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闲置到“新生” 藏在二手经济里的消费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5-10-24 17:14

二手交易:循环经济中的创新消费方式 #生活乐趣# #创新乐趣# #创新消费观念#

二手书籍分类摆放吸引不少消费者驻足翻看

本报记者 安欣欣 文/图

“这件外套的价格大约是品牌专柜价的2折,从外观上看没有明显瑕疵,天冷了正好可以穿,我接受这样的二手物品。”近日,位于管城区的阜民里文化街区“多抓鱼市场”内,郑州一高校在校大学生谷甜向记者展示着她“淘”到的二手衣物。她的手机里,还留有近期在学校出售闲置物品的聊天记录——上个月在校园闲置群卖闲置收纳盒赚了20元,眼下又花低价购入心仪外套,“本该废弃的东西可以换钱,购入需要的二手物品还能省钱,二手交易早已成了我的日常。”

这样的消费场景,正悄然融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消费者在购置商品时将高品质二手货纳入选择清单,通过线上平台转卖家中闲置物品;商场里的二手交易门店遍地开花……近年来,“二手经济”逐渐成为消费领域的一抹亮色,“买二手”与“卖二手”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正从次要选择变成大众的日常实践。

“精神价值”赋予二手商品新内涵

二手经济的活力,体现在上升的交易数据上。由中国旧货业协会发布的《2024旧货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旧货流通行业交易规模稳步增长,全年交易额约为13200亿元,同比增长5.6%;线上交易额约为5520亿元,同比增长15%。

此外,二手交易品类也早已突破“旧书旧衣”的局限,形成全品类覆盖的格局。《2024旧货行业发展报告》指出,近几年,旧货品类由传统的电器电子、家具、图书、机械设备等品类丰富到名贵商品、衣物等,基本覆盖了所有耐用消费品和生产资料领域。

推动二手经济持续升温的核心,不仅是丰富的品类和性价比,更在于消费者对“精神价值”的追求。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副教授胡钰表示,二手经济是一种独特的商业业态,业态中的商品是“二手”或者“三手”甚至经过多次轮回还依然在市场中流通的商品,流连其中的消费者却是爱不释手,偶尔购买到心仪商品会兴奋不已。

“消费者可以为自己喜欢的东西买单,不仅仅是为物品的使用价值买单,更是为附着于商品之上的独特性‘精神价值’买单。”胡钰说。

二手经济线上线下多元发展

网络的发展为二手交易搭建了便捷的桥梁,线下场景的拓展则让交易更具“烟火气”。

线上端,二手交易平台已成规模。国内某二手交易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其注册用户数突破6亿,其中95后、00后用户占比超过一半,循环订单量同比增长近50%,每天都有超400万件闲置物品于平台发布。

线下端,二手消费场景愈发丰富多元。如今,走进各大商场、文创园区甚至城市小巷,古着店、二手集市、闲鱼回收、转转等二手商品交易门店随处可见。上个周末,“多抓鱼市场”内熙熙攘攘。在这家快闪店里,货架上的二手书籍分类摆放,不少消费者驻足翻看;衣物区颇具特色,定价方式分为按斤称或一口价,超低折扣价吸引着众多消费者前来打卡。

古着店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在众多二手商品品类中,古着凭借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二手交易市场中亮眼的存在。复古风潮兴起,那些带着年代感又具有稀缺性的二手服饰愈发受欢迎,爱好者们在线上线下广泛“淘货”。

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旅游休闲街区内的“春日中古·复古商店”店员冉冉介绍,古着深受90后、00后女性消费群体喜爱。在这家店铺内,暖色灯光和色彩各异的衣物、帽子相互映衬,这里不仅是购物场所,更是消费者的“出片地”。记者走访发现,古着门店除商品具有特殊价值外,装修也各有腔调:有的墙面上贴满老海报,营造美式复古氛围;有些则主打法式温馨风格,为顾客打造沉浸式购物环境。

胡钰表示,古着衣物自带时代感和质感,许多天然的材质经过多年时间的淬炼反而愈加有品位,与消费者追求的精神价值一脉相承,自然会催生更多的二手经济市场,也会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前来“淘宝”。

网址:从闲置到“新生” 藏在二手经济里的消费新活力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86839

相关内容

旧市场藏着新消费 “闲置经济”不容小觑
闲置经济崛起:万物新生如何把握二手消费新机遇?
观察︱旧市场里藏着新消费,二手经济不容小觑
闲置经济 “旧”市场带动新消费
浪费变消费 二手也很香!闲置经济成沈阳年轻人绿色消费新风尚
闲置经济兴起:旧物新生与年轻人的消费变革
闲置经济崛起:二手消费成为新常态,万物新生如何持续繁荣?
旧市场里藏着新消费,“二手经济”或大有可为
AI驱动+模式创新:闲置经济释放消费新势能
视界 | 理性消费崛起,闲置经济激活二手市场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