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锐见:把“短暂课间”变成教育的“黄金时间”——课间十分钟要“有得玩”还要“玩得好”

发布时间:2025-10-28 06:36

智能机器人教育玩具让学习变得更有趣 #生活乐趣# #科技玩具#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关注守望新教育,一起守望真善美】

把“短暂课间”变成教育的“黄金时间”作者|立羽来源|人民日报评论编辑|守望新教育

中小学校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近日,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3月开展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明确提出确保中小学生课间正常活动。

朱永新:体育独特的价值

冯建军:让生命回归教育的主场——新生命教育,我们一直在路上

此前,关于“消失的课间10分钟”“安静的课间10分钟”等话题就已经引起广泛讨论。据报道,有一些学校推行所谓“文明休息”,即课间十分钟只准喝水、上厕所等,没有特殊情况不出教室。有孩子表示,自己的朋友都是上厕所结识而来,只有上厕所时能放松聊会儿天。这类现象让人感到好笑又有些心酸,反映出孩子们对课间自由活动的渴望。此次印发的通知,释放出鼓励学校安排学生走出教室、参与户外活动的鲜明导向,这不仅对孩子们的视力好,对身心各方面成长都有促进作用。

课间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孩子们课间走出教室、接触阳光,做适当活动和放松,不仅有益生长发育,也是紧张课堂之间的“加油站”。另一方面,课间也是孩子们彼此沟通交流、自我规划时间、合理安排作息的重要时段,充分运用好这段时间,对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安全意识、规则意识,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倘若认为课间活动可有可无,甚至采取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对孩子成长不利,也是无视教育规律之举。

当然,也要看到学校确实有苦衷。孩子多老师少,完全放开,孩子们的安全谁负责?尤其是当前社会对学生安全关注度高,极少数家长对校园管理的容错度过低,给学校造成巨大压力。面对管理成本高、校园空间和设施有限、安全风险提升、家长诉求多元等现实原因,部分学校只好通过限制学生课间活动来规避潜在问题。虽情有可原,但仍不能成为限制孩子自由活动的理由。

把课间充分利用好,说到底,就是要在安全有序和充满活力之间找到平衡,更好统筹校园管理成本和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

美好的课间,一定是各方携手的结果。学校管理要精细化,统筹好活动场地,优化时间安排,排查安全隐患,同时避免将学生课间情况与班级评优、教师评优等简单挂钩。有条件的可以增加指导老师人手,购买相关保险,免除后顾之忧。教师需要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通过编写课间游戏手册、制定学校活动公约、丰富活动内容等方式,引导学生安全有序参与课间活动。家长也不能袖手旁观,应配合学校加强孩子安全意识、规则意识、文明意识,同时给予学校更多理解和信任,在出现问题时积极沟通,依法理性维护权益。

课间虽然短暂,却十分珍贵,是践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理念的有效载体,是促进孩子身心成长的黄金时间。家校社回归教育本原,广泛凝聚共识,携手努力,必能为孩子们茁壮成长打造更优质的环境和空间。

渠敬东:教育要重回学生的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精神健康

体育,是学生成长中最不可或缺的教育

脑科学解读:运动改造大脑——谷爱凌为何拥有惊人学习力?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守望新教育。

课间十分钟要“有得玩”还要“玩得好”

原创|赵志疆

来源|人民网评

孩子们走不进操场,不能在走道里停留,甚至在教室里也只能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中华职教社副主任李国华近年来在工作和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近年来,一些地方中小学生课间“圈养”现象突出。

对于孩子来说,结交小伙伴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一起玩耍,同时也是满足情感需求、培养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方式。不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孩子们结交小伙伴的渠道正在变得日益狭窄。一方面,孩子们很难在小区内找到年龄相当、兴趣相符的小伙伴;另一方面,即使在学校里,孩子们也很难在教室之外跟同学展开进一步交往——不仅没时间,而且没地点。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光明实验小学的学生利用课间时间玩滚铁环。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不可否认,近年来,有些学校的课间十分钟已经变成了课间“圈养”,孩子们不能去操场,不能上下楼,甚至不能出教室。课间十分钟本是属于孩子们的休闲娱乐时间,当课间十分钟消失不见,孩子们失去的岂止是社交?

早在2019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就共同印发《关于完善安全事故处理机制 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学校不得为防止发生安全事故而限制或取消正常的课间活动、体育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进一步规定:学校不得设置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尽管社会各界一直呼吁“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课间“圈养”现象依然大面积存在,其中原因何在?许多学校基于安全考虑,生怕学生在校有个磕碰,甚至可能面临赔偿和问责追究。不少学校和老师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搞“一刀切”是最稳妥保险的做法。体育锻炼、嬉戏打闹,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学校必须承担的责任。怕出事,怕担责,就把学生“圈养”,确实省时省力,但不是一个教育者和学校应有的担当。无论是学校、老师、家长还是教育相关部门,只有从根本上意识到,才能做出实实在在的改变。

贵州省开阳县第一小学,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进行拔河比赛。新华社发(袁福洪摄)

要想把课间十分钟真正还给孩子,首先就要明确学校的责任边界。为此,李国华委员建议,进一步细化规则,明确学校在尽到了教育管理责任的情况下发生的意外伤害的相关责任。以更加完善的法律细则,厘清校园安全事故的责任边界,可以打消学校的安全顾虑,不吝于将课余时间交给孩子。不能本着“谁闹谁有理”一味迁就家长,苛责学校和老师,而应认真调查还原真相,公平判定责任。

此外,可以优化校方责任险的保险规则,或者出台更多覆盖课间活动的保险种类。让学生在受到损害后能及时得到赔偿,以此减轻各方经济压力,缓解学校和老师担心担责的恐慌情绪。

值得一提的是,明确了各方责任之后,学校不仅应该建立健全校园安全保护机制,为课间十分钟保驾护航,而且有必要开拓思路、丰富载体,为孩子们尽情“撒欢”创造更多的条件。毕竟,让孩子们“有得玩”只是第一步,让他们“玩得好”才是课间十分钟的意义所在。

四部门发文|中小学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

来源|人民网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2024年3月以“有效减少近视发生 共同守护光明未来”为主题,开展第8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通知强调,要确保中小学生课间正常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到户外活动和望远。

通知指出,中小学校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缓解视力疲劳。中小学校在宣传教育月期间开展1次视力监测,重点关注中小学生寒假返校后视力变化情况,及时将视力监测结果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通知指出,教育部命名的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和试点县(市、区)结合近视防控改革试验试点工作要求,在中小学校、幼儿园部署开展“每班张贴一张标准对数视力表、中小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眼保健操、每月开展一次班级内视力自测、每季度开展一次近视防控科普宣教活动、每学期初开展一次专题部署、每年跟踪对比分析一次全校学生视力状况”等“六个一”近视防控试点,探索总结近视防控创新举措和有效方法。

各地教育、卫健、疾控等部门强化医教结合,医校协同,组织近视防控宣讲团、眼科和儿童眼保健专家,深入中小学校、幼儿园、社区开展近视防控和视力健康宣教活动和眼科义诊活动,大力普及科学防控近视的方法和高度近视的危害,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支持和指导医疗机构协助学校加强学生视力检查和咨询指导,指导视力不良学生及时矫治,做到近视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早矫治。

通知同时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眼镜制配场所计量监管,深入开展近视防控相关产品质量执法,加大对近视防控相关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行为,依法从严查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误导性营销宣传行为。

“教育界的诺贝尔奖”——为什么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实验?

中国教育报:“新教育实验”给教师带来了什么?——给教师有迹可循的成长路径,让教师的成长清晰可见!

如何营造书香校园?——没有书香充溢的校园,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

程介明:从朱永新“新教育”看到的——创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的“长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帮助师生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 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 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继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网址:人民锐见:把“短暂课间”变成教育的“黄金时间”——课间十分钟要“有得玩”还要“玩得好”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91482

相关内容

10分钟→15分钟 孩子们需要怎样的课间?
江苏中小学校亮实招出妙招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
多玩5分钟,有啥不一样 ——探访十堰中小学课间15分钟实施情况
北京:课间扩容“5分钟”要改变什么
课间延长5分钟,多了哪些新变化?
多玩5分钟,有啥不一样——探访我市中小学课间15分钟实施情况
中小学校课间延长5分钟,多了哪些新变化?
中小学校课间延长5分钟 多了哪些新变化?
“课间一刻钟”何以更好支持学生健康成长?
新学期,黄浦这所小学把课间休息时间延长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