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是儿童青少年和中青年人群心血管病预防的首要策略

发布时间:2025-10-13 17:32

预防青少年自杀的心理辅导策略包括识别和干预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青少年心理辅导#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本文刊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2,50(12) : 1135-1137

作者:赵冬1 , 胡大一2

单位: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流行病研究室; 2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摘要

缺少体力活动、不良饮食习惯、吸烟和饮酒、睡眠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肥胖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危险因素发生的主要根源,也可直接加速ASCVD的进展。而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在我国儿童、青少年和中青年人群中的流行程度已相当严重,必然导致这些人群高血压等的患病风险、ASCVD的早发风险和终生风险持续增加。因此,ASCVD防治的首要策略是在儿童、青少年和中青年人群中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从而最大程度地预防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肥胖等危险因素的发生。2018年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已经将全民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列为实现健康中国目标的重要战略主题。而建立和发展有助于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的社会体系和提升专业化的生活方式干预能力是当务之急。

正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卫生统计2022》报告,2019年中国人口的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为77.4岁和68.5岁。与2000年相比,分别增加了6.0年和3.5年 [ 1] 。这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带来的健康成就,是民众健康改善的重要标志。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极大地方便了普通民众的生活、工作、出行和交流,但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人群的心血管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学习、工作和休闲方式的静态化已经成为大部分儿童、青少年和中青年人群的常规生活模式。这无疑会对儿童、青少年和中青年人群心血管健康产生长久的不良影响,也将成为全民健康进一步改善的主要障碍。深入了解和剖析这些问题,制订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防治策略才能有效应对和遏制不良生活方式的流行,进一步促进全民健康。本期《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以儿童、青少年和中青年心血管疾病预防为主题,刊登了4篇相关内容的论著和专题笔谈 [ 2-5] 。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儿童健康研究所的马军团队题为《中国汉族儿童和青少年人群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现状研究》的论著,以2019年全国性调查数据为基础,提供了我国儿童青少年中不良生活方式流行现状的最新信息 [ 2] :82.1%的儿童和青少年体力活动不足,54.7%存在重度体力活动不足;95.2%存在户外活动不足,83.3%存在重度户外活动不足;66.5%睡眠不足,27.8%重度睡眠不足;饮食习惯中鸡蛋和牛奶摄入不足的比例分别为83.4%和70.7%,含糖饮料摄入过多的比例超过20.9%。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存在的普遍程度无疑对儿童和青少年群体目前和未来的健康构成极大威胁。这些惊人的数字再次警示发展和落实更为有效、可行且多方参与的不良生活方式干预策略的迫切需求,以尽快遏制和改善儿童和青少年中不良生活方式的流行现状。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润霖和王增武团队发表了题为《我国中青年人群高血压流行和治疗控制现状》的论著 [ 3] 。这项研究基于2012—2015年中国高血压调查的数据,对中青年高血压流行和治疗控制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者发现,30~59岁中青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2.1%,而正常高值血压 [120~139/80~89 mmHg(1 mmHg=0.133 kPa)]的比例高达43.8%。同时,中青年人群中超重和肥胖者的比例为49.5%,经常饮酒者为18.8%。超重肥胖以及饮酒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明显更高。不良生活方式是血压升高的重要根源。血压在130~139/80~89 mmHg的人群是高血压预防的重点人群,且主要由中青年构成。如果将高血压防治的重点仅放在提高高血压人群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上,忽视对中青年高血压前期人群采用更积极、更专业化的生活方式为主的干预措施,高血压的防治将一直面临抽刀断水的局面。高血压防治一体化的策略应向以防为主转变,更早地干预血压升高带来的危害,在全人群健康策略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医疗和健康机构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能力。应进一步利用互联网医疗便捷和多样化的干预优势,将个体生活方式干预策略融入临床实践,使生活方式干预成为和药物治疗同等或更为重要的常规治疗策略 [ 6]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刘静团队题为《中青年超高危ACS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降胆固醇药物使用现状》的论著从二级预防的角度分析了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中青年患者的特征和降脂需求 [ 4] 。这项研究基于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美国心脏协会的中国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改善合作项目,2014—2020年在全国246家医院开展ACS医疗质量的持续监测。值得关注的是,86.9%的中青年ACS患者达到超高危患者标准,其中12.0%的患者是由于发生了≥2次的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arteri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事件,88.0%的患者是由于本次发生ACS且合并≥2个高风险因素。研究者指出,吸烟对众多中青年ACS患者成为超高危患者具有重要贡献。根据CCC研究前期发表的文章,ACS中青年男、女患者的吸烟率分别为68%和15%,而出院时接受戒烟指导的比例仅为35% [ 7] 。在胡大一和许多专家的持续倡导和推动下,中国心肺疾病预防与康复/二级预防学科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临床实践中生活方式干预的专业化程度和能力,但在心血管病二级预防临床实践中,对患者不良生活方式进行专业化干预的能力和常规化应用程度依然较低,亟待加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吴静的专题笔谈则介绍了当前国家对心血管疾病在内的慢性病防治的总体布局。吴静重点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全人群防治策略和重要意义 [ 5] ,提示生活方式干预策略在我国疾病防治策略中的重要性明显增加。早期发布的《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是以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为干预重点,而控制危险因素的主要策略是增加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但2018年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已经将全民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列为实现健康中国目标的战略主题 [ 8, 9] 。对于心血管病防治而言,促进健康生活方式为基础的零级预防策略应成为首要策略,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延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肥胖的发生。而这个策略的主要目标人群是儿童、青少年和中青年人群。全人群健康生活方式的促进策略也将有利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肥胖患者的有效治疗和控制。

总之,缺少体力活动、不良饮食习惯、吸烟和饮酒、睡眠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肥胖发生发展的重要根源,也是加速ASCVD进展的直接因素。睡眠不足也容易导致精神心理问题,继而增加ASCVD的发生风险 [ 10, 11] 。而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在我国儿童、青少年和中青年人群中的流行程度已经相当严重。如果不能尽早建立有利于健康生活方式的社会环境,我国青少年和中青年中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肥胖的患病风险、ASCVD早发风险和终生风险均会持续增加,不仅直接危害劳动力人口的健康状况,也会导致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持续、快速和大幅度的增加。因此,ASCVD防治的首要策略应是在儿童、青少年和中青年人群中有效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保持精神心理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肥胖等危险因素的发生。2018年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已经将全民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列为实现健康中国目标的重要战略主题,并明确提出“未来15年,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 9] 。这是面对新的挑战,将预防重点前移的战略。将健康生活方式作为重要的全民干预措施,必将遏制危险因素发生,改善危险因素的控制、有效减少早发ASCVD,有助于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和发展有助于健康生活方式普及的社会体系,开拓和提升医疗健康服务机构专业化的生活方式干预能力是当务之急。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略)

优秀病例征集 |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优秀临床案例成果征集遴选活 动的通知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出版平台”投稿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2年1期至2023年7期重点号安排

投稿网址

www.editorialmanager.com/cardiodiscovery

作者须知

https://edmgr.ovid.com/cardiologydiscovery/accounts/ifauth.htm

网址:【述评】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是儿童青少年和中青年人群心血管病预防的首要策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64503

相关内容

预防现代文明病:从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开始
2024 WHO指南: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服务指导
我国青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超10%加强血压健康管理 倡导良好生活方式
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及其应对策略
儿童青少年健康指导方案
防控儿童青少年肥胖 “体重管理年”引领健康生活
我国青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超10% 加强血压健康管理 倡导良好生活方式
青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超10%:加强血压健康管理 倡导良好生活方式
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
儿童青少年科学健身指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