生:年画通过小朋友的动作、热烈的颜色来表现欢快的氛围的。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画面、解读画面。 2. 小组讨论 教师分组,每组讨论不同的作品。 第1组《扑枣图》 作品表现了哪些有趣的场景? 第2组《泥塑》 从哪里能感受到作品中人物的心情? 第3组《抓髻娃娃》 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第4组《未来世界》 图中的小朋友在想什么? 第5组《夏尔庞蒂埃夫人和她的孩子们
16、》 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第6组《迎春图》 作品表现了哪些有趣的场景? 观察作品,回答问题,讨论不同作品的特点。 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夏尔庞蒂埃夫人和她的孩子们》:油画作品。画上有一位穿黑色裙子的妈妈和两位穿蓝白裙子的小姑娘,她们坐在一起聊天,旁边还有一条大狗,人物刻画的很秀雅,看起来氛围十分温馨,表现出了妈妈与孩子之间的亲情。 《抓髻娃娃》:剪纸作品。这幅抓髻娃娃头梳双髻,双手举鸡,踩于金鱼之上,娃娃身旁有小动物围绕在左右,她看起来非常的开心。作品是用红色的纸剪成的,色彩艳丽,看起来很喜庆。 《未来世界》:油画作品。作品中一位小男孩看着墙上画的未来事物设计图,
17、若有所思的样子,从他的动态上可以感受到他在幻想未来世界的样子。 《泥塑》:作品中表现的是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场景,他们表情各异,动态生动,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扑枣图》:一群小朋友在一起打枣,有的小朋友在树上摘枣,有的小朋友举着簸箕在接枣,有的小朋友用自己的衣服兜着枣,有趣极了。 《迎春图》:画中小朋友们通过打灯笼、放炮竹、打腰鼓、吹喇叭、跳舞不同的形式迎接春节的到来,每个小朋友都很开心。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深入理解作品的情感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趣配音 作品中的小朋友在说什么?为《
18、迎春图》配一段音,形成一段有趣的故事。 小朋友1:红灯笼,照四方,祝福大家年年旺! 小朋友2:新年到!放鞭炮喽! 小朋友3:吹起小喇叭,滴滴哒,滴滴哒! 小朋友4:咚咚锵,咚咚锵,我来给大家助助兴! 小朋友5:春节可真热闹啊!我们好开心! 以配音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学会观察画面的方法。 4. 回忆我们的快乐生活 教师出示学生在学校踢足球比赛、课间活动、合唱比赛、打篮球的照片,以及在家做家务,和家人去采摘、滑冰、逛庙会的照片。 思考:作品中的人物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看照片并思考,回答问题。 引起学生的共鸣,学会观察人物动态、表情。 5. 说一说 教师
19、出示教材中的绘画作品,问:作品表现了怎样的快乐生活?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以及表达能力。 6. 玩一玩 教师出示不同的材料。 教师示范用扭扭棒做出的人物动态小人儿。 教师示范用彩纸条制作的人物动态小人儿。 教师出示用彩纸条做的立体人物,以及用彩纸做出的拼贴人物,打开学生思路。 学生欣赏。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做出人物动态小人儿。 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7. 作品欣赏 欣赏表现快乐生活的儿童画作品《野餐》、《足球场上》 学生欣赏作品。 打开学生视野。 艺术实践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作品,与同伴交流自己感受到的快乐与美好。 学生在思考后,结合本节课所学,分享自己的感受。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习用专业的术语评述美术作品。 课堂评价 组织学生在评价单上打√。 1.我能细致地欣赏作品,并体会它表达的情感。 2.我能和同伴交流对作品的感受。 学生在评价单上为自己画√。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课后拓展 提问:“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式表现快乐的生活?”布置课后任务:“回家后,和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内容,并画一画快乐的脸,把美好传递给身边的人。” 思考并完成课后任务。 拓展学生的思维,将课堂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家庭合作意识。
网址:快乐的生活(教学设计)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38141
相关内容
快乐的家庭生活教学设计快乐的家庭生活教学设计.doc
第11课 快乐的家庭生活 教学设计
学校的快乐教育课程设计.docx
健康生活快乐成长班会教学设计.docx
“快乐生活、快乐设计”生活美学分享会
快乐暑假教学设计(精选8篇)
《快乐秘诀》教学设计
最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暑假生活快乐的休闲生活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在实践中快乐成长”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