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是谁,为什么要做健康饮食科普?

发布时间:2025-09-30 14:07

遵循5W1H原则(做什么、为什么、谁做、何时、何地、怎么做)来规划流程 #生活技巧# #组织技巧# #工作流程优化#

博主是谁,为什么要做健康饮食科普?

大家好,我是陈老师,一位没加入任何“帮派”,实践功能医学的营养师。

长期从事糖尿病六高等慢病调理相关工作,致力于健康科普与饮食生活方式管理服务。

本文会介绍一些我的经历,从积累认知到营养师之路,也许能给您一些参考,若有兴趣了解,不妨接着看。

01 第一次亲历糖尿病

我很早就投身到健康行业,当时呢,没有饮食模式,营养支持和健康管理科普。

大家都为营养品,保健品工作,消费者看广告买产品,那是一个萌芽的年代。

虽然在健康行业,其实我不懂什么叫“健康”,宣传资料怎么“吹”,电视里“专家”怎么讲,以为就那么回事。

一直到母亲患了2型糖尿病,才感到对健康的无知又无助。

母亲确诊前几个月,经常皮肤瘙痒,口渴,总爱喝水,说来惭愧,我什么都不懂,陪母亲看中医,都是湿热一类的说法。

后来晕倒送医院急救,酮症酸中毒才确诊糖尿病,出院时医生开了胰岛素。

那会血糖仪没有普及到百姓家庭,医生没说要监测血糖,我们家属更是不懂。

没有血糖监测,每天打胰岛素,不懂饮食管控,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这种境地很惨,哪怕口服降糖药,也能多活几年。

02 失去母亲后的反省

当时医疗技术落后,知识匮乏,像我母亲一样患糖尿病的人,结局大多不好,惨痛的教训让我认真思考一些事。

对于慢性病,药物解决了救急问题,走的没那么快,对如何好起来却无能为力。

我们95%以上时间在医院外,如何做好饮食生活方式管理,如何防控并发症,不懂可以问谁,如何重新健康起来?

只靠医生做检查开药远远不够,医生管不了居家饮食生活,我开始真正关注起健康。

失去了母亲,有种强烈冲动,想要找到非药物方式战胜糖尿病的方法。

这在当时是异想天开,几十年以来,所有人都被告之,糖尿病人必须一辈子吃药打针不能停,谁要说糖尿病不吃药不打针,不是骗子就是脑子进水了。

博主是谁,为什么要做健康饮食科普?

03 第一次见证糖尿病“逆转”

我现在都觉得,人生的机缘巧合,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2008年一次偶然机会,认识了一位“裸奔”的老年糖友,这在当时非常罕见。

第一次见证了饮食生活方式“逆转”糖尿病,那会没有“缓解”“逆转”说法,就叫“裸奔”。

他是我非药物方式缓解糖尿病的引路人,打开了希望之窗,正是我要找的健康之道。

我意识到医学发展是新认知否定旧观点的过程,“权威”不是圣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就像地球中心学说,太阳中心学说,都是当时最牛逼的科学家提出并得到世人公认,后来全被推翻。

04 学习专业知识

母亲的遭遇与裸奔的糖友形成鲜明对比。

打这开始,我一边工作,一边研究超重肥胖,糖尿病六高等心血管病,学习进修,积累更多医学,营养学和健康管理知识。

像临床医学,病理学,内科学等医学院内容也自学了,因为实践结果要用科学方式去阐述,要能循证,应有临床证据支持。

我查阅国外医学文献,看到非常多的饮食模式,临床研究和营养功效评估的报告。

诸如低碳饮食,生酮饮食,地中海饮食,得舒饮食,低GI饮食,低脂饮食,纯素饮食等干预超重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病和内分泌。

当时欧美营养师在指导饮食,营养支持和健康管理,帮助患者改善亚健康与慢性病。

同一时期,我们的营养师大多是产品销售员,不了解慢病机理和健康管理。

05 差点“挂了”

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年,每天通宵达旦学习专业知识,查找国外研究文献,天亮才睡觉。

博主是谁,为什么要做健康饮食科普?

全身心投入进去,不知白天黑夜,一个通夜的学习感觉没大多收获,不一会儿天就亮了,这种状态持续了一整年。

当结束这种颠三倒四的生活,完全放松下来,由于过度消耗,身体一下子不行了,头皮发麻,手指发麻,心慌心跳,不敢站立,出门怕晕倒。

我当时很担心中风瘫痪,以为要“交代”了,去医院做了一大堆检查,没查出毛病,调整饮食生活方式后逐渐恢复。

06 指导饮食与健康管理

我从2011年开始指导饮食调养,居家健康管理,给他们制定饮食方案,调整饮食结构和营养搭配,按方案要求执行,讲解答疑。

当时尝试的客户付出了很大勇气和信任,还好,他们没失望,对结果都非常开心,整个状态都变了,可用脱胎换骨来形容。

没想到换了个吃法,平衡了营养,纠正了习惯,舒缓了情绪,规律了作息,居然超乎想象的好。

每当收到他们的感谢,节日拜年问候,我都能感受到来自内心的真情流露,这种成就感,精神上的愉悦,花钱都买不来。

我倍感欣慰,通过饮食生活方式干预,能让健康管理和营养学落地,对健康饮食,营养补剂合理应用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路走来,尽管学习研究付出太多精力,休闲娱乐时间很少,我认为非常值得。

我国正式确认生活方式“逆转”糖尿病,是以2021年《2型糖尿病缓解中国专家共识》为标志,这是分水岭。

我有时在想,如果医学指南能够早5年10年更新观点,是不是能让更多的糖尿病人缓解,多享受10年20年30年的美好人生呢?

我是谁,为什么要做健康管理科普?

07 学习实践是起点

在互联网自媒体普及的今天,过载的健康信息让人难辨真伪。

以至于减肥不当造成的甲状腺、内分泌紊乱、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问题非常普遍。

很多2型糖友都有希望缓解逆转,但达标率很低,一些2型糖友有机会挑战糖耐量转归,他们不知道有这个希望。

血脂异常的朋友对饮食调理了解更少,很多人低油低脂,清淡饮食,然而血脂指标并没有改善。

我也见过不少糖尿病,高尿酸痛风患者,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拖成了肾病...

跟你交流这些,是十多年来我面对客户的感受,从亚健康,慢性病到健康生活,是学习实践,积累认知,改变生活方式的结果。

有些人“后知后觉”,改变观念很难,院内治疗交给医生,院外健康管理(饮食生活方式管理)一片空白。

其实尝试调整下,或许就能踏上健康之旅,终身受用,但是每个人接受的信息不同,认知不同,就有不同的选择和结果。

08 写在最后

生活方式管理即居家健康管理,包括饮食管理,营养支持,补剂选择,生活习惯,运动作息,情绪睡眠,环境压力等多个方面。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大多数慢病是生活方式病,诱因往往来自饮食生活因素。

长期积累导致代谢紊乱,机能下降,指标异常,逐渐形成亚健康或慢病状态。

想要健康生活,不管是否用药,都应改变饮食方式,从生活源头纠正诱因。

我相信,经历过病痛,目睹过亲人在ICU抢救,在住院部/家里照顾过不能自理的病人,都能感同身受。

与其过早成为家人负担,不如投资健康生活更有价值。

我做科普与健康管理的想法很简单,关注全球缓解糖尿病心血管病和体重管理研究动向,分享知识观点,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和技能。

个人能力有限,没法改变所有人的观念,但希望我的文字能给读者粉丝带来参考及灵感,帮到更多愿意改变的人。

我的个人博客和公众号是用业余时间打理,只写客观、循证有价值的文章,没法天天更新,尽量一周两更,还请包涵。

最后,感谢您耐心的看到这里,感谢关注支持,相识即是缘,愿你有更多受益与快乐!

★ 关注陈老师公众号,进群领食谱,及时获取糖尿病六高、体重管理最新文章内容。

51健康饮食.png

网址:博主是谁,为什么要做健康饮食科普?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49855

相关内容

饮食健康科普博主推荐文案
大众健康饮食博主是谁呀
大众健康饮食博主是谁做的
健康饮食博主怎么做的好呢
不健康饮食博主是谁呀
大众健康饮食博主是谁
百合健康饮食博主是谁啊
营养科普博主推荐:关注健康饮食的Top影响力人物
对话“健康科普博主”六层楼:重复是科普创作的必然
【科普视频:为什么要...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