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物柔顺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发布时间:2025-09-28 16:30

衣物柔顺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生活技巧# #生活技巧分享# #家庭清洁技巧# #衣物清洗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顺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既能显著提升织物柔软度和蓬松度,还可赋予织物在使用过程中的抗菌除臭功能的织物柔顺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织物柔顺剂是一种常用的家庭洗涤护理剂。柔顺剂可降低织物摩擦力和粗糙度,阻止水垢的形成,提高织物的柔软性;柔顺剂使纤维平展不缠绕,增加蓬松效果;柔顺剂中和纤维表面的负电荷,可减少静电产生。

常用的织物柔顺剂主要以季铵盐为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于柔顺剂的品质和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单纯季铵盐类柔顺剂远远不能满足生活需求,这也促进了多功能柔顺剂的发展。

专利申请号cn201810780584.7公开了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防螨菌剂,可用于制备除螨洗涤剂或除螨杀虫剂:如防螨衣物柔顺剂,除螨沐浴露、洗面奶等。该防螨菌剂除螨效果显著,对革螨、蠕形螨、疥螨、尘螨、粉螨等多种危害人体的螨虫具有很强的抑杀作用。同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致病菌均有杀灭作用,但其无法确保织物在服用过程中,始终具有抗菌防螨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显著提升织物柔软度和蓬松度,还可赋予织物在使用过程中的抗菌除臭功能的织物柔顺剂,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该织物柔顺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该织物柔顺剂的使用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织物柔顺剂,由以下原料组成:双长链酯基季铵盐、富甘氨织物酸抗菌肽、甲基甘氨酸二醋酸络合物、阳离子增稠剂、色素、香精和水;其中,所述富甘氨酸抗菌肽与双长链酯基季铵盐质量比为1∶3~5,甲基甘氨酸二醋酸络合物与富甘氨酸抗菌肽质量比为1∶5~10,富甘氨酸抗菌肽的甘氨酸残基数量占比为18~25%,富甘氨酸抗菌肽的等电点为9~10,织物柔顺剂的ph为3.5~5.5。

所述富甘氨酸抗菌肽为微生物富甘氨酸抗菌肽、植物富甘氨酸抗菌肽、动物富甘氨酸抗菌肽和合成富甘氨酸抗菌肽中的一种。

所述甲基甘氨酸二醋酸络合物为甲基甘氨酸二醋酸铁络合物、甲基甘氨酸二醋酸锌络合物和甲基甘氨酸二醋酸锰络合物中的一种。

所述双长链酯基季铵盐为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二烷基酯羟乙基甲基硫酸甲酯铵和油酸基咪唑啉硫酸甲酯铵中的一种。

所述阳离子增稠剂为阳离子丙烯酰胺聚合乳液fs222、聚季铵盐-7和阳离子改性聚丙烯酸mp-3000s中的一种。

所述双长链酯基季铵盐与水的质量比为3~5∶1000。

所述阳离子增稠剂和香精与水的质量比均为1∶500~1000。

所述色素与水的质量比为1∶5000~10000。

本发明所述织物柔顺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双长链酯基季铵盐在水中溶胀,搅拌至完全溶解;

2)依次加入所需份数的富甘氨酸抗菌肽、甲基甘氨酸二醋酸络合物、色素和香精,搅拌;

3)加入阳离子增稠剂,搅拌。

本发明所述织物柔顺剂的使用方法,在洗涤程序的最后一次漂洗工序中加入浓度为0.3~0.5%的所述织物柔顺剂,洗涤温度为30~40℃。

发明效果:有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优点:(1)采用甘氨酸残基数量占比18~25%的富甘氨酸抗菌肽,在酸性条件下对织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因甘氨酸是氨基酸中分子量最小,无侧链无手性碳的分子,分子柔性好,甘氨酸的存在可提升多肽分子链的柔性和弹性。在保证抗菌效果的前提下,与双长链酯基季铵盐复配,富甘氨酸抗菌肽与双长链酯基季铵盐质量比为1∶3~5,可显著提升织物柔软度和蓬松度。(2)衣物在居室干燥(阴干)过程中,由于残留在织物上的皮脂成分中的脂肪酸因细菌或氧化作用,分解成具有异味的低级脂肪酸和三乙醇胺而产生的异味,在控制生产成本的情况下,甲基甘氨酸二醋酸络合物与富甘氨酸抗菌肽质量比为1∶5~10,甲基甘氨酸二醋酸络合物可有效抑制皮脂中脂肪酸的残留,进而有效去除居室干燥衣物的异味。(3)人体汗液中发出的异味主要是奥斯陆莫拉氏菌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甲基甘氨酸二醋酸络合物与富甘氨酸抗菌肽复配,并控制质量比为1∶5~10,可显著提升富甘氨酸抗菌肽对奥斯陆莫拉氏菌的抑制作用,有效去除织物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异味。(4)采用等电点9~10的富甘氨酸抗菌肽,对较大的离子强度或在较大ph范围内,均具有较强的抗性,可稳定存在于浓度较高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中;在弱酸性体系中表现出较强的阳离子特性,可有效吸附在纤维表面,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5)控制织物柔顺剂的ph为3.5~5.5,使得织物柔顺剂在高浓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中具有优良的稳定性,满足qb/t4535-2013《织物柔顺剂》规定的相关稳定性要求,抗菌除臭柔顺剂在40±2℃和-5±2℃条件下保持24h,恢复室温后体系无明显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取5g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在1000g水中溶胀3h后,搅拌3h至完全溶解;

2)依次加入1g等电点为10、甘氨酸残基数量占比18%的动物富甘氨酸抗菌肽,0.1g甲基甘氨酸二醋酸铁络合物,0.1g色素和1g香精,搅拌30min;

3)加入1g阳离子丙烯酰胺聚合乳液fs222并搅拌,得到的柔顺剂ph为5.5,粘度1500mpa·s。

4)在机洗程序的最后一次漂洗工序中加入上述浓度为0.5%的柔顺剂,洗涤温度为40℃。

实施例2

1)取5g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在1000g水中溶胀3h后,搅拌3h至完全溶解;

2)依次加入1g等电点为9、甘氨酸残基数量占比25%的微生物富甘氨酸抗菌肽,0.1g甲基甘氨酸二醋酸铁络合物,0.1g色素和1g香精,搅拌30min;

3)加入1g阳离子丙烯酰胺聚合乳液fs222并搅拌,得到的柔顺剂ph为3.5,粘度1500mpa·s。

4)在机洗程序的最后一次漂洗工序中加入上述浓度为0.5%的柔顺剂,洗涤温度为40℃。

实施例3

1)取3g二烷基酯羟乙基甲基硫酸甲酯铵在1000g水中溶胀4h后,搅拌4h至完全溶解;

2)依次加入1g等电点为10、甘氨酸残基数量占比18%的植物富甘氨酸抗菌肽,0.2g甲基甘氨酸二醋酸锌络合物,0.2g色素和2g香精,搅拌60min;

3)加入2g聚季铵盐-7并搅拌,得到的柔顺剂ph为5.5,粘度2000mpa·s。

4)在机洗程序的最后一次漂洗工序中加入上述浓度为0.3%的柔顺剂,洗涤温度为30℃。

实施例4

1)取4g油酸基咪唑啉硫酸甲酯铵在1000g水中溶胀3h后,搅拌3h至完全溶解;

2)依次加入1g等电点为9.5、甘氨酸残基数量占比20%的合成富甘氨酸抗菌肽,0.15g甲基甘氨酸二醋酸锰络合物,0,15g色素和1.5g香精,搅拌30min;

3)加入1.5g阳离子改性聚丙烯酸mp-3000s并搅拌,得到的柔顺剂ph为4.5,粘度1500mpa·s。

4)在机洗程序的最后一次漂洗工序中加入上述浓度为0.4%的柔顺剂,洗涤温度为35℃。

对比例1

同实施例1,选用甘氨酸数量占比15%的动物富甘氨酸抗菌肽,其他不变。

对比例2

同实施例1,选用甘氨酸数量占比30%的动物富甘氨酸抗菌肽,其他不变。

对比例3

同实施例1,选用等电点为8的动物富甘氨酸抗菌肽,其他不变。

对比例4

同实施例1,选用等电点为11的动物富甘氨酸抗菌肽,其他不变。

对比例5

同实施例1,柔顺剂的ph改为3,其他不变。

对比例6

同实施例1,柔顺剂的ph改为6,其他不变。

对比例7

同实施例1,动物富甘氨酸抗菌肽的质量改为0.8g,其他不变。

对比例8

同实施例1,动物富甘氨酸抗菌肽的质量改为2g,其他不变。

对比例9

同实施例1,甲基甘氨酸二醋酸铁络合物的质量改为0.08g,其他不变。

对比例10

同实施例1,甲基甘氨酸二醋酸铁络合物的质量改为0.3g,其他不变。

对比例11

同实施例1,柔顺剂添加浓度改为0.25%,其他不变。

对比例12

同实施例1,柔顺剂添加浓度改为0.55%,其他不变。

对比例13

同实施例1,洗涤温度改为25℃,其他不变。

对比例14

同实施例1,洗涤温度改为45℃,其他不变。

将上述实施例与对比例中制备的柔顺剂分别在40±2℃和-5±2℃条件下保持24h,恢复室温后肉眼观察体系稳定性有无明显变化,并采用美国phabrometer@面料手感测试仪,参照aatcctextmethod202-2012relativehandvalueoftextiles:instrumentalmethod标准,对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制备的面料进行手感测试,数值越大代表对应的手感越好,具体数据如下表:

将实施例与对比例中制备的柔顺剂参照gb/t20944.2-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2部分吸收法》进行抗菌检测,另外进行异味判断,具体数据如下表:

从上面两个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1~4中的柔顺剂稳定性好,经处理过的织物柔软、蓬松,抗菌性能良好,阴干或使用期间织物无明显异味。

由对比例1和比例2可见抗菌肽的甘氨酸残基较少,抗菌肽分子链柔性和弹性较差,抗菌肽吸附细菌后因分子链柔性较差不易插入细胞基质内,织物抗菌性较差,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异味,且织物柔软度和蓬松度不理想;抗菌肽的甘氨酸残基较多,抗菌肽分子链柔性弹性很好,织物手感进一步提升。但分子链柔性越大,抗菌肽二级结构的稳定性越差,抗菌肽柔性提升到一定程度会导致其抗菌活性的丧失,降低其抗菌性能。

由对比例3和比例4可见富甘氨酸抗菌肽的等电点较低,抗菌肽在柔顺剂体系中呈现的阳离子性较弱,抗菌性能较差,长时间使用有异味产生。富甘氨酸抗菌肽的等电点较高,在柔顺剂体系中呈现的阳离子性较强,易造成柔顺剂产生絮凝分层,影响柔顺剂的稳定性。

由对比例5和对比例6可见柔顺剂ph较低,易造成体系中富甘氨酸抗菌肽的水解,柔顺剂出现絮凝分层,柔顺剂稳定性较差。柔顺剂ph较高,富甘氨酸抗菌肽与织物的结合能力弱,抗菌性能变差,长时间使用有异味产生,织物的柔软度和蓬松度降低。

由对比例9和对比例10可见甲基甘氨酸二醋酸络合物含量较低,阴干期间残留织物上的皮脂脂肪酸易分解成具有异味的低级脂肪酸和三乙醇胺。此外,长时间使用汗液中的金属离子会影响富甘氨酸抗菌肽对奥斯陆莫拉氏菌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提甲基甘氨酸二醋酸络合物含量,织物抗菌消臭性能没有明显提升,但制备柔顺剂成本提高。

由对比例7、对比例11和对比例13可见富甘氨酸抗菌肽含量较低、柔顺剂添加浓度较低或洗涤温度较低,都会影响织物表面的吸附能力,不足以显著提升织物柔软度和蓬松度,织物抗菌效果不理想,长时间使用有异味产生。

对比例8、对比例12和对比例14可见进一步提高富甘氨酸抗菌肽含量、提高柔顺剂添加量或提高洗涤温度,织物手感、抗菌除臭性能没有明显提升,但柔顺剂的加工成本或使用成本和会增加。

网址:一种织物柔顺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44235

相关内容

一种织物柔顺护理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抗静电衣物柔顺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衣物柔顺剂及其制备方法
衣物柔顺剂原理及使用方法
一种衣物柔顺剂的制作方法
仿旧效果织物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衣物柔顺剂的作用(衣物柔顺剂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一种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衣物柔顺剂(衣物柔顺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柔顺剂的使用方法及教程(洗衣为什么要用柔顺剂?)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