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发现心流:日常生活中的最优体验》,和真心爸妈一起读书19
运用行为心理学理论优化阅读体验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阅读心理学#
这是《和真心爸妈一起读书》系列直播课的第19讲《心流》+《发现心流》的提纲。这个直播课双周周五晚上八点直播开讲,单期购买9.9元,第一季50期优惠价199元。课程适合0-18岁孩子父母,购买全套请点击下面链接,页面可免费观看第0讲《学习的本质》两个小时的完整课程。
这是两本什么样的书?
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心流理论之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1934年生于当时的南斯拉夫,今天的克罗地亚,2021年去世。1965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69年-2000年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曾担任心理系主任。基于对艺术家、运动员、音乐家、棋坛高手……的研究,提出一个创新概念:flow。之后在flow基础上,创建了人类的optimal experience(最优体验)理论。1990年出版《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2000年与塞利格曼合作发表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标志积极心理学的诞生。二人为积极心理学奠基人。
积极心理学
心理学新流派。以塞利格曼和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2000年1月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与传统的消极取向相对),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很深渊源。2020年10月,中国心理学会积极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心流”译名的故事
英文: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副标题:最优体验心理学。2009年出版简体中文版,采用其他译名。Flow:2017年重新出版时讨论心流 / 福流(见郑也夫教授序言《自造内心秩序之途》),作者和他懂中文的儿子确认“心流”,正式定名“心流”“心流理论”。
作者采用的研究方法
访谈记录&问卷调查。艺术家、运动员、音乐家、棋坛高手、外科医生——都以自己喜爱的活动为业。调查“到底做什么事更幸福”。发展出一套评估主观体验的新方法——心理体验抽样法。
《心流》和《发现心流》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本书希望用现代心理学的方法,探讨一个古老的问题:人何时最幸福?”(p64)全面阐述心流理论。
《发现心流:日常生活中的最优体验》心流理论实践手册、行动指南,提升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感的简明建议。
为什么要读这两本书?
作为个体,很多人幸福感不足
工作:压力大、收入低、枯燥乏味、缺乏成就感。上班只为赚钱,只想早点退休。家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冲突不断;日复一日简单重复,让人厌倦;缺乏目标,缺乏方向感,好像只剩教育孩子一件事,这件事还带来很多焦虑。个人生活:空虚、无聊。
作为个体,我们需要
工作得更愉快,更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更充实、快乐的个人生活。这一切不来自于外界,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我们对自己的观感,从生活中得到的快乐,归根结底直接取决于心灵如何过滤与阐释日常体验。”(74)
作为父母,很多人不断破坏孩子的体验
破坏孩子的阅读体验,破坏孩子的学习体验,破坏孩子的生活体验。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帮助孩子获得最优体验
阅读中的心流,学习中的心流,生活中的心流。只有我们自己明白什么是心流、体验过心流,才能帮助孩子获得心流、保护孩子的心流。
这两本书怎么读?
这两本书的内容架构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前三章:心流核心理论;后面章节:日常生活中的不同活动如何带来心流。
《发现心流:日常生活中的最优体验》引言:如何生活得更好的总体建议;第一章:心流理论的简单概述;后面章节:日常生活营造最优体验的具体建议。
我建议的读法——《心流》
要读每一篇序言:既是导读,也是故事,直言不讳,力道十足;跳过你觉得不够相关的阐述;看心流体验者的例子和他们对自己体验的描述;边读边思考自己生活中发现心流的可能性。
我建议的读法——《发现心流》
这本书非常简单易读;建议从头到尾读;识别出自己最关心、最需要的部分,重点读。
两本书的阅读顺序
读法一:先读《心流》,再读《发现心流》。先弄清楚理论,再看如何实践;更全面地理解。
读法二:先读《发现心流》,再读《心流》。先获得实践指导;不能完全理解的部分,再去《心流》中找更深入的解说;好处:更容易读进去。
阅读tips: 把书读薄
读到最核心的部分;自己最需要的部分;对自己最有启发的部分;一本书不需要给所有的内容以同等程度的关注;尤其是遇到一些和自己相关性不强的解说时。
启发和心得——如何找到生活中的最优体验
什么是最优体验?什么是心流?我们能主动掌控自己的体验吗?心流体验的要素;心流体验的模型;如何发现心流(改善我们自己的人生体验)?
什么是最优体验?什么是心流?
最优体验——一种令人向往的宝贵体验
“我们对生命的看法,乃是由许多塑造体验的力量汇集而成的,每股力量都会留下愉快或不愉快的感受。对于大多数力量我们难以控制……但也有些时候,我们会觉得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动,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被莫名其妙的力量牵着鼻子走。在这种难得的时刻,我们会感到无比欣喜——一种渴望已久的宝贵体验,在追寻理想人生的旅途中树立了一座里程碑。这就是所谓的‘最优体验’。”(065-66)
最优体验——拥有掌控感的时刻
“一般人认为,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莫过于心无牵挂、感受最敏锐、完全放松的时刻,其实不然。虽然这些时候我们也有可能体会到快乐,但最愉悦的时刻通常在一个人为了某项艰巨的任务而辛苦付出,把体能与智力都发挥到极致的时候。最优体验乃是由我们自己所缔造的。”“这样的体验在当时并不见得愉悦。掌控生命殊非易事,有时根本就是一种痛苦,但日积月累的最优体验会汇集成一种掌控感——说得更贴切些,是一种能自行决定生命内涵的参与感——这就是我们所能想象的最接近所谓‘幸福’的状态。”(066)
心流——最优体验带来心流
最优体验出现时,一个人可以投入全部的注意力,以求实现目标;没有事物现象需要整顿,自我也没有受到任何威胁,因此不需要分心方位,我们把它称为“心流体验”。(112)心流即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这种体验本身带来莫大的喜悦,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067)受访者:“好像漂浮起来” / “一股洪流带领着我”。拥有它的人就能培养一个更坚强、更自信的自我,能够用更多的精神能量,专注于自己选择的目标。(112)一个若能充分掌控意识,尽可能创造心流体验,生活品质势必会提高。
一个攀岩专家对心流体验的描述
“越来越完美的自我控制,产生一种痛快的感觉。你不断逼身体发挥所有的极限,直到全身隐隐作痛;然后你会满怀敬畏地回顾自我,回顾你所做的一切,那种佩服的感觉简直无法形容。它带给你一种狂喜,一种自我满足。只要在这种战役中战胜过自己,人生其他战场的挑战,也就变得容易多了。”(113)
心流和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the peak experience),由马斯洛提出,早于心流,满足最高级需求“自我实现”的人达到的一种体验,“人生如此,夫复何求”,哲学的超越性。心流:从现象出发,回答“人为什么会专心致志,浑然忘我”。
我们能主动掌控自己的体验吗?
人们用意识来阐释日常生活
“我们对自己的观感,从生活中得到的快乐,归根结底直接取决于心灵如何过滤与阐释日常体验。”(74)意识,“简单地说,它是某些我们能感觉到,而且有能力引导其方向的事件,诸如情绪、感觉、思想、意图等等。”(94)“意识反应的就是我们心目中的人生:我们从出生到死亡,听见、看见、觉得、希望的东西及遭受的痛苦的一切的总和。”(95)
通过使用注意力来控制意识和体验
“控制意识最明显的指标就是能随心所欲地集中注意力,不因任何事情而分心。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乐趣。”(100)把注意力放到哪儿,你看到的就是什么;把注意力放到哪儿,你体验到的就是什么。
多数人的常态-尽量不使用注意力
“大多数人在每天约占1/3的闲暇时间里,都尽可能地避免用脑子,这段空档一半以上是消磨在电视机前。”(099)“看电视时注意力、技能的运用、思路的清晰程度与精力都陷入最低潮。”(99)
经常获得最优体验的人拥有“犀利的注意力”
注意力与自我相互塑造
注意力塑造自我:你注意到的事情,给你的人生带来新的可能;什么都不注意,人生很难有新发现。自我塑造注意力:你关注什么,就会在这上面投注更多注意力;关注目标对——更容易遇到最优体验;把关注放错位置——更容易遇到糟糕体验。
糟糕体验——精神熵——自我解体108
每当资讯对意识的目标构成威胁,就会发生内在失序现象,可称之为“精神熵”(psychic entropy),它会导致自我解体,使效率大打折扣。这种状况若持续过久,对自我将造成严重损害,使自我再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实现任何目标。(108)精神熵的反面就是最优体验。当发觉收到的资讯与目标亲和,精神能量就会源源不断,没有担心的必要,也无需猜疑自己的能力。我们不再怀疑自己,因为我们得到了明确的鼓励:“你做得很好!”积极的反馈强化了自我,使我们能投入更多的注意力,照顾内心与外在环境的平衡。(111)
心流体验带来自我成长(113)
“选定一个目标,投入全部的注意力,不论做什么事都会觉得乐趣无穷。一旦尝到这种快乐,我们就会加倍努力,重温它的滋味,自我就这样开始成长了。”(115)心流体验会使我们变得比过去更复杂,这是一种成长。
心流活动的典型特征
一种新发现,一种创造感,把当事人带入新的事实,把自我变得更复杂,自我因而成长。
心流体验的要素
面临一份可完成的工作;能够全神贯注于这件事情;这项任务有明确的目标;这项任务有即时的反馈;能深入而毫不牵强地投入到行动之中,日常生活中的杂念一扫而空;充满乐趣的体验使人觉得能自由控制自己的行动;进入“忘我”状态,但心流体验告一段落后,自我感觉又会变得强烈;时间感会改变——几小时犹如几分钟,几分钟又可能带来像几小时那样丰富的体验。
心流体验的模型
心流体验模型:《心流》161
心流体验的变化
两个坐标轴。技巧:个人具备的技巧;挑战:活动的挑战程度;挑战、低技巧——低心流体验;高挑战、高技巧——高心流体验;高挑战、低技巧——焦虑;高技巧、低挑战——厌烦。
心流体验模型:《发现心流》056
心流体验更细致的变化
低挑战、低能力——淡漠;低挑战、中能力——无趣;低挑战、高能力、——松懈;中挑战、低能力——担心;中挑战、高能力——掌控;高挑战、低能力——焦虑;高挑战、中能力——觉醒;高挑战、高能力——心流。
如何发现心流
工作/家庭-投入更多注意,发现乐趣
热爱的人:设定更高的目标,提升自己的能力,高挑战、高能力带来更优体验。不热爱的人:创造乐趣:工作中的小改进(做得更轻松)、生活上的小确幸;体验周遭的乐趣,如上班路上的风景、热爱的方式通勤,如骑行、喜欢的家居布置;发现更好的体验,可能会从不爱到爱。
娱乐休闲:变被动休闲为主动休闲
被动休闲:更易空虚、焦虑。例如找朋友聊天,阅读不动脑筋的书籍,看电视、刷视频。主动休闲:更容易发现心流。爱好的活动,需要积极参与的活动,需要一定技巧的活动。
成为自得其乐的人
将时间花在带来心流体验的的活动中;确立明确的目标;全神贯注地投入;避免在自我意识上的两极;从当前体验中寻求乐趣。
我的个人建议
学会停下来:有意识地控制注意力,防止沉溺负面感受;接受我们改变不了的;努力改变我们能改变的——不执拗,不较劲;保持学习:获得新知很快乐;学以致用更快乐——增加掌控感;找到一个或几个小爱好;偶尔给自己小奖赏:物质不带来心流,但小鼓励会增强心流;从好好说话做起:说坏话直接破坏自己的幸福感。
以上只是第19讲的提纲,完整的视频有2个小时,欢迎点击下面链接购买之后观看。类似《心流》这样的书,咱们一起共读50本。视频号观看单期直播(或者回放)9.9元,一起购买仅需199元。
真心爸妈精选0-12岁全学科书单和几十个主题书单
对培养孩子阅读、管好孩子学习有困惑
请扫码进入“真心爸妈成长”查找相关课程
真心爸妈(徐智明/高志宏)
发现家庭教育底层逻辑
著有《育儿基本》(1/2)、《阅读手册(上):自主阅读》、《阅读手册(下):全学科阅读》。开创全学科自主阅读体系,倡导自主学习。生在农村,长在县城;本科北大,硕博中传;两孩父母,现居北京。
网址:《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发现心流:日常生活中的最优体验》,和真心爸妈一起读书19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51173
相关内容
随心周六 | 《发现心流》:日常生活中的最优体验《发现心流:日常生活中的最优体验》电子书在线阅读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在平凡中创造非凡的幸福指南
发现心流:日常生活中的最优体验 一本关于如何提升幸福感和效率 获得积极人生的行动指南
体验生活心得体会
体验生活的优秀作文400字(共19篇)
日常生活心得体会最新10篇
阅读心得体会(优质12篇)
育儿心得家长会经验交流(优秀9篇)
(精)体验生活心得体会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