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人物】陈 丹:坚守艺术理念 创造品牌价值
创意生活理念下,手工艺人通过手工制作赋予物品独特艺术价值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创意生活# #手工艺人#
在东西贯通的北京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上,有太多的公司和企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北京银行、万达广场、中央电视台……他们的企业标识已被人们熟知,可鲜有人了解,在这些标识背后,是陈丹和他的正邦团队,多年来不懈的努力和付出。
“来,先来点茶。”每个到陈丹办公室的人,都会先被邀请坐下喝茶。安静泡茶的陈丹与他“大胡子”的粗犷外表极不相称,正是这位“大胡子”带领正邦团队做“大”做强,成为品牌顾问服务行业里响当当的品牌。
在艺术中见管理
毕业于清华美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陈丹,现在是北京正邦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1993年,年仅28岁的陈丹结束7年的执教生涯来到北京,创立了正邦。
从王府井大街一直往北,在长达1600米的步行街上,随处可见正邦服务的企业和公司——吴裕泰、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坤鼎集团等等,按照陈丹的话说,“几乎每百米就能看到正邦的设计”。如今,正邦的办公地点正邦楼就藏身在王府井大街尽头,闻名京城的天主教堂“东堂”背后。
陈丹的办公室位于正邦楼的顶层,里面摆放着他从世界各地淘来的艺术品,不论是南欧带来的烫斗还是云南淘来的椅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手工制作。陈丹认为,只有经过人亲手制作的艺术品,才是最有价值的,因为其中蕴含的是淳朴的手艺,那些看似原始的造型和外观背后,是有着灵气的人的劳作。“这把椅子我能感觉到它的呼吸”,陈丹抚摸着专门从云南买来的手工木椅感叹道。
办公室的藏品体现着陈丹的价值观——因手工艺品的独一无二造就了“不同”,而正是“不同”创造了价值。与众不同,在陈丹小时候就显露了出来。从“独一无二的陈丹”到“独一无二的企业”,正是这样的人生法则让陈丹带领正邦一路高歌前行。
因此,稀有性和差异性是陈丹在企业管理中最为看重的。正邦的团队里有着一个约定俗成的理念——你必须有一件事能干过别人。
“一个企业的标识代表了它的气质和灵魂,设计标识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和良好的理解力和创造力。术业有专攻,应该把自己擅长的方面做精做细,再逐步做大。”在这样管理理念的引导下,正邦的员工或许不是样样精通,但绝对是专业拔尖,或许达不到尽善尽美,但绝对坚持不懈。
在中国石化易派客的发布会上,正邦80多人的团队,凭借着23天的努力,成功完成发布会的亮相。发布会的成功与团队协作分不开——网页设计部门、策划部门、视频拍摄部门、主视觉设计部门、客户部门等协同合作,每一个人都是独当一面的整体,而每一个人又是协作团队整体里的个体。正是这种强大的整合力、执行力和专业的态度,让正邦在业界站稳了脚跟。
如今,正邦专注围绕品牌的设计与建议,形成标识VI设计、命名、品牌策略顾问、环境导示等立体化的集合力,多条线齐头并进,让受众和品牌之间接触点的基本法,真正由正邦制定。
陈丹这样形容正邦,“每个部门就像五指一起伸出,每一个指头都能形成一股力量,成为行业的领军,而一旦缩回来整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强大的正邦”。
在艺术中见生活
跳出企业家的身份看陈丹,首先他是一位艺术家。无论生活还是工作,艺术的氛围似乎总是掺杂其中。艺术家都是感性的,陈丹也不例外。对艺术,陈丹似乎有着一股“爱的向往”,他自己解释说,“艺术家是天生的,天生的不是指天才,而是指非要做这件事不可,谁都拦不住。这就是爱的向往。”
作为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特聘院长,陈丹在分享自己设计和生活的感悟时说:“我希望你们过谦卑的生活。你会明白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理所当然的,无论是健康、家人、爱人,或者机会。人要有好的习惯,第一个好习惯就是及时。万事开头难,所以遇到事就着手立办,要不然这件事就会占据你的内存,见了就做,做了就放下。有的时候要懂得放下自己,不必事事胜人。”他鼓励学生好好生活、诗意地生活,希望他们能从艺术设计和生活中找到本真。
自1917年杜尚将商店里6美元买的小便池放入艺术展中,引发艺术边界讨论至今,艺术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任何现成品都可能成为艺术,任何人都可能成为艺术家甚至设计师。面对这样的艺术发展潮流,陈丹认为艺术并不特别、也不那么崇高,生活本身要远远大于艺术。艺术强调生命体验,摆脱物质上与精神上的各种束缚,达到“观自在”的境界。
对于陈丹来说,自在代表着一种自我观照下的愉悦状态。人生易老,青春却未曾散场。无疑,陈丹便是这样一位自在随性的“大小孩”。也正是因为这种自在随性,让他能消弭距离和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愉快地对话,从不“端着”——吃饭到高兴时,站起来给厨师鼓掌。正是这样的自在随性,让陈丹保持着单纯的快乐,保持对艺术和生活的趣味和敏感。企业家里的艺术家,由此诞生。
在艺术中见设计
陈丹的艺术家气质深刻地影响着正邦。在正邦工作区的楼梯转角,有一幅陈丹本人亲自设计的作品——《傲运迎春——冰雪之花》。画作形似梅花树,又像极了正在滑冰的人,动静结合的设计背后,是陈丹对设计独特的理解:“我认为,画是要画给自己、画给同行看的,设计是专家鼓掌,客户鼓掌,自己收获。”
正是陈丹对艺术与设计的独特理解,让正邦设计团队的作品总带着一丝艺术的灵动。2010年,为鸟巢设计标识;2013年,为中国移动、中国东方航空设计标识;2015年,为中国中车设计标识……这些大型企业公司的标识设计中,无不蕴含着艺术的气息。
在这些艺术性的设计背后,是扎实的基础和深厚的功力。陈丹在设计上受他的父亲西丁先生影响很深,“他一生做的作品都严谨认真,反复修改,你感觉他画得很烂漫,神采飞扬,很有才气。但画的过程确实非常严谨、缓慢,一点都不浪漫。”陈丹在艺术设计上继承了父亲严谨却不失灵动、庄重却不乏神采的特点,这也是正邦团队的设计特色。
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马克斯·韦伯曾说:“将学术作为一种志业”,而陈丹将“艺术作为一种志业”。艺术贯穿陈丹生命始终,也贯穿正邦企业发展始终,从艺术到管理,是企业价值观炼成的过程;从艺术到设计,是把内在修养变成生活品质的过程。将艺术内蕴外化成企业价值,正邦在路上。(作者单位:正邦品牌顾问服务集团)
(BJCC编辑-杨柳)
版权申明
来源:本文刊发于《北京文化创意》杂志,欢迎分享。
【文创前沿】微信公众号将会为读者更多地推送文章和资讯,更及时地传递相关政策,追踪业界动态,解析创意案例,分享理论成果,弘扬人文精神,旨在助推文化繁荣、文创发展!
感谢伙伴们倾情关注!
欢迎投稿
微信公众号:【文创前沿】
投稿或合作邮箱:bjcc0820@163.com
全国邮局订阅杂志:邮发代号 82-778
杂志订阅请联系:010-82060580/ 82062366
网址:【创意人物】陈 丹:坚守艺术理念 创造品牌价值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55364
相关内容
艺术视角下旧物改造利用的价值墨研汉道 | MK“造物艺术” 价值IP+品牌感知=终端竞争力
陈设艺术空间创新设计
从《戏台》看人生与艺术的坚守
艺术衍生品艺术创作意义
坚持守正创新,让旧事物焕发生机
用废旧物品做创意手工:变废为宝,打造独特艺术品
生活物品的艺术价值性研究
从创新科技到理念进阶,奢品家电ASKO迎来品牌核心价值升级
坚守用户价值创新 添可洗地机销量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