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评传
诗歌可以抒发情感,如杜甫的《春望》 #生活知识# #生活智慧# #文学#
内容简介 · · · · · ·
著名学者陈贻焮先生的力作,共三卷一百多万字,被公认为“当代杜诗学中的一座丰碑”。全书以杜诗编年为经,以同时代的历史记述与后代重要的杜诗注解为纬,以评带传,考、论相辅,既通脱恣肆又细针密线地为读者复原了杜甫高才大志、仁厚爱民却又颠沛流离、命途多舛的一生:其诗艺的精湛与精神的丰瞻如何在盛唐因安史之乱骤然衰败的历史危局中绽放光辉并绵延久远,成为一代诗圣。
诚如葛晓因先生所言:“(《杜甫评传》)尽可能设身处地,从理解一个人的角度出发,把古人还原成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中的人:像修复一个打碎了的古董花瓶那样,完整地展现作家的生活背景和时代风貌”,因而,本书既涉及了杜甫所遭逢的各种生活际遇、人事悲欢、政治动荡、百姓苦难,以及山川地貌和风俗世态;也大量铺陈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性情面相和体己达物。杜甫用诗歌承载的个人、时代与历史,作者将其完整、细腻且活泼泼地翻译和诠释了出...
(展开全部)
著名学者陈贻焮先生的力作,共三卷一百多万字,被公认为“当代杜诗学中的一座丰碑”。全书以杜诗编年为经,以同时代的历史记述与后代重要的杜诗注解为纬,以评带传,考、论相辅,既通脱恣肆又细针密线地为读者复原了杜甫高才大志、仁厚爱民却又颠沛流离、命途多舛的一生:其诗艺的精湛与精神的丰瞻如何在盛唐因安史之乱骤然衰败的历史危局中绽放光辉并绵延久远,成为一代诗圣。
诚如葛晓因先生所言:“(《杜甫评传》)尽可能设身处地,从理解一个人的角度出发,把古人还原成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中的人:像修复一个打碎了的古董花瓶那样,完整地展现作家的生活背景和时代风貌”,因而,本书既涉及了杜甫所遭逢的各种生活际遇、人事悲欢、政治动荡、百姓苦难,以及山川地貌和风俗世态;也大量铺陈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性情面相和体己达物。杜甫用诗歌承载的个人、时代与历史,作者将其完整、细腻且活泼泼地翻译和诠释了出来,如一部以杜甫为主人翁全景书写大唐由盛转衰的史诗,可谓长歌当哭、荡气回肠。
杜甫评传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陈贻焮(1924-2000),字一新,湖南省新宁县人。194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先修班,次年入中文系,1953年夏毕业,留系任教,并随林庚先生进修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1983年任教授,1986年任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诗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王维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
积毕生之力创作《杜甫评传》上、中、下三卷,于1982年和1988年出版,为20世纪杜甫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典范之作;著有《唐诗论丛》《论诗杂著》,选编《王维诗选》《孟浩然诗选》等,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等,参编《中国小说史》《中国历代诗歌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等;古典诗词创作有很高造诣,作品结集为《梅棣盦诗词集》。
目录 · · · · · ·
上 卷
序一 林庚
序二 傅璇琮
作者自识
· · · · · · (更多)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陶渊明和杜甫,情况有异,成就各别。将他们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只是想说明这样一点意思:封建时代那些出身于没落世家的“飘零子弟”,由于家庭教育、家族观念等原因,为了“重振家声”,为了自己的出路,往往会转向他们著名的祖先乞求精神上的支持力量,若明若暗地形成自己的大理想、大抱负;这些理想和抱负,即使在当时多少含有一些进步因素,但大多是抽象的、朦胧不清的,而且最终也离不开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世俗考虑;不过这些大理想、大抱负也有促使人们开阔眼界,注意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的作用,随着他们的日益深人现实,经历了种种磨炼,对那些有识之士来说,有可能在他们理想幻灭、抱负落空之后,得到并非他们梦寐以求的别种成就。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杜甫和陶渊明在人生道路上的得失就是明证。 (查看原文) 杜甫繼承家學,為應試練就了高超的詩賦寫作能力,而終莫能售,失望之餘,只有將“奉儒守官”、維持“未墮素業”的希望寄託于他所偏愛的二兒子宗武了。他給宗武的教訓中最重要的有這麼三句話:“應須飽經術”(《又示宗武》)、“詩是吾家事”、“熟精《文選》理”(《宗武生日》)。第一句除指一般意義的“奉儒”,讀者可別忘了考進士是要填帖經的啊!第二句主要為杜審言的詩文成就自豪,也有自負意,希望小子能繼承他家這一傳統專業。第三句,是說要想寫好詩賦,唯一訣竅是精通《文選》。這是他的經驗之談,也是時人風尚。這三句話,如果僅僅理解為只不過在勉勵兒子熟讀經書,搞好創作,做個通儒和詩人,恐怕不完全符合像杜甫這樣的父親的心意。這是在苦口婆心地教導兒子要按照乃祖乃父的路數,從小為應試練好過硬的本領。 (查看原文)>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当代学术(共40册), 这套丛书还有 《乡族与国家》《第一哲学的支点》《拓跋史探》《三松堂自序》《晚清的士人与世相》 等 。
喜欢读"杜甫评传"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26.99元

40.00元

38.90元

69.99元

79.00元
喜欢读"杜甫评传"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要写书评杜甫评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 条 )

得失寸心知
此书体例上的特点,正如葛晓音教授的跋所言,上卷与中下卷有明显的区别。上卷自壮游时期始,历经旅食长安时期、辗转兵燹时期、任职凤翔、长安和华州时期、最后止于杜甫自华州弃官入秦。这段时间,杜甫生活的环境和他本人的经历都与中央政权联系紧密,因此评传便采用了水墨画大... (展开)

【转】黄琪:学识、才情与心曲——陈贻焮先生的《杜甫评传》
【作者简介】黄琪,女,1989年生于重庆开州。2007年获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学位,2011年保送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直博生,并于2016年获古代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湖南大学文学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唐代诗学、中国古代文体学。已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北京大学学报》等... (展开)

正在看
作者的学问,扎扎实实,细致彻底。书的内容极为丰富,不仅是杜甫传,几乎是整个时代的写照,一个小典故可以有数页的解释。当然这样就难免枝蔓繁多,如果想读快书,就不推荐这一本了。我是拿来当下饭书,每天美美地读上几段,只希望永远也不要看完才好。 (展开)

洋溢感情的杜甫传记
封面蒋兆和所作的杜甫像让我一看就忍不住热泪盈眶,这是一个多么“沉郁顿挫”的形象,怅望千秋,忧国忧民。 与李白、李贺等生而为诗、为诗而生不同,杜甫的诗是与他的生命历程、伟大心灵分不开的。陈贻焮教授用饱含热情的笔法,向我们展示了老杜一生的心路与诗路。百万字的巨... (展开)

让老师更伟大
关于这部书的记录 去年(2021)看杜诗时才知道陈一新(1924-2000)老先生的这部巨著,但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两个版本皆已售罄,旧书定价奇高,买不起,也不想买。不太明白旧书定那么高的价是给谁的,谁会买呢?从图书馆借了三大册,因为疫情的关系,在我手上呆了几个月,从头到尾... (展开)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历时三个半月完成了今年的第一堂语文课——读完这套陈贻焮先生耗时五年手写而成的百万字巨著。杜甫的诗句自此带上了时代的背景、个人情绪的血泪,不再只是静止于平面上的铅字。 青年时期李林甫作梗断绝了施展才华的机会,那个时代也使得杜甫的好友李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从“我... (展开)

图书馆员看书 | 《杜甫评传》:历史中的某个人
一月,新年伊始,又是岁终年末,这样新旧同时发生的时间感受,只有现代中国人才能享有。这个时间是冲突、晦涩的,似乎充满某种隐喻,弥漫着混乱的气息。 读三卷本《杜甫评传》,上卷刚到一半,内容上追其先祖,下至杜甫与李白告别,至长安投延恩匦进三大赋,得玄宗“奇之,使待... (展开)

高歌激宇宙,凡百慎失坠
——《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诗中杜甫对学子的寄语,望年轻人不要让文学没落 终于读完了这本大部头,几乎将近一年时间,读完前半部分几乎忘掉了,只是对于杜甫的一生以及他的大多作品有了具化的印象。这本书可以成为杜诗研究的集大成者,根据时间线对历史背景,杜甫的生命历... (展开)

杜甫:把诗歌过成日子的人
历经数月,利用睡前饭后的碎片时间,终于把#陈贻焮#三大册《杜甫评传》卒卷一过。掩卷冥思,脑海中至今依然一片莽苍混沌。这是一部百万字的专著,作者是学院派杜诗研究的著名专家,历时五年而成是书,其心志规模可以想见。不敢说读书报告,只能分享几条感性的印象。 01 海量烂... (展开)

我读了3个月。才读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图书结构 我本来想看杜甫的传记,这本书主要内容还是诗评。但其实他的诗就是他最客观的传记了,杜甫是一个那么写实又有才华的作者。 上卷和中下卷行文方式不太一样,以离开华州去秦州为分界线。上卷时间段是712-759年,作者通过史书、友人和杜甫的诗、晚年回忆来勾绘他的行... (展开)
> 更多书评 19篇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论坛 · · · · · ·
出二手 来自676990929315 2025-09-18 13:04:02 这本跟杜甫传 哪本更好一点 来自守夜人 1 回应 2024-11-05 15:55:17 大概什么时候能出啊 来自无异议 23 回应 2023-03-28 12:59:04 我有新的 来自茜茜公主 1 回应 2022-05-14 23:38:29网址:杜甫评传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74692
相关内容
《杜甫评传》陆俨少《杜甫诗意》画作赏析:传世之作的艺术魅力
《日暮》杜甫:夔州秋夜,寄情于自然与家国
景凯旋:杜甫给生活的日常性,赋予了永恒和普遍的意义
杜甫评传 全三册 陈贻焮 编年为经注解为纬 以诗圣人生经历讲唐朝衰败之事 古典人物传记诗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正版书籍
杜甫的《春望》竟然藏着这样的生活哲理
巩义市杜甫路街道安康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书单推荐:杜甫诗圣的另一面——安史之乱后的日常生活与家庭诗歌艺术
诗意生活_跟随杜甫的《春望》去探索未知
巩义市杜甫路街道安康社区开展跳蚤市场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