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無障礙宜居生活環境——《建築與市政工程無障礙通用規範》解讀
社区新闻: 绿化改造工程,打造宜居环境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城市生活新鲜事# #社区新闻#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佈的《建築與市政工程無障礙通用規範》(以下簡稱《規範》)正式開始實施。《規範》以保障無障礙設施建設的安全性、便利性、系統性為主要目的,對無障礙通行、服務、信息交流設施建設以及無障礙設施施工驗收和維護等作出了較為系統的規定。
目前我國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情況如何?《規範》較之前相比有哪些提升?對殘疾人的出行、生活又將帶來什麼改善?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相關負責人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解讀。
無障礙環境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北京脊髓損傷者希望之家負責人、北京新生命養老助殘服務中心主任唐佔鑫2004年從德國碩士畢業後,在回國的前一天因為車禍造成脊髓損傷導致癱瘓,從此需要依靠輪椅生活。
“經過4年的自我封閉後,我通過努力逐步實現了生活自理,開始嘗試走出家門回歸社會。”唐佔鑫説,由於生活環境中無障礙設施的缺失,總有高高的臺階、密集的石墩擋路。
2008年北京奧運會讓北京的無障礙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臺階變成了坡道,地鐵也出現了升降平臺等,特別是2012年國家《無障礙環境條例》出臺以後,我國公共服務機構的無障礙設施建設也大步向前發展。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一級巡視員邢海峰表示,無障礙環境是方便殘疾人、老年人等全體社會成員出行和融入社會生活的重要保障。近年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中國殘聯等部門積極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
“‘十三五’期間,中國殘聯共對65萬貧困重度殘疾人家庭進行了無障礙改造,助力殘疾人脫貧攻堅,提高殘疾人生活質量。”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維權部副主任張東旺表示,中國殘聯還積極推進殘聯絡統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無障礙建設和改造,為殘疾人獲得康復、就業指導等服務提供便利。
技術指標設置對標國際先進水平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副司長王瑋表示,此次實施的《規範》作出了許多創新和提升,更加注重以人為本,關注殘障人士的切身感受和需求。
《規範》的主編單位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建築師焦艦指出,《規範》服務對象以老年人和殘疾人需求為主,兼顧各類人群。目標水平突出宜居、人文城市的建設,在內容架構、設施構成等方面與國際發達國家接軌,技術指標設置與國際先進水平基本一致。
“具體而言,《規範》首次對無障礙設施進行分類,分類方式與發達國家基本一致,分為無障礙通行設施、服務設施(包含衛生設施)、信息交流設施,並在設計方面分別作出規定。”焦艦表示,具體措施還對照國際先進標準,對設施的舒適性、安全性進行了提升。
例如,輪椅坡道方面,將坡度要求從1:8提升至1:12,避免使用者體力不支時的安全隱患;將通行凈寬從1.00米提高到1.20米,保障各類輪椅均可正常通行;空間尺寸方面,將無障礙廁位由1.80米×1.00米加大為1.80米×1.50米,為輪椅進入後調整角度和回轉提供空間。
“《規範》作為頂層全文強制性國家工程規範,是技術法規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強制約束力。如果違反強制性工程規範,將依法作出嚴肅處理。”王瑋表示,接下來相關部門將做好無障礙設施建設各項標準的協調銜接,同時加快推進標準國際化進程,最大限度考慮使用人的體驗和需求。
關乎公益更關乎公平
在與無障礙相關領域,目前與《規範》同級的規範還有《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項目規範》《住宅項目規範》《市容環衛工程項目規範》等,它們共同構成涉及醫院、學校、商場、賓館等公共建築,各類住宅建築及其相關城市環境、交通出行、公共服務方面的設施要求。
對此,張東旺表示,這些規範共同推進了無障礙環境建設,提升了城鄉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標準化、人性化和便利化水平。接下來中國殘聯將配合有關部門和行業,加快建設形成設施齊備、功能完善、信息通暢、體驗舒適的無障礙環境,更好地方便包括殘疾人在內的全體社會成員生産、生活、工作和學習。
“隨著這幾年參與無障礙環境督導體驗的機會越來越多,我發現很多時候不是沒標準,而是執行的人選擇了不執行或者執行得不夠標準。”唐佔鑫表示,就拿坡道來説,哪怕是坡面和地面1厘米的高差也會造成輪椅的小輪被卡住,坐便器旁邊的扶手哪怕是遠幾厘米或者高幾厘米也會造成殘疾人朋友無法使用。
隨著此次強制性規範的執行,唐佔鑫相信“無障礙衛生間外是樓梯”“無障礙停車位和電梯間之間是樓梯”的這種無障礙通行不連貫的情況會得到解決,無障礙設施被佔用、後期維護不到位導致的無法使用的情況會越來越少。
“有的人認為無障礙是公益事業,但對於我們殘疾人來説更是件關乎公平的事情,它使我們可以平等參與社會活動。”唐佔鑫表示,希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殘疾人朋友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一起暢行、暢聽、暢視在這美好的社會裏。(記者 訾謙)
网址:營造無障礙宜居生活環境——《建築與市政工程無障礙通用規範》解讀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90976
相关内容
建設無障礙,擁抱無障“愛”!曹楊“15分鐘無障礙社區生活圈”設計工作坊開營從“無障礙”家庭到“無障礙”城市 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還需“過幾關”
殘障人士“無障礙生活”難在哪兒?——透視《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實施三周年
環境無障礙 生活更有愛(一線調研)
居家衛生間無障礙環境改造應考慮哪些問題?
無障礙改造讓殘疾人生活更便利
用法治保障特定群體出行無礙(落地有聲·高質量辦理代表建議)
房協無障礙設計 長者居家安老更舒適
睡不著=失眠=睡眠障礙?警惕6種常見睡眠障礙
青春期脾氣大?任性?逃避學習? 青少年雙相情感障礙識別要趁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