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通用设计理念的空巢老年人生活辅助用品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5-10-21 13:20

老年人用品设计: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和使用便利性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生活美学设计# #生活用品设计#

1、基于通用设计理念的空巢老年人生活辅助用品设计研宄摘要:老年人口数量正以惊人的速度攀升,老龄化社会 大势所趋。“空巢”家庭已成为一种严峻的社会现象, 空巢老人逐渐成为一类群体。空巢老人身边没有子女 等亲人照顾,日常生活需要自理。生理老化给他们带 来了生活困扰,多重情感疏离更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 担,生活现状并不乐观。市场上为老年人设计的产品 越来越多,但大多集中于物质层面,很少关注老年人 情感体验层面,而这一层面恰好是空巢老人急需的种 体验,同时也很容易被忽视。勿把空巢老人看作是一个特殊群体而孤立对待, 而要用一种包容和关爱的心态,试图让每一位空巢老 人以通用的方式来公平地使用老年产品,这也正是体

2、 现出了通用设计的核心理念一可以被尽可能多的人最 好是所有人使用。关键词:老龄化空巢老人通用设计生活辅助用品中国分类号:tb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6-0047-04据2011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所统 计的近五年的数据显示,从2007年至2011年,我国 老年人口的数量增长迅猛,占人口总数的比例一路飘 升。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3亿。目前我国己 经成为了世界上唯_个老龄人口过亿的国家,而且 增长速度惊人。按照国际的标准来看,如果一个国家 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 10%,或是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数量占总人口数

3、量 的7%,这个国家或地区就被称为老年型国家或老年型 地区,如果超过了 14%,就被称为老年型社会。通过 以上数据的解读,充分说明了我国已经真正意义上进 入了老龄化社会,老龄化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亟待解 决。世界银行对我国与国际上其他发达国家的老龄化 问题比较后统计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 总量为117亿人,占全部人口比重的8.7%,高于世界 0.9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总量超过美国、日本和俄罗斯 三个国家之和的近30%。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 老年人口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老龄化的速度也有所 加快,在老龄化中,高龄人口也居高不下。同时我国 的老龄化有四个特点,分别是独子高龄化、高龄病残

4、 化、老年空巢化和空巢孤独化。这将给我国老龄化社 会带来双重的挑战与考验,也给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带 来了不曾经历的、老龄化社会所特有的困难和问题。一空巢老人日益增多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及家庭结构的改变,子女与父 母分住的家庭越来越多,空巢家庭慢慢浮出水面。来 自民政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 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 空巢家庭已经成为我国老年人家庭模式的主要形式, 也渐渐成为了一种独立的家庭类型。预计到2030年, 我国的老年人家庭将真正转化为“空巢化”。与其他国 家相比,“空巢家庭”在发达国家出现得比较早,现在 已经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了,发达国家中老年人与子女

5、 同住的只占10%至30%。而在我国,城市和乡镇的独 居老人已经超过50%,部分大中型城市已经达到了 70%,可见空巢老人的数量迅速增加,所占比例己居 前列。由于空巢老人不断增多,由空巢所引发的一系 列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例如空巢老年人的健康保障、 人身安全、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经济供养等方面的 问题。这些问题从传统理念上来看,使老年人原本该 有的“儿孙满堂”变成了 “独守空房”。虽然这一现象是家庭生命周期中不可避免的一个时期,也是社会发 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但空巢老人数量的骡增,已成为 了一个社会性的且不容忽视的问题。在生活方式如此便捷的今天,每个人都在尽量提 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家庭结构改变也

6、对养老问题提出 了更高要求,但是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却并不乐观。 他们常年处于独居的生活模式,生活较为单一,又加 之年龄增大、体力减弱,慢慢脱离了劳动生产,交友 和活动范围变得更加狭窄。他们虽然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安享晚年,但孤独和寂寞充斥着他们的生活,他 们没有了生活目标,也没有了精神支撑。身体较差的 空巢老人因无人照料,生活将变得更加困难,严重影 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便捷和丰富的物质生活固然美 好,但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和弊端,人与人之间的情 感交流渐渐丧失,空巢老人不能享受到自己子女最直 接最亲切的关怀和照料,在社会中也渐渐失去了自信, 产生了自卑的心理,精神上的寂寞和空虚对他们来说 是一种更大

7、的伤害。近几年,老年产品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许多设 计师将产品不断地细分以寻求创新点,不少商家和企 业也正是看好老年人这一特殊而庞大的群体,进军老 年市场。目前市面上的老年产品,不论是大型家电类 还是小型的测量仪器,都标榜着“为老年人设计”,但 仔细比较这些产品就可以看出,许多产品无非是将现 有的产品进行了简单化处理,让它能符合普通消费者 心中的老年人产品的标准,并没有真正地调研和了解 老年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老年人往往只能被动 地接受市面上已有的产品。那些所谓的“为老年人而 设计”的产品其实是在市场需求下催生出来的,并没 有真正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来设计。二通用设计的理论基础美国的pulos

8、教授说:“设计的目的既不是盈利, 也不是膨胀设计师的荣耀,而是尽力以文明的设计服 务人类的需求与期望。”正如其所说,好的设计应是尽 力服务和满足人类的需求的。世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 数字化与信息化技术的普及,让我们生活中的产品越 来越高科技。加之当前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老龄者 骤增,老年人的各种问题成为了社会的焦点,老年群 体的需求也渐渐增多,因此,设计老年产品就成为了 众多设计师们主要的研宄内容和方向。2.1通用设计在日常生活,我们普遍使用的各式各样的产品, 都是以单一的规格作为设计基准而设计的。这些产品 大多数是在使用者条件设定不清楚的状况下进行设计和开发的,如使用者的身同、手掌大小、握力

9、等身体 或心理状况。在产品开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设计师 考虑各式各样不同的使用者族群以及将其生活方式纳 入考量范围并且重视,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来看问题, 让设计的产品能适合更加多样化的生活形态需求,创 造出更高的价值,其精神和意义概括为“以人本主义 精神为基础的全方位设计”。通用设计的理念既可以作为一种指导设计的思考方式和发展方向,又 可以作为一种通用方式,在设计所有产品和环境的时 候放考虑,更可理解为“方便所有使用者”的弹性设 计。通用设计不是工业设计的一种类型,而是指导和 影响产品设计过程的一种设计方法。以人本主义为设 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讲宄功能合理、灵活运用、信 息易懂、容忍误差等原则,

10、在这一理念中更加融入了 情感化研究。人们常常会将通用设计与无障碍设计作 比较,认为无障碍设计就是通用设计,因为在所有的 设计中,与通用设计最为接近的则是无障碍设计。但 到了今天,通用设计所体现的思想和理念已远远包含 了无障碍设计。通用设计的设计原则包括七项基本原则和三项附 则,其中七大原则分别为公平使用性、使用灵活性、 简单直观的使用、可感知的信息、容错性、操作的轻便性、使用的尺寸和空间适当。主要目的是为设计相 关的领域提供一些指导性原则,并进行有效的通用设 计实践,诸如现代产品、公共环境空间、信息通讯等 领域。日本结合本国的国情,引入了通用设计的理念 并使其在日本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介于一些实

11、际问题 中产生的各种因素,以及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重, 日本在通用设计的基本原则上又附加了三项原则,即 可长久使用,具有经济性;品质优良且美观;对人体 及环境无害。2.2通用设计体现的设计观念可及性在词典里的解释是可能达到或可以达到的 意思。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尤其是老年期,都会因 自身原因使很多事情力所不及,但通用设计这一理论 的出现,使“力所不及”的事情最大限度地变成了“可 及”,可及性在通用设计中可谓是必不可少的。可及性 后来演化成了一种设计理念,被命名为可及性设计, 指残疾人或老年人在建筑环境中可以容易接近和达到, 它满足了残疾人士在公共环境中进出便利的需求,是 专门为残疾人或老年人

12、的需求而做的设计。“关爱”是通用设计的关键。顾及使用者的心理 感受,重视心理关爱,通过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给人 以平等的感受。为了使通用设计中的“心理关爱”更加突出,通用设计中必定体现关爱设计。关爱设计主 要是通过设计满足人们的不同层次心理需要,重点是 关注人们的心理层面。易用性,即“好用、容易用”,代表了一种产品的 品质属性,可以评估出用户能否简单快捷的操作一个 产品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广大的消费群体而言, 一件产品是否具有易用性是影响他们购买、使用产品 的直接因素。据调查,在众多产品的优点中,易用性 的重要度稳居前三名。这也恰恰是通用设计原则中“简 单、直观的使用”的体现。设计所面对的对象

13、是人, 在通用设计中的设计对象则是“所有人”,易用性是通 用设计最为基本的特性。普适性指某一事物,特别是观念、制度和规律等, 比较普遍地适用于同类对象或事物的性质。事物的普 适性源自于事物的共性和规律。而普适设计的目的则 是创造尽可能多环境的建筑、场所及细部,为人们一 生中各种不同的处境提供支持和服务。普适设计与全 民设计相类似,与通用设计的思想最为接近,是指无 需改良或特别设计就能为所有人使用的产品、环境及 通讯。它所传达的思想是,如果产品等能被功能残障 者使用,就更能被所有的人使用。三空巢老人及其生活行为特征3.1空巢老人的界定及分类我国从古至今对于家庭的观念十分崇尚,家对于 每一个中国人

14、来说都十分重要,这也是我们民族传统 的观念,主张家庭成员不分离。美国的一位学者p.c. 格里克最早提出家庭生命周期理,他于1947年从人口 学角度将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了六个阶段,包括形成、 扩展、稳定、收缩、空巢与解体。而到了空巢阶段, 家庭的代际关系就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在居住上,子 女和父母开始慢慢分离。我国最先提出空巢家庭这一 观念的是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的蔡文媚教授。因此, 空巢家庭的出现也意味着一个新群体的出现,即空巢 老人。空巢老人,指那些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 其中既包括无子女的老人,也包括与子女分开居住的 老人。可按照居住形式、年龄、身体的健康程度对其 进行分类:从居住形式上

15、可以分为夫妇偶居的空巢老 人和孤老独居的空巢老人;按年龄可将60-79岁的空 巢老人称为低龄空巢老人,将8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称 为高龄空巢老人;按照身体健康程度可分为健康型空 巢老人和患病型空巢老人。同时,考虑到空巢的程度 及其产生的影响,叉可将子女都在国外或外地,或无 子女的老人定义为绝对空巢;与子女在同一城市,但不在一起吃住的老人定义为相对空巢。3.2空巢老人身心特征及需求身体的好坏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健康的 身体也是老年人安度晚年的重要保障。随着年龄的增 大,低龄空巢老人和高龄空巢老人都面临着身体形态 的变化和身体各个器官功能的衰退。这是一种缓慢的 变化过程,主要包含形态、感知器官

16、功能的变化、人 体八大系统的变化和认知机能的变化。在变老的过程中,形态的老化是最为直观的。首 先是皮肤开始老化,变得松弛,皱纹增多;头发明显 脱落;身高和体重有了明显差异;肌肉与骨骼功能开 始降低。老年人感知器官功能的老化包括视力、听觉、 味觉、嗅觉和触觉等器官的退化;视力明显下,看近 处的东西会变得模糊,老花镜便成为他们随身必备的 物品之一;听力也随着年迈加大了患老年性耳背的几 率,有些老年人会选择佩戴助听器;一般老年人的味 觉功能下降比嗅觉明显,造成老年人的饮食偏清淡, 饭量也较少;触觉的精细程度也大不如前。除此之外,人体八大系统的变化也使老年人的身 体渐渐出现了疾病,包括运动系统、神经系

17、统、内分 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等,都大不如前。人体的八大系统应协调配合,其中有一个系统出现了问题,都不能使人体正常 运转和进行正常的活动。伴随着身体形态的改变,老 年人认知机能也出现了障碍。如记忆力明显减退、反 应能力迟钝、适应力逐渐减弱,思维能力也在衰退。 他们对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慢,往往不愿意接受 新的事物,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3.3空巢老人的生活方式大部分的城市空巢老人已经退休,社会活动慢慢 减少,他们的生活从忙碌变得清闲,从社会的主要力 量变成边缘成员.子女的缺失使他们感受到孤独的煎 熬。他们的生活变得简单,消费形式更加单一,除了 满足日常

18、生活所需,没有其他任何花费。尤其生病住 院的时候,会使空巢老人的经济陷入紧张状态。相对 于经济支持,生活照料无疑是城市空巢老人养老的重 要组成部分。由于他们没有子女或和子女长期分开居 住,完全享受不到子女带给他们的照顾。有配偶的空 巢老人可以相互照顾,而独身的空巢老人所有的生活 琐事只能依靠自己来完成。但随着他们年龄的增加, 他们的自理能力慢慢下降,一些高龄空巢老人和患病 的空巢老人根本无法自理,有的只能请钟点工来帮忙。在我国主要有两种养老模式,传统的家庭养老和 现在广为适用的社会养老。对比这两种养老模式,各自有其优缺点。家庭养老较为传统,也符合我国一直 以来的家庭观,大部分的老年人也习惯与在

19、自己的家 中安度晚年,这样不仅能使老年人有完整的归属感, 更能让他们产生最自然的幸福感。而社会养老却是顺 应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养老方式。 社会养老分为两个形式: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对于 这两种养老形式,老年人更能接受社区养老,因为社 区养老不仅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还可以使老年人群不完全离开自己的住所,就能享受 到相应的服务,特别适合身体较为健康的空巢老年人。 介于我国的养老模式的局限性,大多数的空巢老年人 还是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对于西方经济发达的国家来说,社会保障制度比 较完善,对于老年人的养老形式也积累了很多经验。 所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养老模式多以居家养老

20、和机构 养老为主。他们的老年人群更偏爱机构养老,因为西 方国家为机构养老的管理实行了分级管理。管理人员 会将老年群体按照身体健康状态、自理能力、社交能 力进行详细分类,主要分为自理型、半自理型和完全 不能自理型,而介于这三种类型之间的老年人群,会 进行更细致的分类,最终按照所分类别将他们送进不 同的管理机构。养老模式也在不断发展,近几年西方 国家叉不断出现了新的养老模式来辅助传统的养老模 式。如互助养老、旅游养老、以房养老、候乌式养老 等,这些新型养老模式的出现也为更多不同类型的老 年人提供了多种选择和服务。其中,互助养老和以房 养老的方式已经被西方许多国家的老年人所采纳。所 谓互助养老,就是

21、指将老人与家庭以外的人,在自愿 的基础上结合,相互照顾和支持,他们可以结伴而居, 拼家养老。这些模式在德国、瑞士、美国等地均有不 少人开始尝试,并获得了较好的评价。而以房养老则 是通过一定的金融机制,将房产蕴含的价值提前变现, 为老年人提供养老的资金,解决老年人养老的经济问 题。对于空巢老人来说,互助养老和旅游养老都是不 错的选择,不再遭受晚年无人照顾和陪伴的痛苦。因此,我国与西方国家相比较,其养老模式略微 单一,尤其是对于空巢老人,家庭养老并不适合。正 因为养老模式的不成熟,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空巢老 人的生活质量。3.4空巢老人的行为方式随着“银发事业”的发展,大量的老年产品充斥 着市场。许

22、多老年人面对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却开始 犹豫了o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许多产品的使 用都与传统的使用方式有所不同,例如一些智能的电子类产品,功能较庞大,多数老人不能自己独立使用。 大部分空巢老人由于不能向子女及亲人询问使用方法 及产品功能,导致他们不愿意接受新鲜的事物,不容 易接受新型的产品,故使用一些电子产品对于他们是 比较困难的。独居对其性格的影响巨大,年轻时性格开朗的人 有可能因为空巢却变得外向了,不愿主动与人交流, 习惯把自己封闭在家里,至于较熟悉和信任的朋友来 往。反之有一类空巢老人由于孤独感倍增,更需要关 怀,以至于性格特别外向,喜欢与人交流沟通,多数 时间喜欢在公园、小区或老年

23、人活动中心休闲娱乐, 不愿意回到冷清的家中。而在交往的过程中,大多数 空巢老人习惯于简单的聊天和散步,很少利用某种产 品而进行互动和交流。最常见和简单的通常是通过一 些健身娱乐项目来扩大交际范围。四空巢老人生活辅助用品的设计需求4.1生活辅助用品的概念和分类辅助在词典里的意思是辅佐帮助、协助,语出汉 书.成帝纪。生活用品则是指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品 的统称。辅助用品一词由“辅助器具”简化而来,辅 助器具是一种专业的说法,多是指残疾人的康复辅助 器具,在医疗领域使用较为广泛。辅助器具的功能性 极强,专门为功能障碍者设计和使用的,是他们保护、 支撑、训练、测量或替代身体功能和活动的一种仪器。随着人们

24、对于生活用品需求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的 产品在设计中融入了辅助器具的简单功能,渐渐使其 囊括的产品类别增多扩大。这种不具有专业技术限制 但又起到帮助和协助人们生活的产品便统称为生活辅 助用品。目前市面上专为老年人设计的生活辅助用品类别 越来越多,造型及功能也日益强大,所囊括的产品种 类范围较广,在文化用品、洗浴用品、家电类产品和 交通工具等产品中部可以使其具有辅助的特点,这些 产品可以是普通的日常生活用品,也可以是智能的、 电子的,现在发展到可穿戴设备。就市面上一些典型 的老年人生活辅助用品来看,按照功能的差异大致可 将其分为三类:个人护理辅助产品_拐杖、轮椅、电子血压计、 助听器、提醒药盒、

25、穿衣器等,主要功能是可作为患 病老人或高龄老人的代步工具或监测其身体情况;为 老年人出行提供便利;。电子通信辅助产品_老年人电话、老年人手机、 收音机、扩音器等,主要功能是方便老人与外界沟通。学习娱乐辅助产品_社区健身器械、益智类玩具、低视力用打字键盘,主要功能是以趣味性为主, 丰富生活。4.2生活辅助用品的发展趋势 生活辅助用品多半是老年人或残障人士才会购买 的,说到生活辅助用品的发展,这就与使用人群有着 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在当今物质丰富的社会中,大 多数的人们非常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质,而老年人也越 来越关注自己晚年的生活质量。与老年人相比,年轻 人会驾驶速度较快的摩托,老年人则会倾向于购买

26、助 力车,有些身体较好的老年人则会骑自行车健身,拐杖更是大多数老年朋友的生活助手因此,说到生活辅助用品,就会无形中想到与老年人有关的生 活用品。目前,老年人生活辅助用品的种类有很多, 如方便读数的体温计、助听器、带有放大镜的钢笔、 多功能拐杖、“助起”座椅等,甚至一些电子设备也有 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如老年人手机、手表等。这些 产品都不同程度关注着老年人等一些弱势群体的生活 从各个方面为他们提供便利与舒适。随着市场和经济 的不断发展,生活辅助用品不仅种类增多,样式新颖, 也越来越符合使用者的消费心理和接受度。因此,生 活辅助用品的市场和发展趋势前景较好。在西方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早已经步

27、入了老龄化社会,所以对中老年人对于产品的需求情况 十分了解和熟悉,在产品的设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 验。他们深知老龄产业是一个多元化的市场,有着无 限的潜力和商机。为此,西方一些国家为老年人提供 了全方位的服务,深入到了衣、食、住、行、用等各 个方面,同时还为老年人群进行了专门的销售模式和 产品设计,满足老年人群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对于我国来说,生活辅助用品的市场随着老龄化 社会的加剧逐渐被打开,市面上已经充斥着各式各样 的老年人生活用品。但从产品的品质来看,与欧美等 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随着社会经 济的发展,老龄化的加剧,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都逐 渐关注自己使用的产品,在不远的将来

28、,针对老年人 使用的生活辅助用品是有不小的市场潜力的。其发展 的趋势会越来越好,真正服务到老年群体和弱势群体。4.3空巢老人生活辅助用品设计特点随着空巢老人群体的壮大,社会对于空巢老人的 关注也越来越多,空巢老人不同于其他普通的老年人, 他们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也不同于常人,为空巢老 人设计产品更加需要关注其生理和心理层面的需求。 尤其需要从空巢老人的心理层面考虑产品的设计特征。 针对空巢老人而设计的生活辅助用品种类相对较少, 市面上已有的产品从设计角度来说,并没有考虑到空 巢老人的专属特性。根据对生活辅助用品调研的结果 以及对空巢老人特性的种种分析,作者特意针对空巢 老人群体总结出生活辅助用

29、品的设计特点,即安全、 包容、趣味、经济耐用。4.3.1使用安全性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的衰退,其视力、听觉、反 应能力及行动能力都比较迟钝,因而在使用产品的过 程中也会遇到相对较多的问题,若是误操作而导致的 自身伤害,是得不偿失的。面对空巢老人这类群体, 更应将安全性列为首要考虑的问题。空巢老人通常没 有子女的照料,在自己独立使用产品的时候很容易出 现误操作或误伤,因此设计师在为空巢老人设计产品 时必须要为其在使用产品的时候留下反应的时间和挽 回的余地,尽量确保空巢老人在使用产品时的安全性。在一个产品中,其安全性尤为重要,因此在设计 该产品时首先应结构合理,考虑整体造型应光滑平整, 避免出现尖锐

30、的角,从而减少产品潜在的危险;其次 要将产品的操作步骤降低,尽量使其简洁,让使用者 操作简单,容易辨识;尤其在产品的开关设置上,应 设计明显的提7k音或指7k灯,提高产品的容错能力; 最后在产品材料的选择上,应选择低碳环保节能的材 料,因为材料是使用者用皮肤直接接触的,其好坏直 接影响身体的健康。4.3.2体现包容性包容性,兼收并蓄、求同存异。空巢老人不同于 普通老年人,他们内心很脆弱,害怕接受新鲜的事物, 对新鲜事物充满惶恐,没有子女亲人在身边,很难融 入外界环境,容易和外界环境脱节。因此在为空巢老 人设计产品时要尤其注重产品的包容性,接纳并接受 空巢老人的弱点,从空巢老人的需求角度为其设计, 让他们的情感得到慰藉,处处体现人性的关怀。在设计辅助用品时也应充分考虑使用者各个部位 的使用感受,使其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舒适和易用。在 针对空巢老人设计生活辅助用品时,可加入人工提示 音,让使用者更加放心和安心地使用该产品;其次要 注意符合使用者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让他们在使 用产品的时候不会产生陌生感,与他们平时熟悉的家 电使用方式类似,减少学习的次数,容易上手;最后 使产品操作界面的按钮减少,增强可视化功能,尽量 简单易懂,充满人性化。4.3.3增强趣味性空巢老人的生活单调乏味,虽有很多闲暇时光, 但利用率极低,他们希望能像其他普通老年人一样生活

网址:基于通用设计理念的空巢老年人生活辅助用品设计研究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78163

相关内容

基于通用设计理念的空巢老年人生活辅助用品设计研究.doc
基于智能化系统的空巢老人卧室环境设计研究
基于通用设计理念的厨房环境设计研究
基于老龄友好的老年人助行器设计研究
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智能化产品设计研究
基于感性设计思维的老年人生活助手产品设计研究
基于情境构建法的老年人助行器设计研究
基于智能化系统的空巢老人厨房环境设计
基于用户体验的老年人出行工具设计研究.pptx
基于慢生活理念的家具产品设计研究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