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讓美學走進生活

发布时间:2025-10-16 06:32

美食旅行记:一次说走就走的美食之旅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美食生活分享# #美食探店推荐#

  歌德有一句名言:“生活之樹常青,而理論往往是灰色的。”這道出了一個顛扑不破的真理,那就是任何理論包括美學理論如果隻滿足於體系建構和邏輯自洽,而不關心現實生活及其變化,其結果隻能是灰色的。美學跳出純理論的圈子,走進大眾的現實生活,包含豐富多樣的內容,有著廣闊空間,其中美育是重要一環。

  美學要回歸大眾豐富多彩的生活實踐,不能單純追求脫離現實生活的高頭講章和抽象體系。隻有這樣,美學才能接地氣,獲得源源不斷的滋養,具有強大生命力。當代中國的美學理論與人們日新月異的藝術和審美實踐還有距離,與現實生活的貼近度仍不夠,還有一些需要改進之處。當代西方美學已出現了“生活轉向”,即突破單純聚焦於藝術的局限,轉向對自然與生活的關注,由此掀起了“環境美學”“生活美學”的新潮。雖然西方的情況與我們並不完全一樣,但美學走進生活確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

  在我國走向現代化的征程中,人的現代化與物質生活的現代化同等重要,而美育則是促進人的現代化的重要環節。我們的前輩學人對美育有著深刻認識。早在1904年,王國維就發表了《孔子之美育主義》,借鑒席勒的美育觀點來解釋孔子的思想﹔蔡元培把審美的目的定位為道德教化,認為“涵養德性,則莫如提倡美育”,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說。的確,審美教育同時是情操教育和心靈教育,不僅能提升人的審美素養,還能影響人的情感、趣味、氣質、胸襟,激勵人的精神、溫潤人的心靈,潛移默化地促進德育、智育、體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在當代中國,隨著經濟社會迅猛發展和人民物質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如何同步提升大眾的文明程度,特別是如何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健康成長,越來越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重大課題。

  美育從來都是美學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推進美育是美學的根本目的和最終落腳點。然而長期以來,美學理論與美育實踐存在脫節問題。美學理論雖然強調審美教育,但在大眾生活實踐中美育並未受到足夠重視。特別是在青少年教育實踐中,美育的受重視程度仍待提高。上世紀90年代后期,我國把美育正式納入教育方針中,使之成為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的重要一翼。但在一些地方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中,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相比常常是陪襯和附庸,是可有可無、可多可少、可輕可重的“軟任務”。這種狀況需要盡快改變。

  開展好美育,還應糾正人們的一些認識誤區。當前,比較有代表性的認識誤區是把美育局限為藝術教育。許多學校開設了一些藝術課程,教授學生藝術知識和藝術技能,以為這就是美育。其實這是很不夠的。美育不能僅僅停留在藝術知識和藝術技能層面,而應以審美和人文素養培養為核心,以創新能力培育為重點。藝術教育課程隻有以此為目標進行精心設計和具體實施,才能成為美育的有效組成部分。一些學生家長不從孩子的實際出發,不考慮孩子的天性和興趣,強迫孩子學習非其所喜歡的藝術技能並要求考級。這其實並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審美素養培育,背離了美育的初衷。所以,要把美育實踐提升到一個新水平,需要全社會提高對美育的認識。

  可喜的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了“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的要求,國務院有關部門還專門下發文件,對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做出了具體部署,使我們的美育有了明確方向和實施途徑,進而成為推動美學理論走進大眾生活的重要一環。

  (作者為復旦大學資深教授)  

  《 人民日報 》( 2016年01月25日 07 版)

网址:美育讓美學走進生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68828

相关内容

青少年走進科學營 提前體驗『大學生活』
生活美學:為生活立“美之心”
智慧健身,讓運動更科學更有趣
准格爾旗:體育走進百姓生活 全民共享運動樂趣
勞動美學回歸生命體驗(藝壇走筆)
向幸福生活大步邁進
阿來主編《有一種生活美學叫成都》出版
推動科技助殘 讓殘疾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智慧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新知)
新知新覺:智慧社會讓生活更美好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