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百变情绪”儿童情绪管理小组 | 社工案例计划
'情绪稳定计划': 设定并遵循个人的情绪管理策略 #生活技巧# #情绪管理技巧# #情绪管理案例#
作者 | 郭文娟
单位 | 信阳市祥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李家寨镇民政服务站
一、小组基本情况
(一)小组背景
通过社会工作者平时与青少年儿童的接触,了解到目前部分青少年儿童情绪管理能力较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很小的挫折就容易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不知道如何调节与宣泄自己负面的情绪,同时在遇到一些诱发事件时不能够恰当地面对与处理,总带着一种悲观的心态与不合理的信念看待自我与他人。
青少年时期是情绪相当不稳定的一个阶段,积极正向的情绪能促进个人心理功能的表现,消极负向的情绪则会影响其学习生活与健康,社工通过了解青少年的情绪发展特征与主要的情绪状态,进而协助他们认识到自身存在的情绪问题,学会接纳并面对自己的情绪,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管理和调节不良情绪,增强在未来学习生活中的自信心。
(二)小组基本信息
1.小组名称:“我的百变情绪”儿童情绪管理小组
2.活动对象:辖区内青少年儿童
3.参与人数:22
4.小组组员招募方法:社区招募,教师推荐
二、小组目标
(一)总目标
(二)具体目标
1.通过小组,让组员了解情绪的基本知识。
3.通过小组,学习控制不良情绪,学习探索控制情绪的方法。
三、理论依据
在情绪 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对这件事的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也就是说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一件事情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对这件事所产生的错误看法直接引起的。
因此在小组中社工将会通过引导组员建立理性信念,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改变对问题的原有看法,以此来避免或舒缓消极情绪。
社会工作精选好书,快快拿下↓↓↓
四、小组活动计划
单元(节)次
单元(节)名称
单元(节)目标
主要活动内容
1
我们是朋友
小组活动的组员相互熟悉,建立友谊,产生信任感。
社会工作小组中社会工作者介绍小组的必要性和目标,并进行自我介绍。小组成员自我介绍。
2
情绪ABC
小组成员初步了解情绪
通过ABC理论使小组成员初步了解生活中的情绪
3
情绪面对面
学习直面情绪,和身边的朋友表达情绪,分享故事,寻找非理性情绪,尝试找到解决办法
社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帮助小组成员认识生活中的非理性情绪,并共同探寻非理性情绪产生的原因
4
挑战非理性
学习辨别非理性信念,建立理性信念
5
天使和魔鬼
认识消极情绪,学习控制不良情绪,探索控制情绪的方法
组员交叉形成人结,规定不可以松手解开,由成员自行进行商量,越着急越无法解开时应如何做,在和朋友商量时如何理性的交谈,使双方都可以了解。
6
我的情绪我做主
引导组员回顾整个小组开展的历程,分享他的收获。
总结小组成员在小组中学习到的技能,寻找优点,增强小组成员的自信心,鼓励组员在离开小组后依然能够保持乐观心态,直面坏情绪,勇敢解决
五、小组活动过程
第一节:我们是朋友
社工向组员介绍自己,同时向组员介绍本次活动的目标以及主题,组员通过“开火车”的方式自我介绍,让组员自己讨论出大家遵守的小组契约,并由组员记录下来,社工与组员一同遵守。
为进一步拉近组员与社工之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社工带领组员进行了破冰游戏《你来演我来猜》。在游戏欢快轻松的氛围下,既让组员初步了解情绪的类别,又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初步建立了信任感。
第二节:情绪ABC
社工引导组员回忆上节小组内容并重温小组契约,并引出本节小组内容:情绪ABC。社工与组员进行暖身游戏“击鼓传花”,以音乐的暂停为结束,邀请拿到“花”的组员进行各种情绪表演。
接下来社工通过列举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为组员讲解情绪ABC理论,A代表的是发生的这件事,B代表的是你对这件事的看法,C代表的是你的情绪体验。组员明白了面对同样的一件事情,我们对事情的不同看法会影响到我们自身的情绪。通过社工列举多个案例,练习让组员找出非理性信念。
第三节:情绪面对面
社工带领组员回顾上一节的内容,重温情绪ABC理论并且引出本节小组内容。给予组员几分钟的时间,组员可以分享出近几天比较生气或者难过的事情,然后其他组员可以选刚才分享的故事中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场景,进行现场演绎:如果是我遇见这种事情会怎么做、会如何解决,如果难过的事情在我身上,我会如何调节。
当组员分享完或者演绎完,社工及时给予鼓励,并作出适当的引导,最后跟组员一起学习直面情绪,和身边的朋友表达情绪,分享故事,寻找非理性情绪,尝试找到解决办法。
第四节:挑战非理性
社工带领组员回顾上一节的内容,并且引出本节小组内容。通过游戏帮助小组成员学习辨别非理性信念,建立理性信念,同时让小组成员了解到非理性情绪带来的伤害,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融入同龄群体,能够与朋友、亲属友好相处。
第五节:天使和魔鬼
社工带领组员回顾上节的内容,重温非理性情绪,怎么控制非理性情绪,并且引出本节小组内容。好的情绪像天使,不好的情绪像魔鬼。社工通过案例与组员分享认识消极情绪,学习控制不良情绪,探索控制情绪的方法。
第六节:我的情绪我做主
社工跟组员一起回顾了前面几节小组内容。给每个组员发一张纸,思考自己面对不良情绪及好情绪时的不同做法并写下来,鼓励组员在小组结束后依然能够保持乐观心态,直面坏情绪,勇敢解决,通过小组学习到知识得到改变。
六、成效及评估
在小组活动初期,由于小组成员对于小组尚不熟悉,因此参与程度不高,在分享环节容易出现沉默的现象。社工在面对此情况时,积极鼓励小组成员,通过穿插游戏,激发小组成员的积极性,能够与小组成员尽快熟悉起来,从而提高小组成员的参与程度。
在面对沉默现象时,社工通过随机抽签,或按顺序轮流分享的方式,打破沉默,鼓励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看法。
在成员的分享环节,社工能够做到积极倾听,及时回应小组成员的分享。在小组活动中期,小组成员对于不良情绪的应对方式不了解,在分享自己不开心的事情时,不知如何应对。社工通过运用ABC情绪理论,带领小组成员一同寻找引发问题的原因,并一起寻找解决措施。
通过小组活动的开展,组员学习了ABC情绪理论,组员们表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情绪问题,通过学习控制不良情绪,能够接纳和合理的调节自己的情绪,组员们表示收获满满。
七、专业反思
1.在小组前期招募时,需要将招募条件与小组主要情况表述清楚,以便参与者对小组有所了解,同时能够方便后续小组成员的筛选。
2.在小组活动的分享环节,需要提前考虑到小组成员的积极性问题,采取合适的方式让每位小组成员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避免沉默的现象,防止忽略到小组成员,调动所有组员的积极性。
3.在游戏设计上,需要结合小组成员的年龄段,设计符合小组成员兴趣的游戏,能够让小组成员理解游戏规则,从而更有参与感。
4.在未来的活动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活动的策划和细节设计,确保活动内容的连贯性和趣味性。同时,我们还需要根据组员的需求和兴趣进行定制化设计,以满足她们的个性化需求。
开展活动时,冷场?混乱?…
如何成为小组/团体/活动带领高手?
超人气社工实务“小组带领技巧训练营”
学员亲测好评!
社工、老师、团队主管及团体辅导者首选
学习模式升级,自主解锁课程
随到随学,扫码加入
↓↓↓
【社工客书屋】
收录社工精品好书
↓↓↓
【社工客线上课堂】
收录社工精选好课
↓↓↓
网址:“我的百变情绪”儿童情绪管理小组 | 社工案例计划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77482
相关内容
做自己的“情绪小管家”儿童情绪管理小组 | 社工案例计划“情绪魔法师”残疾人情绪管理小组 | 社工案例计划
“情绪魔法师”青少年情绪管理成长小组 | 案例计划计划
人际需求理论在青少年情绪管理小组中的应用 | 社工案例计划
“摆脱坏情绪,生活多有趣”青少年情绪管理小组 | 社工案例计划
幼儿园儿童情绪管理教育方案.docx
青少年“情绪管理”小组怎么做?(案例版) | 社工课
中山市小学生儿童情绪管理班
“我是情绪小主人” ——小组工作介入社区青少年情绪管理
岁儿童的情绪认知与管理指南.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