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老小区为何能“逆生长”,黄浦区将推动更多老旧小区实施更新改造
老小区改造:关注老社区改造,可能带来翻新增值机会。 #生活技巧# #理财投资建议# #房地产投资解析#
关注

黄浦区蒙自西路上的蒙西小区是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小区。曾经,如很多同时期建造的老小区一样,生活配套设施的落后与缺乏,困扰着居民的生活。去年以来,黄浦区以蒙西小区为样板,探索了老旧小区微更新的模式。如今,蒙西小区微更新已初见成效,40岁老小区在一众商品房的环抱中并不显得“违和”。
记者在黄浦区日前组织的媒体采访中获悉,蒙西小区的更新经验即将在黄浦区老旧小区中复制推广。
40岁老小区的“逆生长”体现在哪些方面?首先在补足治理短板、解决生活痛点。
蒙西小区有着59个楼栋,6、7层楼房在建造之初就没有电梯。打浦桥街道与黄浦区房管局不断突破加梯难点,实现了”能装尽装“,解决了这个老小区最大的配套“硬伤"。
记者日前在蒙西小区,看到靠近蒙自西路一排的11座电梯,矗立在路边,住在楼内的居民圆了电梯梦。
打浦桥街道负责人告诉记者,1441户居民的蒙西小区,60岁以上居民占到4成以上,加梯诉求特别强烈。曾有住在5楼的七旬居民说,每次为了带百岁母亲去医院看病,要请人把母亲背下楼。但在这个小区中,比居民达成一致加梯意愿更难的是空间的局促。特别是沿着蒙自西路的一排楼栋,一些参与了多部电梯加装的老法师也说“简直是加梯中的难中难”:楼栋门口就是人行道,头顶就是高压线,完全没有加梯空间。“我们在这排楼栋加梯问题上,想了很多办法,与市政部门积极沟通,实现了‘借’地加梯,同时修订了黄浦区整小区成规模加装电梯资金补助管理办法,解决高压线移除等特殊加梯费用出资难的问题。”区相关负责人说。

沿街楼栋加梯,老法师连说“难中难”
补足治理短板的同时,街道在环境品质提升上下功夫。小区实现了所有门栋外立面粉刷及楼内通信线整理,悬挂在空中的架空线被收纳起来,为每家每户安装了外立面三件套(空调罩、雨棚、晾衣架)。街道还因地制宜为原来缺乏公共空间的老小区,打造了“芳香花园”、“烟火蒙西会客厅”等共享空间,让居民乘坐电梯下楼后,有了更多可以在小区里逛一逛、看一看的地方。

居民在“烟火蒙西”会客厅议事

小区一角

小区中的便民小店

芳香花园
硬件更新之外,软环境的打造让居民生活便利度大幅提高。居民买小菜,可到一墙之隔的“蒙西菜场”;有小修小补,可到一街之隔的街道社区生活服务中心。街道社区生活服务中心还有“丽园·好食光”社区助餐点等功能,一站式提供“市场无法满足、居民确实需要”的生活服务。小区更新了医疗站、日间照料中心,让居民日常看病配药不用出小区,也延伸了“家庭照护床位试点”的服务,社区为老服务更有温度。

一个楼栋内

一个楼栋内
更新让小区“逆生长”,环境更要维护好。居民区党总支引导居民、商户等制订《蒙西社区住户守则》《蒙西社区生活手册》《蒙西社区商户共治公约》等,完善了小区自治制度体系。
老旧小区更新不能只做“盆景”,黄浦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借鉴蒙西小区更新经验,黄浦区将引导更多老旧小区实施更新改造,补足老旧小区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不足,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40岁老小区为何能“逆生长”,黄浦区将推动更多老旧小区实施更新改造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87111
相关内容
2024民生答卷丨修缮改造28万平方米以上!黄浦区全力实现老旧房屋“逆生长”黄浦区青年干部创新实践助力老旧小区焕发新生机
老旧“焕”新 暖心为民 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建“T”字网红街区、改造老旧小区……浦东塘桥打造样板社区推出45个项目
外滩“第二立面”、文庙更新改造、旧改新任务......黄浦区:让老房子内外兼修
老旧改造丨旧小区“逆生长”,让“老”居民过上“新”生活
外滩“第二立面”、文庙更新改造、旧改新任务......黄浦区委书记杲云:让老房子内外兼修
浅析老旧居住小区绿化改造问题与对策——以上海市黄浦区为例
2022漳州各区县老旧小区改造清单(227个)
《每日新报》:做好城市更新 实施老旧小区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