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中的人工智能 ——记浙大汉语角高级版第62期
人工智能的发展挑战了对智能的理解,使我们思考人的角色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科技改变观念#
编辑:liuye 作者:liuye 时间:2018-09-30 访问次数:1174
新学期到了,最好的打开方式是什么?当然是和各国的小哥哥、小姐姐们一起去浙大汉语角。9月19日晚七点,虽然天降大雨,但阻挡不了浙里人的积极。不到七点,大家就陆续地赶到了教学主楼参加。本期活动主题是:人工智能时代的生活,主持人是2018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崔梦晶和2017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杨丽欢(印尼)。
近年来,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普及,大大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新学期伊始,许多同学就注意到杭州多了不少的无人超市,所以我们就选择了来聊聊我们生活中的人工智能。
印尼有句俗语说:“Tak kenal maka tak sayang”(不认识就不会爱上对方),所以在两位主持人的带领下,大家首先做了自我介绍,这一次来参加的同学真的可谓是来自世界各地,有来自波兰、哈萨克斯坦、喀麦隆的,也有来自刚果、马来西亚、印尼的同学。
讨论开始,主持人先简单介绍了人工智能,其他小伙伴也纷纷举出一些人工智能的例子,如智能手机、智能机器人等。
对于选择人工还是人工智能这一话题,同学们讨论热情非常的高。来自喀麦隆的欧力同学认为扫码支付非常的方便,现在出门不用带现金,也不用排队买单,总而言之,他非常喜爱中国的移动支付。不过,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马汗别特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他认为无人超市会降低服务质量,也无法更好的处理商品的售后问题,所以他认为现在出现的无人超市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
当然,许多同学表示还是很乐于选择人工智能产品的,还有人表示人工智能比人犯的错误少,更值得信任。而对于人类来说,可以让机器来服务人。
但是,说到人工智能的劣势,来自波兰的茉莉卡表示,网络支付更加容易造成个人信息泄漏。还有人说:“如果大家都选择人工智能的话,那么就会造成大量失业。”来自马来西亚的张嘉俊同学分享了自己使用人工智能产品的经历,他说:“人工智能没有人情味。”在未来的生活中,哪些领域的工作会被人工智能代替呢?
马汗别特认为教师、翻译员、收银员等服务领域会被人工智能取代。茉莉卡则却表示:“翻译员和教师是不会被替代的”,紧接着马汗别特表示:“以前的人也想不到会有智能手机,可是现在出现了,所以这是时间的问题。”乌克兰小哥哥认为,厨师领域可以被取代,教师也可以,只是教师不能完全被取代,人工智能可以授课,但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鼓励学生。 最后,欧力说:“超市可以被取代,教师不可以,教师就像父母一样,父母能被取代吗?还有,文学领域也不可以,机器人不能像人一样有心灵、感情、思想。”
讨论非常热烈,大家意犹未尽。下周三的晚上,让我们再次相约浙里!!
文/杨丽欢(马来西亚)、崔梦晶
网址:我们生活中的人工智能 ——记浙大汉语角高级版第62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62772
相关内容
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9课 人工智能中的机器学习历时十年修订,《英汉大词典》(第3版)出版
云端超市•第494期┃“用哲学来谈论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语言与伦理 主讲人:徐英瑾
生活在中国——计算机汉语辅助教学程序
浙教版(2020)八年级下册 第11课 语音识别技术>教案
浙教版(2023)三上第2课 感知智能生活 教学设计
人工智能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有多大?
万能记事本汉化版
“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新闻出版】人工智能+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