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进行自我调适?如何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
学习如何应对压力,提高抗压能力是自我照顾的重要部分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生活技能教育# #自我照顾能力#
随着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人才的要求更加全面,对学校和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完成学校的日常工作,处理好各种突发状况。除做好本职工作外,教师还要承担家庭责任,工作压力的增大,使平衡工作与生活的难度大大提升。
今年7月,河南洛阳35岁女教师张老师,在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罹患抑郁症,最终选择了携女自杀,消息令人心痛,也发人深省。当外部条件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时,教师自身的抗压能力、自我调适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许多教师往往一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却忽视了对自己的关心与调适,甚至认为否认压力的存在是让自己保持好状态的方法,导致自己长期处于压抑的状态最终影响了身心健康。
9月21日上午,“三大步”优秀实验校联盟微信群进行了以“教师的自我调适”为主题的讨论,老师们各抒己见,对于怎样调整状态、舒缓压力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们的精彩发言吧!
学校领导表示,为了缓解老师的压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在与老师们进行日常工作交流时,缓和态度、注意语气。更关心老师们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多了解他们的顾虑与疑惑。
(2)经常表达自己对老师们工作压力大的体谅,多认可老师们的工作态度与成果,多对老师们进行鼓励。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老师们组织多样的活动、多分享积极的讯息。
(4)提升自身的自我调适意识,并帮助老师们意识到自我调适的重要性,同时用自身的良好状态感染和影响其他老师。
经过老师们的集思广益,总结出了如下建议:
(1)定期梳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花一些时间来进行梳理,会让自己思路更清晰,更有条理,或许会豁然开朗。
(2)调整心态:正确认识和定位自己,将压力和挑战视为动力与机遇,瓶颈是帮助自己实现超越的良好契机。杞人忧天既不会推动问题的解决,也不会让自己变得更好,只会增加自身的心理负担、影响身心健康。培养积极的心态和思维,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积极应对、自我提升,压力和困难会在我们的眼中变得越来越渺小。
(3)转移注意:很多时候情绪紧张、过分忧虑其实是对自己担心的部分过于关注,越关注越紧张、越紧张越关注,形成了恶性循环。在发现自己紧张焦虑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让自己转变行动方式、变换所处环境等,会让情绪逐渐转化为另一种状态。
(4)增加沟通:老师们的工作环境、相处对象相对较为固定和单一,很容易造成交际范围的狭小。当出现心理压力大、情绪紧张等问题时,可以跳脱出当下的环境,与朋友、家人谈谈心。必要的倾诉和放松,会充分释放心理的负能量,让积极力量引领自己乐观向上。
(5)恰当释压:运动、唱歌、练字等形式,都能够帮助人们减轻压力,改善自身状态。当感觉自己面临较大压力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减轻和释放压力,也可以选择多种形式交替进行。
(6)关注积极的方面:考虑问题、认识事物时,在客观辩证的基础上,更多关注积极的方面,在生活中,更加关注好的、开心的事情。可以通过每天记录开心的事来强化自己积极的思维,可借助如3 good things等手机APP进行每天的记录。
我们将在本学期推出一系列主题讨论,
期待您的关注!
网址:教师如何进行自我调适?如何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76852
相关内容
教师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如何提升自己的抗压能力?
怎样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
董栗序老师:如何进行压力管理 如何增强抗压能力
高校教师心理压力的自我心理调适
教师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什么是抗压能力?如何判断自己的抗压能力?
如何提高我们的抗压能力
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如何在工作中提高抗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