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日常”已在“浙”里上线!走进2025未来生活节,零距离触摸人工智能时代的新质生产力
未来,人工智能将更深入地融入日常生活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人工智能影响#
《连线》杂志创始主编,被称为“科技预言帝”的凯文·凯利在他的新书《未来10000天的可能》里提出了“酷中国”的概念。他在杭州德寿宫的红墙内跟大家畅谈关于未来10000天的思想盛宴,“我们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技术周期,而中国将成为这个周期中不可或缺的创新源头。”而在仅一街之隔的吴山广场,这个概念正在变成可触摸的现实。
在凯文·凯利描绘的图景里,AI不是替代者,而是增强者——“工作依然需要人类完成,只是完成的方式将被彻底重塑。”这个预言随后就得到了最生动的印证。
一架无人机悬停在空中,绳索缓缓垂落,将四杯冰咖啡精准送达。凯文·凯利接过咖啡,“哇,居然还是冰的。”当得知是从2公里以外的地方,仅用了3分钟就收到,凯文·凯利表示了赞叹,“这是我第一次喝无人机送的咖啡。”这一刻,他正在亲历自己书中所说的“技术奇点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显现”。
这一幕发生在2025杭州未来生活节的现场。10月19日,浙江省科协“走读新质生产力”系列特别策划的直播镜头,带领数十万观众穿越人潮,走进这场科技盛宴的最核心。

与机器人面对面:
当“罗伯特”家族走进现实
“哇,它对我比心了!”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在蚂蚁灵波科技的展位前惊呼。他面前的Robbyant-R1机器人就是灵波科技的首款人形机器人,此刻,这个小机器人正歪着脑袋,双手举过头顶,送出一个猝不及防的爱心。
这是“我叫罗伯特”主题展区的一个生动切面。
R1的每一个手势变换,都是多模态感知与交互能力的具体呈现。正如灵波科技CEO陶斋所言:“如果App是互联网时代的入口,那人形机器人,就是AI时代连接虚拟与现实的桥梁。”

在传统的科技展会上,机器人总是被安放在展台之上,与观众保持着距离。而在“我叫罗伯特”主题展区,这种距离感被彻底打破。直播镜头扫过这片区域,这里宛如一个硅基生命的孵化场。
智澄AI的TR4机器人正在进行一场精密的移液操作,它的“手指”稳定得令人惊叹——单手夹起滴管,汲取液体,精准注入另一容器。动作轻柔,连鸡蛋都能稳稳托起。工作人员介绍,未来它不仅能端盘子、送餐,甚至能完成清洁马桶等家务任务。机器人不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即将融入我们生活的“硅基家人”。
孩子们围在镜识科技的BAOBAO身边,欢呼雀跃。这只双形态机器人能在“类人”与“四足”间丝滑切换,像宠物般跟随主人,又能化身家庭管家播报天气、播放音乐。这个在纽约时装周T台上从容走秀的身影,此刻正在杭州的秋日阳光下,重新定义着“陪伴”的边界。而一旁的和璇机器人乐队,正用永不抢拍的精准演奏,演绎着《孤勇者》的激昂旋律。

“它们不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拥有‘智慧脑’和‘灵巧手’的未来伙伴。”主播在镜头前感慨。正如凯文·凯利所言,AI不是替代,而是增强。在这里,每一个机器人都在证明:技术终将落地为服务,智慧最终要回归生活。

探秘AI奇妙屋:
奇思妙想的孵化舱
穿过机器人展区,直播镜头推开了AI奇妙屋的大门,这里正在上演一场关于交互的革命。
“倒立垃圾的瞳孔”乐队正用游戏手柄和代码串创作交互音乐,打破了乐器的物理边界。乐队成员介绍:“我们不是在演奏音乐,而是在创造声音交互的新的可能性。”直播镜头里,一位观众伸手在空中挥舞,桌上的小方块立刻感应,奏出一段空灵旋律。

日本电通实验室的“手部动物园”前,观众只需把手放在投影前,AI便根据手影轮廓,生成一只神似的动物画作。“你看,我的手变成了狐狸!”一个小女孩惊喜尖叫。这背后,是AI对全球人类“涂鸦思维”的深度学习——它懂的不是形状,而是想象力本身。这个创意研发团队还带来了一个将科技和艺术完美结合的装置℃uration,通过感知此刻空气的温湿度,装置可以从数据库中调出一幅与此“气息”契合的世界名画缓缓浮现。主播感慨道:“它让我们发现,与数百年前的艺术杰作,原来可以呼吸同一片空气。”
在“不老未来”展区,科技展现出温暖的一面。遐龄交互智能的康养机器人和智能轮椅机器人、程天科技的外骨骼机器人和帮扶机器人,以及新双派机器人的适老智能电动代步车,都在诠释着科技如何帮助人们“优雅地老去”。

当科技走出实验室:
未来,在每一个当下共振
浙江省科协的“走读新质生产力”系列活动的核心宗旨,是让尖端科技走出实验室、走进公众视野。这次在未来生活节现场,这一理念得到了完美诠释。
与传统科技展会不同,这里的机器人不再是隔着安全线的“展品”,而是可以击掌、对话的“伙伴”;AI技术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能诊脉、会烹饪的“助手”。这种零距离的互动体验,正是“走读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所在——让科技从“被仰望”走向“被体验”,让创新从“实验室”走向“生活场”。

正如凯文·凯利所说:“未来不是我们前往的地方,而是我们正在创造的地方。”而当科技创新与公众认知之间那堵无形的墙被打破,我们每个人便都成为了未来的共创者。
这场直播,如同一座桥梁——它让数十万屏幕前的观众,与现场跃动的科技脉搏同频共振。当小男孩与机器人击掌的瞬间,当老人体验外骨骼展露笑颜的时刻,当无人机将咖啡精准送达的刹那……这些生动的画面,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新质生产力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更是美好生活的催化剂。

关于“走读新质生产力”
浙江省科协和都市快报共同打造“走读新质生产力”系列科普活动,架起公众与科学前沿的桥梁。其中“走进”系列活动带领公众走进科技企业、科研院所、高端实验室以及各类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通过科学家们生动的讲述和参与者们的亲身体验,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热爱。
2025年,“走进”系列活动迎来了全面升级,持续带领公众“走进前沿实验室”和“走进人工智能”,以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启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科学探索之旅。除了已经深入海洋二所揭开深蓝奥秘之外,还将带大家走进西湖大学、国科大杭高院、浙大科创等科研殿堂的前沿实验室。同时,聚焦当下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领域,活动将带领公众走进由“杭州六小龙”领衔的新兴科技企业,近距离接触不同领域内人工智能的应用实例,亲身感受科技如何重塑未来。
延伸探索
更多AI新世界 可以去这里看看
AI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它正在各个行业中掀起一场深刻的变革。如果在未来生活节意犹未尽,以下这些持续开放的人工智能相关科普基地,可以继续深入探索AI在不同领域的真实应用哦。
1.服装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场景实验室
服装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场景实验室主要从智慧云脑、智慧零售、智慧生产三大模块介绍服装行业发展情况,展示服装门店和服装生产的先进解决方案,而5G未来工厂则搭建一个真实生产的5G小单快反工厂,对外推广和输出服装行业先进技术的展示,以及对行业普及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的应用,推动服装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开放时间:周二~周五9:30—11:30,14:00—17:00
开放方式:预约开放
联系人:毛乾杰15988814334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南苑街道迎宾路551-1号
2.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
人工智能+科普体验馆重点展示了浙江联通在“人工智能+”行动中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展现科技与生活的完美融合。
开放时间:周一~周五9:00—17:00
开放方式:预约开放
预约方式: 15657170337/yangyc635@chinaunicom.cn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安路1336号
3.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嘉兴)
科普馆依托博约图书馆和多域智能无人系统、机器人实验室等优质资源,通过沉浸式体验和互动交流,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是集知识传播、创新启迪于一体的科普教育平台。
开放时间:在全国科普月、科技(科普)活动周期间设有开放日
开放方式:预约开放
预约方式:
公众号: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
电话:0573-83991375
邮箱:bytsg@bitjx.edu.cn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东方北路1940号
网址:“未来日常”已在“浙”里上线!走进2025未来生活节,零距离触摸人工智能时代的新质生产力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89538
相关内容
2025智博会·观察|未来已来:“AI生活”触手可及零距离智慧社区:打造未来生活新体验
新质生产力时代:人工智能在全球医疗领域的未来蓝图
人工智能在未来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未来的人工智能将如何走进我们的生活
2025年:人工智能生成能力的全面爆发,未来已来!
走进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创新应用共振未来
揭秘:触摸芯片在现代生活中的神奇用途与未来趋势
乌镇“网事”|追“光”逐新 触摸未来
零距离智慧生活:浙里办便民服务深入市民“心坎里”
焦点访谈:发展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 赋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