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今日荐书 | 古籍修复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行业?
今天在图书馆发现一本罕见的古籍,引起了读者们的热烈讨论,大家都想借阅一探究竟。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每日生活新鲜事# #每日新鲜事儿汇总#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魏沛娜
古籍修复工作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为何说不要把古籍修到全新,要保留一点书中的“旧气”?
古籍修复的意义是什么?
在《微相入:妙手修古书》这本书中,首都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王岚用散文的方式,辅以一百多张手绘插图,向读者详细古籍修复这个古老而小众的行业。“古籍修复人员如同一个传递者,修复破损古籍,是为将其完好地交递给下一个时代。”
《微相入:妙手修古书》
王岚 著·绘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5年3月
王岚从事古籍修复工作已有16年,闲时绘画怡情,兼以古琴娱心。她介绍,本书书名出自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的记载:“书有毁裂……裂薄纸如薤叶以补织,微相入,殆无际会,自非向明举而看之,略不觉补。”意思是说,撕出如薤叶般窄小的纸条,用以修补书中断裂。王岚认为,“微相入”一词精辟、准确地描述了补纸与书页粘接、微微相搭的状态,修补痕迹难以察觉,体现出精细入微的操作,与今日文物修复理念中所倡导的修旧如旧和最小干预原则亦相契合。
在书中,王岚围绕古籍文献的保护与修复,从劫、器、纸、修、缘五个方面分别讲述破损原因、修复工具、修复用纸、修书方法和古籍保护相关文化、修复理念等。她指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修复技艺虽一直遵循传统,但修复理念却要与时俱进,不断变化。以前补书页要求画栏补字,现如今已不再施行。主要是无法确保所补文字的准确性,如贸然补缺文字,或会给未来鉴定工作带来干扰,因此修复中尽量做到最小干预。而“最小干预”四个字的背后,是基于无数次工作实践所形成的精准判断和无数次精细操作汇聚成的深刻总结,也饱含着一个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故物的深情。
“修书的技法由一整套工序组成,除补书页之外还有洗书、装订等繁简不一的步骤,我担心自己把修书体验一不小心写成操作手册,故而根据文献背后的历史穿插讲述了一些文化典故,以求增加可读性。书中大量插图是我亲手绘制,绘画的过程就像是把喜欢的事物在心里又强调了一遍,从而让这份喜爱变得更加坚定,也让文字看起来不那么乏味。”王岚说:“写作此书,仅为传达古籍修复的常识性知识,展示一点古籍修复工作的真实情况,解答大众普遍问题,望借此引起读者朋友们对于中华古籍文献保护的关注和兴趣。”
网址:读创今日荐书 | 古籍修复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行业?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52714
相关内容
我在上图修古籍:古籍修复师是一项怎样的工作?古籍修复师:为古籍续命的“书医”
从业17年,修复近千册古书,一位古籍修复师的妙手与匠心
【世界读书日】古籍修复师:妙手“书郎中”给古籍“延续生命”
古籍修复师,这是什么“神仙职业”?
你见过“的哥”修复古籍吗?古籍修复师的故事
古籍修复,修复的也是“生活”
“古籍医生”剖开一页纸修复民国书籍
古籍修复师,就是“书医”。修复一本古籍,时常要花好几个月,修复师的这段生命,便难
妙手补千年,全在一指间!72岁湖南古籍修复专家用半个世纪修复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