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摄像头的隐患何在
如何确保智能摄像头的隐私保护 #生活技巧# #数码产品使用技巧# #智能硬件选购指南#
近年来,多种价位、功能各异的家用智能摄像产品不断涌进市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安装家用摄像头来解决小偷“光顾”、车被剐蹭、老幼安全、宠物安全等问题。但与此同时,这些摄像头又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烦恼”。
现在,家用摄像头的价格并不贵,便宜的甚至就卖几元钱,但发挥的作用可不小。一旦联网,相当于多了一双眼睛守护家庭。尤其对一些子女来说,有了家用摄像头,就可以随时关注父母身体状况;一些上班族的父母,则可以关注幼儿的安全。之前有一些报道,正是通过家用摄像头才发现了保姆、护工等对幼儿、老人的不轨行为,从而保护了家庭成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但是,由家用摄像头衍生的法律问题,尤其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权的行为,需要引起重视。比如,将监控信息上传云端后,相关个人信息被窃取,进而沦为“网络黑市”上待价而沽的商品,让个人信息遭到不法侵犯。又比如,在门口安装一个家用摄像头,本来是为了监控住处周围的情况,却将邻居的行动“网罗”其中,将他人行踪等个人隐私“大白于天下”,几乎没有秘密可言,也让他人及其家庭成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处于危险境地。
有人说,我装个家用摄像头,是为了维护安全,在生命和财产安全面前,就算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权之虞,也应该有所避让。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从逻辑上讲,公民维护自身安全,与保护他人的个人信息和隐私权,两者并不矛盾。在法治社会,若一个人维护自身安全,必须以牺牲他人权利为代价,本身就是不合理,也不合法的。
事实上,完全可以采取更妥当的方式。从源头上看,应该把家用摄像头生产、销售环节规范好。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监管,对摄像头生产设定技术门槛和配置规范,督促商家不断提升产品安全性。同时,有必要采取实名制的方法,避免家用摄像头被滥用。对于云存储服务提供者,则应采取有力措施,强化云端数据安全,防止用户信息泄露。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应禁止个人在公共区域安装家用摄像头,不允许家用摄像头的监控延伸至其他住户或公共区域,严格限定家用摄像头的权利边界,确保家用产品仅限于“家用”。另外,还应加强对公众的教育,进一步提高用户警觉性,避免权利被暗中侵蚀。
作者:刘婷婷
网址:家用摄像头的隐患何在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88027
相关内容
家用智能摄像机安全吗 80%有隐患!如何在家中轻松检测偷拍摄像头?实用技巧大揭秘!
家庭摄像头泄露隐私受关注 你的个人信息安全如何维护?
摄像头暴露公网隐患多,贝锐蒲公英打造安全远程监控方案
网站使用摄像头权限,安全、隐私与技术的平衡
安装家用摄像头需注意 警惕隐私被“偷窥”
黑客用破解软件攻破家庭摄像头 家中隐私被直播
如何将手机摄像头变成电脑摄像头,怎样用电脑连接手机摄像头?
家装摄像头被黑客破解 生活隐私在QQ群被公开叫卖
你家摄像头正在“直播”私生活?家庭摄像头安装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