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周泳铮同学将珍爱的《昆虫世界》郑重放入社区捐书箱,西城区菜园北里社区“旧书新知·漂流悦读”活动迎来了第三年序章。这项持续深耕的青少年阅读工程,正以“旧书循环+深度共读”双引擎模式,为社区青少年织就一张浸润书香的成长网络。
漂流书架:
循环生态激活阅读资源
走进社区图书室,“漂流图书悦读汇”的书架上,300余册盖着专属印章的图书无声述说着共享故事。三年来,这些由6-18岁青少年捐赠的闲置书籍,通过创新的“积分换阅”机制持续流转,累计借阅超百人次。“很多家庭图书闲置又舍不得丢弃,”社区负责人指出,“漂流机制既破解资源浪费难题,更让孩子在‘给予的快乐’与‘发现的惊喜‘中理解共享价值。”
书架背后藏着精细运营:社区通过记录捐书纪念册上的“愿望书单”,采用“群众点单”模式购置新书;图书按童话绘本、科普读物等分类陈列,确保适龄匹配。有的家长感慨:“孩子用旧书换到心仪的书系,这种可持续阅读模式比单次活动更有生命力。”
深度共读:
多维课堂厚植家国情怀
与图书漂流并行的“旧书新知”主题课堂,将阅读升华为文化传承的现场教学,涵盖自然科学历史文化、红色教育等内容。
自然课堂上,活动借“咖啡豆漂流记”开启环球生态之旅,从热带雨林到都市生活,在咖啡香气中播撒探索种子;文脉课堂上,以“穿越中轴线”立体研学,通过共读《打开北京中轴线》、手绘历史卷轴,在斗拱飞檐间解码古都千年智慧。最震撼人心的是当属红色课堂,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社区通过《鸡毛信》《地道战》围读会,让烽火岁月里的少年担当点燃爱国情怀。
文明新景:
书香社区照见治理创新
这场持续三年的阅读实验,已沉淀为基层文化治理的鲜活样本。社区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主题,倡导孩子们在阅读中感受自然科学、历史文化,去感受人生真谛和大千世界,旧书流通率不断提升,青少年人均阅读量逐步增长;“捐书-换书-共读”闭环形成,居民自主策划“好书推荐会”;抗战故事会延伸出“小小红色讲解员”队伍,中轴线研学带动家庭周末文化行走。
“漂流的不只是书籍,更是文明火种。”社区负责人强调。随着新一年活动启动,菜园北里正将经验转化为长效机制,让书香从社区角落飘向更广阔的天地。
转自:北京牛街
来源: 首都新闻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