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之进化 | 这10本美食书,不仅饱腹,还能抚慰人心
美食DIY不仅满足口腹之欲,还能培养耐心和创新思维。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乐趣# #旅行探索乐趣# #美食DIY乐趣#
疫情当前,不管出去吃饭,还是叫外卖,都没有那么方便。在家做饭,成为大多数人的首选。一顿好的饭菜,不仅饱腹,还能抚慰人心。
如何宅在家里就享用美食呢?我们精选了10本美食书,虽然不会让你从厨房小白变大厨,至少可以能给你带来做饭的灵感,让你走近美食,了解中国饮食文化。
1
《山家清供》
作者:林洪著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山家清供》是南宋的一本奇书,记录了100多种食物。作者林洪自称是北宋著名隐士林逋的后人。这本书奇在,经常用一则典故的形式来记录一则食谱,被网友称为中国古代版的《深夜食堂》。
书中主要收录了山野所产的蔬菜、水果、动物为主要原料的食品,记其名称、用料、烹制方法以及涉及的掌故、诗文。用现在的眼光看来,《山家清供》的食材简单,口味也比较清淡,但是从书中可以找到现代少见的食材组合方法,还能看看宋代士人如何风雅地吃。比如白菜叫松玉,一道名为“雪霞羹”的菜其实是芙蓉花煮豆腐。
推荐食谱: 玉糁羹
有一天晚上,苏东坡和弟弟苏辙一起喝酒。喝到兴头上,把萝卜捣烂,加一些碎米粒,不用其他的作料,直接用水煮。在吃的过程中,苏东坡忽然拍桌子说,人间绝对没有这样的美味。
玉糁羹还有另一种版本。苏东坡为此专门写过一首诗,标题叫《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上酥陀则不可知,人间决无此味也》,意思是说他的儿子苏过突发奇想,用山芋做了玉糁羹,人间天上独有。
2
《随园食单》
作者:袁枚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袁枚是清代的诗人、大学者,也是美食家。每次宴请或遇到美味,他都让自己家的厨师请教学习,四十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食谱,于是就有了《随园食单》。在这本书中,袁枚记录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我国14至18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和美酒名茶,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水族无鳞单、杂素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菜酒单十四个方面。自问世以来,这部书被公认为厨者的经典。
推荐食谱:杨中丞西洋饼
这道西洋饼的做法类似现在的松饼,可能是中国美食书中关于西餐的最早记录。烹饪工具需要用一把铜夹剪,饼做好后加糖加料,很像成都街头流行的小吃——蛋烘糕。
3
《养小录》顾仲
作者:顾仲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顾仲是清代医学家,浙江嘉兴人,号浙西饕士。他采录杨子建辑《食宪》中有关饮食方面的内容,结合自身的体验编撰了《养小录》。全书分“饮之属”“酱之属”“饵之属”“蔬之属”“餐芳谱”“果之属”“嘉肴篇”七部分,记载了饮料、调料、蔬菜、糕点菜肴一百九十多种,以浙江风味为主,兼收中原及北方风味。顾仲提倡饮食养身,不追求山珍海味,取寻常食物,只求鲜、洁、熟,烹饪得法。
推荐食谱:杏酪
记得一定要用甜杏仁,不能用苦杏仁。炉灰用琼脂或吉利丁片代替。
4
《雅舍谈吃》
作者:梁实秋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梁实秋是20世纪的散文大师,《雅舍谈吃》收录了几十篇谈吃的散文,每篇的标题都是一种食物的名称。他写的不仅仅是食物,还有一段段关于吃喝的味觉记忆,以及浓浓的乡愁。在《炸丸子》一篇,他写了幼时倚在母亲身边与兄妹分食小丸子的情景,“事隔七十多年,不能忘记那一回吃小炸丸子的滋味……”他写栗子,写北京胡同卖的炒栗子,也写好友徐志摩关于栗子的趣事。《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评价,“美食在作家的笔下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概念,它更是一种文化底蕴的代表。”
推荐食谱:奶油栗子粉
“栗子磨成粉,就好像花生粉一样,干松松的,上面浇大量奶油。所谓奶油就是打搅过的奶油。用小勺取食,味妙无穷。”
5
《人间至味》
作者:汪曾祺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汪曾祺是当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也是一个资深吃货。他不仅会吃,也会烹饪,可谓是文学家中的美食家、美食家中的生活家。无论是春天的萝卜、秋天的糖炒栗子,还是新采的枸杞头、缸腌的臭苋菜;不管是江南的马兰头、朔方的手把肉,还是故乡的野菜、昆明的菜肴,所有的吃食,在汪曾祺的笔下,都是人间的至味。因为曾在西南联大上学,汪曾祺在昆明住了好几年,留下不少关于云南美食的记录。多年后,他仍记得离开昆明前吃的一盘肉炒菠菜,“当时叫绝,至今不忘”。
推荐食谱:肉炒菠菜
“菠菜极嫩,油极大,火甚匀,味极鲜。炒菠菜要尽量少动铲子。频频翻锅,菠菜就会变黑,且有涩味。”
6
《中国食谱》
作者:杨步伟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这本是一本写给外国人看的书籍,意在向外国人讲授如何用现有食材做出好吃中国菜的方法。作者杨步伟是中国第一个留日医学女博士,也是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的妻子。1938年,成为家庭主妇的杨步伟写了《中国食谱》,向西方人介绍中国菜与饮食文化,由女儿赵如兰译成英文,赵元任作注。出版后广受欢迎。
在中国《中国食谱》中,杨步伟从中餐烹饪原理、用餐礼仪写到东西方文化差异,兼介绍中国各地的传统习俗。她对中国食材、作料、炊具餐具、备菜、烹调方式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讲解,介绍了中国有名的菜系菜式,并附上家常菜的做法。杨步伟采用说明书式的语言,浅显易懂,言语间不乏幽默,如同闲坐家常一般,又能看到民国时中国流行的菜谱与食物。
推荐食谱:橘羹
7
《民国太太的厨房》
作者:李舒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李舒从“吃”下手,切入张爱玲、张大千、吴宓、黄侃、钱锺书、张恨水、周氏兄弟等二十余位民国时代文化大师的私生活,细数他们的口味、嗜好、趣闻、雅事,并以此理出我们所熟悉的印象中难得的“陌生”。浓浓烟火气息中,这些文人的吃货本色一览无余,他们的形象也更真实丰满。在她的笔下,发现国画大师张大千晚年喜欢用红烧牛肉面招待客人,因为这道“川味”唤醒了他对家乡的特殊情绪。
推荐食谱:张大千的牛肉面
8
《暖食》
作者:蔡澜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蔡澜在美食界赫赫有名,早年写过美食专栏,做过美食节目。近些年,因为担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节目总顾问,广为人知。他自言,不会吃,只是懂得比较,因为吃过无数餐厅,随处都有他的身影。可是当被主持人问到哪一间餐厅最好,蔡澜的答案是,“最好当然是妈妈烧的。”《暖食》聚焦于最家常的味道,内容分为“主食人生”“简滋原味”“水族馆”“匠心菜谱”“烟火之外”。
蔡澜对菜肴的做法如数家珍。人类最普遍的炒饭,最不被人看重,蔡澜却认为是最基本最好吃的东西。他谈到世界各地的炒饭,比较了不同的做法,每一种炒饭都有自己的见闻、理解和做法。他专门请教广东师傅怎么做姜茸炒饭,读了之后完全可以照着葫芦画瓢。
推荐食谱:姜茸炒饭
“把姜磨碎之后,包布挤出汁来,而姜汁弃之,只采姜渣,混入米饭中炒,才够香味。”
9
《妈妈的柴火灶》
作者:二毛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二毛是重庆酉阳人,是诗人,也是美食家。他的童年物质并不充裕,好在母亲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厨艺,用柴火灶把平淡无奇的食材变为一道道美味的菜肴,“有柴火灶的年代,才有袅袅升起的炊烟,有了炊烟的天空,才有随风飘散的诗和扑鼻的菜饭之香。”
《妈妈的柴火灶》是一本温暖的书,精选了五十道妈妈味道的家常菜,不仅仅是菜谱,还融汇了食物的故事、文化,在食物中揉入绵绵亲情与友情。在《诗人厨师张枣》中,二毛想起小时候在灶房看见母亲煎豆腐,也想起诗友张枣朗诵《厨师》,诗中的油煎豆腐是他们共同的想象和回忆。在二毛笔下,张枣不仅仅是那个写下“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的诗人,也是一个爱美食的烹饪高手。
推荐食谱:油煎豆腐
“厨师忍住突然/他把豆腐一分为二/又切成小寸片/放进鼓掌的油锅/煎成金黄的双面/再换另一个锅/煎香些许姜末肉泥和红艳的豆瓣/汇入豆腐/再添点黄酒味精清水/令其被吸入内部而成为软的奥妙/现在/撒些青白葱丁即可盛盘啦”
10
《鱼翅与花椒》
作者:[英] 扶霞·邓洛普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2年,英国女孩扶霞·邓洛普第一次来到中国,从此开启了她在中国的美食之旅。在《鱼翅与花椒》这本书中,扶霞记录了自己在成都大街小巷寻找美食的奇遇,在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接受三个月的专业厨师训练,也记录了自己在甘肃北部、扬州古城、福建深山邂逅的人与食物。《鱼翅与花椒》不仅是关于中国菜的故事,也是一个英国女孩的中国历险记,更有中西两种不同饮食文化的碰撞。
推荐食谱:谢老板的担担面
材料: 新鲜水面 200克
肉臊子制作: 菜籽油 1大勺、老抽 2小勺 、四川干辣椒 3个(对半切开,去籽)、花椒 ½小勺、宜宾芽菜 25克 、牛肉碎 100克 、生抽 2小勺 、盐适量
酱料: 熟花椒粉 ½小勺 、芝麻酱 2大勺 、生抽 3大勺、红油 4大勺 、盐适量
做法:
1.中火,炒锅温油(1小勺花生油)到三四成热(未冒烟的程度),下干辣椒和花椒,快速炒香炒辣后将干辣椒和花椒取出,避免糊锅。加入芽菜,继续翻炒,炒香。加入牛肉碎,倒入生抽,继续翻炒到肉碎颜色变深,并略微香脆,但不要炒太干。加入适量盐。牛肉碎炒好后起锅。
2.将酱料混合,分在各个碗中。
3.根据面条包装上的说明将面条煮熟,起锅沥干水,分入每个碗中。再在每碗中加入肉碎,立刻上桌。
4.吃之前,充分搅拌面条,使酱汁和肉臊均匀。
记者 | 李翠华
编辑 | 毛瑞
监制 | 苑海辰
网址:宅之进化 | 这10本美食书,不仅饱腹,还能抚慰人心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48819
相关内容
书评:抚慰人心——刘远江长篇小说如何抚慰现代都市人的心灵自然之美心灵抚慰.pptx
宅居进阶必读!这10本书告诉你,美食不只在口腹,更关乎灵魂
解析最美的食物:能抚慰心灵让人幸福温暖
深夜食堂的暖心料理:抚慰疲惫心灵的美食
抚慰心灵的话
安慰心灵(抚慰心灵)
10种食物制造超强饱腹感 不节食照样瘦
慰藉之书:抚慰人心的52个关键词
一生的心灵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