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如何修复文物?
3D打印技术可以用于修复损坏的艺术品,如雕塑和文物。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科技改变生活# #3D打印#

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革新,3D打印作为一种数字化快速成型技术在各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古文物修复或重建方面,3D打印技术正发挥着独特的技术魅力。
古代文物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历史最美的回馈之一。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古文物面临消逝与被野蛮修复的命运,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也为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和传承带来了阻碍。但随着3D打印技术及3D扫描技术发展,以数字化形式建立“文物数据档案”变成了可能。

基于数字化理念3D打印技术,能够将古代建筑文物转换成3D数字模型文件进行保存,为日后修复或重建提供数据支撑。
早在2014年,重庆大足石刻景区就已引入3D打印技术修复世界上最大的千手观音像。据大足文物保护工程中心副主任陈卉丽介绍:“通过3D激光扫描获得主尊数据,借助3D打印机按1:3的比例打印出模型,帮助我们科学修复主尊形态的残缺部位,包括头部的倾斜角度、眼部神态等,提供参考作用。”
相较传统手工铸模修复,3D打印文物模型为文物修复或重建提供精准的参考依据,同时也减少因高频次触碰文物造成的二次损坏,最大限度恢复文物艺术价值,以避免了人类的历史记忆被抹杀。
除了3D打印文物模型,3D打印技术还被博物馆用于对无法翻模或不适于翻模的文物进行复制及局部残缺文物的修复。但是由于受到打印材料种类、成本的限制,3D打印文物仅支持PLA、光敏树脂等材料,无法支持陶土、铜、铜锡、钛等材料。未来,随着3D打印产业链日益完善,3D打印与3D扫描技术在文物保护中将发挥更大的价值。
网址:3D打印如何修复文物?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74683
相关内容
3D打印技术:如何让古老文物重获新生?3D扫描助力文物修复丨散装文物如何重生?来看看来看看三星堆考古背后的3D科
3D打印技术在家庭维修中的应用
3D打印如何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
医疗3D打印技术
【创意无界,生活有型】3D打印如何打造我们的文创日常用品新风尚
高速3D生物打印机面世
3D打印个性化饰品
3D打印,这样走进我们的生活
蜡 3D 打印。可能吗?快速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