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设计
生活审美设计引导生活方式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生活美学设计# #生活审美设计#
作为一名设计师,这两年逐渐意识到,世间万物皆可拿来设计,就好像重庆火锅,汤底不变,所有食材都可以拿来煮,因为他的底层逻辑是可以通用的
设计的本质是一种二次创造,他无法从无到有地生成事物,但是可以将特定素材进行解构,加工或者重新排列组合,从而形成一个新的东西,而它的素材其实可以是任意事物
自从去年裸辞开始做自由职业之后,我开始有意无意地设计一个东西:生活方式。当你拥有充足的自由,你就可以做这件事:设计一个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怎样是适合自己的,这就要回到一个更根本的问题: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个问题我从十几年前就开始问自己,但答案总是在变,最近的答案是,一个自由自在的,有意思的,幸福的普通人
自由自在意味着,我的生活里需要有一些空白部分,他是随着我的心情变化的,比如最近我对什么事情感兴趣,我就把这部分时间拿去做什么事情,或者什么也不做,他完全由我随心所欲地支配
“ 有意思 ”意味着我的生命中最好有不止一个主题,最好有好几条支线,于是我可以探索和了解不同的领域,扩展我的眼界,丰富我的生命体验
“ 普通人“ 意味着,我还是需要有一个能被社会主流价值观所认知和接受的身份,或者有一个主要的,不变的,稳定的主线任务,和大多数人一样,不至于太过跳脱或者边缘,过于与众不同会增加我的生活成本和摩擦力,所以尽量避免这一部分的消耗
总体来说,生命这场游戏里,我需要有一个主线任务,和几条支线任务,同时还要有一部分留白,可以让我随时填空
首先,我的主线任务就是设计师了,这是我喜欢的事情,如果体力允许,外部环境也允许(指ai不会全盘替代这个职位,人类设计师还有生存空间),我是愿意干到死去的那一天的,所以这一部分我希望他是不变的,稳定的,长期的,由此可以深入地钻研,不会停留在表面, 同时,日积月累之下可以获得时间的复利, 结出一些果实,所以我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在这一事业上,大概百分之50%-60%左右
支线任务不是固定的,因为他的目的不是深刻,而是尽可能丰富,目前感兴趣的点是烹饪, 阅读,插画,以后还会增加或者变动。其实他就等于是兴趣爱好,或者周边技能,丰富你作为一个人的其他维度,甚至当你的主线任务卡关,停滞,甚至崩塌的时候,这些领域可以作为转移注意力的安全空间,辅助你走出困境,甚至其中一些具有转正成为主线任务的潜力,所以虽然它可以随时变动,但是最好不要三分钟热度,还是要稍微深入一点,达到一定水平。支线任务我会花费大概10%-20%的时间和精力
剩下的20%-40%的部分就是自由的部分,里面包含了一些和技能不相关的事,诸如社交,亲密关系,休息,娱乐,冥想,旅行等等,或者干脆用来发呆,做一些无意义的思考也行(以上所有时间占比不包含睡觉)
这是针对我自己的性格和愿景定制的一套生活方式计划,没有天马行空,要落地也不算太难。想起我的前半生,我几乎没有怎么主动选择过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属于是被安排好的一生,从出生到18岁的时期,你的人生基本上已经确定要在学校里度过,上大学之后,自由度稍微多一点,你至少可以选择要上哪所学校,读什么专业,但是整体的生活方式依然是外部强制的,你要按照学校的课程表来生活,上班之后,要根据公司的作息来安排你的日常,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大多数时候都不由你控制。所以自由得来不易,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设计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我只要有机会,我就会毫不犹疑做这件事
走到现在,我想要从玩游戏的人,变成设计游戏的人,我不想再打破脑袋每天思考怎么在这个给定的游戏里通关,我想要思考,如果我来设计游戏,他会是个怎样的游戏,这件事更有意思,也更难,现在我也没把握一定会成功
如果我没有设计出更好玩的游戏,最后也只能回到原来的游戏里继续琢磨怎么通关,不过这将是个失败的,无奈的,我最不喜欢的结局,是一种倒退,希望最后不要落到这个下场
网址:生活方式设计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74147
相关内容
设计生活方式生活方式设计如何根据不同生活方式进行设计.pptx
软装设计,是生活方式的设计
设计生活——作为设计对象的生活方式
设计生活:作为设计对象的生活方式
家居设计,应是生活方式的设计
家具设计与生活方式
命题设计设计家具 — 设计一种生活方式.ppt
现代生活方式设计.doc
数字生活方式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