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养老服务:科技赋能+温情守护,绘就老年友好生活图景

发布时间:2025-10-21 13:20

智慧养老通过科技手段,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服务水平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智慧城市#

近日,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布 2025年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典型案例,南宁市民政局报送的案例成功入选,成为各地借鉴的范本。10月16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实地探访南宁养老服务场景,从智能设备的精准守护到上门服务的细致关怀,切身感受到这座城市为老年人编织的温暖保障网。

智能设施织密安全网

下午3时,西乡塘区鲁班社区城市养老服务中心内,多款智能设备成为老人安全的 “隐形卫士”。工作人员介绍,除了 “跌倒守护仪” 和 “SOS 紧急报警装置”,中心还配备了 “呼睡管家”,能24小时监测老人心跳、呼吸等生命体征,数据异常时自动预警,让家属和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掌握情况。

就拿“跌倒守护仪” 来说,它针对老人易跌倒的痛点,通过精准的感应技术,实时监测老人的行动状态。若老人不慎摔倒,仪器能在第一时间察觉,并迅速将摔倒信息通报给家属和社区工作人员,有效避免因摔倒后无人及时发现而导致的严重后果。


社区城市养老服务中心内设有智能守护设备

不少家属表示:“有这些设备在,就相当于有个‘机器人管家’24 小时帮忙看着老人,我们在外工作也能更放心。”

像鲁班社区这样的城市养老服务中心,只是南宁织密养老服务网络的一个案例。截至2025年9月,南宁市累计完成新建县级300~500张床位的公办示范性养老福利机构13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5个,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63个、覆盖率达61.8%。

上门服务破解生活难题

除了智能守护,南宁市还通过丰富服务供给,解决老人日常照料痛点。10月16日下午,记者跟随服务团队走访西乡塘区、江南区,见证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暖心过程。


护理员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

在西乡塘区边阳街居民楼,两名护理员带着防滑垫、专用助浴椅等设备,为77岁的林永强老人提供助浴服务。林永强中风后10余年病情4次复发,长期卧床,洗浴成了家庭难题。

助浴前,护理员用体温枪、血压计、血氧仪为老人做健康评估,确认体征平稳后,才小心将其移至助浴椅推入浴室。“老人有受伤和骨折史,这些部位会重点保护,避免二次伤害。” 护理员一边轻柔擦拭,一边解释。

“护理员还会帮老伴理发、剪指甲,解决了我们不少麻烦。” 林永强的妻子满是感激。自2022年起,南宁市在全区率先开展助浴服务试点,通过流动车、居家上门等方式,为60岁以上经济困难及80岁以上高龄失能老人提供每年不少于1万人次的免费专业助浴,还延伸剪发、剃须、心理抚慰等服务,提升老人生活品质。


护理员为老人量血压

医养结合守护健康

在江南区淡村路广西送变电建设公司小区,广旅国际健康管理中心的康复师正为89岁的梁礼荣老人推拿按摩。“膝盖疼了好多年,没拐杖走不了路。”梁礼荣诉说困扰。康复师按揉双膝判断病因后,制定针对性按摩方案,还讲解膝眼的穴位与按摩技巧,教老人日常缓解疼痛。按摩结束后,康复师带领老人练习直腿抬高、屈膝蹬腿等简单动作,助力自我保健。


康复师为老人按摩

“这项服务享受一年了,按摩、艾灸都很到位,膝盖疼的问题缓解了不少。” 梁礼荣欣慰地说。这一服务正是南宁市针对老人 “医养双需” 推出的医养结合模式。截至2025年9月,南宁市已建成医养结合机构65家,床位数超1.5万张,医养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健康照料。

网址:南宁养老服务:科技赋能+温情守护,绘就老年友好生活图景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78165

相关内容

宁波移动数字赋能养老新生态 温情服务暖老显真心
《养老助手:全方位守护老人,科技赋能智慧养老》
数字赋能美好生活 绘就“未来社区”智慧新图景
科技赋能智慧养老 让老年生活更有品质
用心用情创建老年友好社区,绘就“幸福晚年”生活图景!
数字赋能美好生活 绘就“未来社区”智慧新图景
AI赋能科技有温度,助力老年人生活更美好
科技赋能智慧养老——让老年生活更有品质
数字适老中国行|数字赋能养老 浙江移动温情服务暖人心
强化科技赋能,提升养老服务质效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