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聚焦11个民生消费领域开展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整治 多方合力整改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问题

发布时间:2025-09-27 01:20

信用数据的收集和使用需遵循法律法规,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社会信用#

  在移动互联网上使用App或者小程序,已经融入每个人的生活。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整治行动,在随机抽取的197款应用程序中,发现并督导整改问题388个。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包含App和小程序)广泛普及,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便利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应用程序使用过程中,用户个人信息被商家过度强制收集、存储管理不当、违规使用加工、传输防护不足、擅自提供公开、删除注销设限的情况愈发突出。

  “比如这款点餐小程序,它的选择门店功能,原本只提供门店电话、客服电话以及地址,但是因为它的传输通道认证授权机制不完善,我们可以通过修改位置信息(模拟攻击),来获取它全国超过1800家门店店长的手机号、姓名、邮箱等个人信息,这些信息一旦被泄露或者贩卖出去,就可能造成诈骗等违法行为。”市委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处干部孟翔通过模拟攻击,展示了个人信息在使用一款点餐小程序时被盗取的场景。他在操作过程中,电脑屏幕上很快就出现了一条条详细的个人信息。

  孟翔又操作了另外一款线上诊疗小程序,“通过检测平台模拟用户登录这款应用程序的过程,我们在点击进去还没有进行任何授权的前提下,应用程序已经在后台默认收集了用户的个人信息,比如安卓ID、应用包信息、应用列表、读取外部存储文件等,这属于典型的违规行为。”孟翔表示,在用户明确表示不同意收集个人信息的情况下,仍频繁征求用户同意、干扰用户正常使用以及因用户不同意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或打开非必要权限,拒绝提供业务功能的情形,也属于违规行为。

  针对类似的违规行为,市委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市场监管、公安、政数、通管,以及教育、住建、交通、商务、文旅、卫健、体育等行业主管部门,聚焦智慧停车、线上点餐、运动健身、酒店住宿、线上诊疗、少儿培训、房产中介、租借充电宝、生活服务(洗衣、理发)、电影购票、网上加油等11个民生消费领域经营主体自主或委托建设运维的应用程序,扎实开展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整治。

  此次专项整治覆盖了全市各类经营主体(服务商)5万余家,通过对随机抽取的197款应用程序进行远程技术检测,发现问题并督导整改问题388个。其中,未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未征得同意收集个人信息、传输通道认证授权机制不完善、未提供有效账号注销功能等问题较为集中。市网信办表示,截至目前,相关问题均已督促开展整改。

  市委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处处长杨虎表示,下一步,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将开展常态化治理,定期对民生消费领域各类应用程序开展远程抽查检测,对于存在严重问题或拒不整改的,将依法依规开展处置。上述民生消费领域各经营主体(服务商)可与行业协会或主管部门取得联系,对照本行业领域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自查清单,主动开展自查自纠。也欢迎广大市民拨打010-12345市民服务热线,提供有关违法违规线索。(骆倩雯)

网址:本市聚焦11个民生消费领域开展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整治 多方合力整改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问题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38780

相关内容

超市“扫码”违规收集个人信息 北京重拳整治
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的公告
关注用户隐私安全 OPPO助力开发者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 《北京市扫码消费服务违规收集使用消费者 个人信息案例解析及合规指引》
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北京市扫码消费服务违规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案例解析及合规指引》
大数据时代,如何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三问个人信息安全保护【2】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透明化 保护隐私安全困难重重
紧盯关键环节,守护个人信息安全
国际数据隐私日:保护个人信息 兼顾发展与安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