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夜生活节」到「上海之夏」,看信用卡如何与城市共创消费「新体验」 消费数据从来不是冰冷的数字堆叠,而是价值观念的碰撞、生活方式的塑造,以及商业模式的隐性重构——馨金融洪偌馨、伊蕾/文作为...

发布时间:2025-10-01 04:09

城市生活变迁: 数字化生活如何影响城市消费模式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城市生活观察# #城市生活变迁#

消费数据从来不是冰冷的数字堆叠,而是价值观念的碰撞、生活方式的塑造,以及商业模式的隐性重构

——馨金融

洪偌馨、伊蕾/文

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促消费、扩内需的重要性已无需赘述。但消费作为各产业的终端应用场景,其发展总是因时而变、因势而变,更因人而变。

根据商务部披露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我国服务消费(注:指消费者为获取各种非物质性、非商品形式的服务所产生的支出)以5.3%的增速领跑商品零售,教育文化娱乐成为人均消费支出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消费结构优化成为重要增长支点。

典型如上海,2024年发布的《上海市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的实施方案》提出,要推动上海成为服务消费的品牌资源汇聚地、模式创新策源地和消费潮流风向标。

此后,一系列围绕新需求、新场景、新产业的活动陆续落地。不久前,「上海夜生活节」「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也接连开启。

从追求消费的实用价值、情绪价值,再到体验升级,无疑对市场参与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想要拥抱以服务消费为代表的新型消费形态,需重新找准「价值锚点」与「生态站位」,创造时空场景与消费供给的新模式,让消费需求得以释放和满足。

作为「上海夜生活节」的五年「老友」,也是重要的金融伙伴,今年浦发银行信用卡不仅深入线上线下场景,为客户提供支付优惠,更用金融服务穿针引线,串联起场景、体验与消费,让不同类型客户都能奔赴心之所向,沉浸式感受「夜上海」的多元文化。

与此同时,随着浦发银行成为2025「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浦发银行信用卡也携手Visa升级支付体验,通过提供更优支付体验和更多消费优惠,让「中国游」的流量更好转化为「中国购」的增量。

对于正面临「存量时代」挑战的信用卡行业而言,浦发银行信用卡提供了一个「样本」——沿着消费浪潮涌动的方向,信用卡行业正在加速蜕变。

1、从「参与者」到「共创者」

顺应消费趋势从来不是盲目跟风,而是洞察趋势、理解趋势,最终融入甚至引领趋势。

根据《2024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不论是居民还是游客,2021年以来夜间消费的金额及笔数占比均持续上升;与2021年同期相比,2024年前三季度游客夜间消费金额占比增长近4个百分点。

夜间经济的增长离不开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监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与此同时,金融服务也加速贡献自己的力量。

过去四年,浦发银行信用卡与「上海夜生活节」的合作勾勒出一条清晰轨迹:

从2021年覆盖8个商场的起步,到2023年超过550家「夜经济」商户参与,再到2024年辐射商户数突破10万大关,金融服务持续为消费注入新动能。

而随着2025年「上海夜生活节」开启,浦发银行信用卡作为「夜间消费联合发展伙伴」,不仅着眼于合作伙伴数量的提升,也更加注重消费服务和体验升级。

随着代际差异日益凸显,不同人群的差异化需求持续细分,市场消费的外延与内涵更加丰富,浦发银行信用卡基于对细分客群消费需求与偏好的深度挖掘,与合作伙伴共创新的消费场景,提供更多维度的深度体验,构建更具包容性的消费生态。

仅从「消费券」发放来看,浦发银行信用卡依托浦大喜奔App,将这个「老方法」玩出了新花样:

此次发放的「夏夜联动消费券」并不局限于餐饮等传统消费项目,覆盖场景进一步多元化,纳入更多餐饮以外的如音乐、阅读、艺术类的商户。

浦发信用卡还首创商旅文体展联动主题消费券,包含「66元消费券包」、「16元消费券包」、「满25元立减6元」、「无门槛6元」、「无门槛1.6元」五种,让一个个有活力的消费「点」不断「破圈」,连成「线」,甚至织成一张更具势能的「网」。

典型如浦发银行信用卡与夜上海公交的联动,消费者在指定商圈消费满66元即可兑换上车凭证,轻松打卡BFC外滩金融中心等五大核心商圈,打通「交通—商圈—支付」三大消费场景链路,不仅丰富了夜间消费体验,也为城市文旅注入新的叙事路径。

这一创新活动,不仅体现了浦发银行信用卡对上海夜间经济的精准洞察,也展现了其以金融之力助推城市文旅消费升级的积极姿态。

通过跨界联动交通、商圈、文化地标,浦发银行信用卡正在让城市夜生活「活」起来、「亮」起来,也让金融服务真正嵌入城市生活之中,成为链接人、消费与文化的桥梁。

在此基础上,浦发银行信用卡也发挥「大零售融合」的势能,以综合服务撬动更多资源,让更多客户享受到服务优惠。

因此,聚焦于泰康食品、第一食品、大富贵等一批上海「老字号」,浦发银行信用卡通过云闪付渠道推出了借记卡和信用卡满减的优惠,通过云闪付APP绑卡进行线下扫码支付,借记卡持卡人可享受满50元减5元,信用卡持卡人可享受满60元减6.6元的优惠,将扩消费与烟火气深度融合。

对于消费者而言,无论是想要体验最地道的本土文化生活还是最前沿的潮流动向,无论是想要享受一个人的独处还是一群人的狂欢,「消费券」就像一道「任意门」,可以让他们轻松体验这座城市的不同面貌。

而对于商户来说,与浦发银行信用卡携手也可以帮助他们打破时空局限,「解锁」触达和服务客户的更多可能。

除了消费当下的即时体验,浦发银行信用卡还为消费者的出行安排、资金压力等做了周全的考虑。

以暑期出行场景为例,浦发银行信用卡联动携程、去哪儿等平台,针对夜生活集聚区沿线酒店、景点产品推出文旅场景分期优惠,最高可享单笔分期金额满减150元。

而成功领取并使用「夏夜联动消费券」的非上海地区持卡人,均可获得一张无门槛3期免息账单分期优惠券,在纵情消费时减少后顾之忧。

从这个角度看,信用卡服务也早已不再局限于刷卡和分期,它已成为支持消费者解锁新场景和新体验的一部分。

2、从「本土联动」到「辐射全球」

其实,「上海夜生活节」可视为「上海之夏」国际消费节的一个「前哨站」:如果说前者提供了立足本土的提振消费样本,后者则展现了上海迈向「国际一流服务消费标杆城市」的雄心。

国家移民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出入境外国人达3805.3万人次,同比增长30.2%;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1364万人次,同比增长53.9%。

随着「中国游」蔚然成风,「中国购」的潜力加速释放。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上半年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94.6%。

这一过程中,金融服务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特别是自《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下发后,整个支付产业「火力全开」——从基础设施的完善与铺设,到支付产业的协同合作,再到移动支付的产品创新,进一步优化了境内的支付环境。

浦发银行也与合作伙伴Visa推出了境外人士支付服务「组合拳」。例如,随着2025 「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开启,浦发银行推出「服务包、产品包、权益包」三重礼遇。

其中,「服务包」着力优化外卡受理:在服务中,浦发银行依托浦东国际机场T1航站楼的「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为客户提供支付咨询、移动支付指导、多币种ATM取现服务等便利化支持服务。

在支付体验提升的同时,浦发银行信用卡也顺势而上,通过丰富「产品包」、扩充「权益包」,将创新服务模式和消费优惠精准送达。

例如,持卡人将名下浦发银行Visa双标磁条信用卡升级为双标芯片卡,在浦大喜奔APP指定活动页面报名并完成合格消费后,有机会获得包含3张上海地区门票满减优惠的「夏日城市探索包」,最高可减116元。

此外,从「银发生活节」到覆盖绿色出行等日常消费场景,浦发银行并线推进借记卡和信用卡双卡优惠活动,持续助力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至此,我们已能清晰看到,浦发银行信用卡正在以新的方式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消费注入活力。

它不仅是简单地提供支付工具和信贷工具,而是将信用卡业务深度融入消费新浪潮,以「大零售」融合视野,通过借记卡与信用卡的「双卡联动」,在提振消费的实践中,整合支付、产品、场景等多元金融服务,精准触达客户的需求,加速城市经济发展。$浦发银行(SH600000)$ $携程(TCOM)$ $去哪儿网(QUNR)$

网址:从「夜生活节」到「上海之夏」,看信用卡如何与城市共创消费「新体验」 消费数据从来不是冰冷的数字堆叠,而是价值观念的碰撞、生活方式的塑造,以及商业模式的隐性重构——馨金融洪偌馨、伊蕾/文作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51682

相关内容

洪偌馨:抖音金融「狂飙」
长春消费市场蓬勃活力从何而来
数字消费生活新体验
观察|“来上海看美展”如何带动文旅产业与消费
【重塑消费新价值】经济观察报2021美好生活新消费夏季论坛正式上线播出
洪偌馨:DeepSeek解决不了KPI,那些被“卷”到失眠的金融人
多元新场景,打开消费新空间 从一季度数据看石家庄消费新动能
工行驿站+生活:改变消费体验的金融新模式
线上线下联动,融合新兴业态,打造更多新场景、新模式数字化带来消费新体验(消费视窗·中国实体商业新观察)
数字化转型下的未来消费模式:重塑购物体验与消费者行为的变革之路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