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里的中国丨百“编”生活,“竹”够精彩!

发布时间:2025-09-27 06:51

平凡日子里的精彩:真实生活故事汇编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故事精选# #真实生活经历#

非遗里的中国丨百“编”生活,“竹”够精彩!

关注

赤水市的竹编工艺历史悠久。文献记载显示,过去在赤水河畔定居的人们利用丰富的竹林资源,编织出各种容器来存放粮食,如篮子和箩筐等。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由竹子制成的物品已经成为赤水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步入赤水市大同镇的竹编工作坊,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各样精美的竹编作品。这里既有生活用品,也有艺术装饰品。据赤水市大同镇手艺人肖晴介绍,赤水竹编的制作过程复杂且精细,包含28道手工工序。首先根据产品需求选择不同年龄(1至6年)的野生竹作为原料;然后是竹篾加工,采伐后的竹子去除外皮后,使用特定手法将其处理成宽度一致、厚度适中的竹片和竹篾;最后对薄篾进行煮制、染色并晾干备用。图片记者体验竹编编织技法肖晴带着记者体验竹编编织技法,一边示范一边介绍道:“平面竹编一般运用挑一压一、挑二压二的方法,除此以外还有更复杂的编织方法,比如十字编、人字编等。在编织的过程中,每一条竹篾的交织都需要恰到好处,否则会影响竹编产品最终的美观性和实用性。”图片平面竹编“立体竹编更具挑战性,它需要先为作品构建骨骼,然后依据设计形状,巧妙处理竹篾的弧度与走向,使竹编逐步成型。”肖晴说,她出生在大同镇,对竹编手艺有着深厚的情感,这些作品不仅是实用工具,更是承载了地方文化记忆的艺术品。图片立体竹编“今天我编织了一个红色的胸针,寓意着给新年添一抹福色,希望自己新的一年快乐、幸福。”一名前来体验竹编文化的游客告诉记者。一挑一压、一上一下,美好的愿望都穿梭交织在了一幅幅新年竹编作品中。

图片

━ ━ ━ ━ ━

 记者:林欣然  赤水融媒 任杰 一审:胡   丹二审:郑   也  三审:郑礼志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相关推荐

一技传四代 千年技艺在掌心“重生” 陕西非遗的守艺与新生

前天

(寻味中华|非遗)评书戏说千年事 方寸醒木见众生

前天

从黄土高原走向世界舞台——国家级非遗横山老腰鼓焕发新活力展现新时代文化自信

13小时前

云媒百融大联播 | 泥巴里的活灵魂:当非遗传承人让脸谱开口“说话”

4小时前

品非遗独特韵味 看文化赋能创新

昨天

Copyright © 1998 - 202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大家都在用

腾讯新闻·电脑版

腾讯新闻·电脑版

全网热点抢先获取

点击下载

腾讯视频

腾讯视频

海量高清视频独家观看

点击下载

腾讯桌面整理

腾讯桌面整理

一款智能分类桌面软件

点击下载

QQ浏览器

QQ浏览器

4亿人的AI浏览神器

点击下载

作者其他文章

谁是家政能手?这场“技能比武” 见真招

26分钟前

今天,这场大会在遵义赤水召开!

26分钟前

腾讯新闻·电脑版

腾讯新闻·电脑版

24小时陪你追热点

点击下载

热点榜榜单规则说明

换一换

网址:非遗里的中国丨百“编”生活,“竹”够精彩!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39416

相关内容

【他山之石】中国非遗之竹编:指尖上的文化
非遗竹编:以竹文化生活美学破局
灼言丨非遗里的山东年
记非遗竹编传承人谢绪娇与她的“竹间美学”
非遗竹编diy书法手...
沉浸式非遗丨“非遗+阅读”:智慧图书馆注入沉浸式文化体验,探索非遗在社区新模式
【家园助力站】武汉市阳光开展体验非遗竹编文化 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非遗大讲堂竹编画”手工活动啦!
融媒·画像丨首个“非遗版”春节里,济南非遗活动遍地生花——“非遗经纪人”忙年
闵行这里有“非遗竹编”体验空间,就在……
中国十大非遗文化景区盘点 中国体验非遗文化的十大好去处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