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五莲:文物变“活教材” 田间成“新课堂”
科技改变课堂互动,翻转课堂成为教学新模式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教育科技#
在五莲县党史馆,“一枚勋章的家国情怀”诉说着红色记忆;在松柏镇茶园,“一片茶叶的增收故事”见证着乡村振兴;在五莲山生态区,“绿水青山的生态密码”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当课堂走出校园围墙,五莲县精心勾勒的“行走的大思政课”实践路线图,正以鲜活生动的姿态徐徐铺展。
8个核心实践点位串联起红色基因传承、乡村振兴实践、生态保护探索三大主题,“文物讲解、农事体验、生态调研”等5类互动任务融入其中。曾经课本里抽象深奥的理论知识,在此刻化作可触摸、可参与、可感知的“实景课堂”,这样充满温度与活力的场景,正是五莲县教体局紧扣全环境立德树人要求,推动思政教育落地生根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五莲县以“实施五项策略,优化思政课堂”为核心抓手,系统整合县域内革命文物遗址、非遗文化、生态产业等资源,联动博物馆、文化馆、乡镇产业基地等单位,打造“资源整合—模式创新—实践赋能—品牌辐射”的思政教育闭环。一批亮点学校持续涌现,推动思政教育从“课堂单向灌输”向“全域沉浸育人”深度转型,让“立德树人”的种子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真正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同频共振。
五项策略为纲激活思政课堂新活力
面对县域思政教育资源转化不足、教学形式单一、协同机制薄弱的困境,五莲县以“把握目标、构建模式、贴近生活、联系时事、创新形式”五项策略为改革主线,为思政课堂注入活力。
精准锚定目标,让思政教学有方向。围绕“三知教育”分层目标,五莲县建立“课标—教材—资源”三维对应体系,开展“课标研读月”活动,编制《五莲县思政课目标分层手册》,避免目标模糊。四年级《交通带来的问题》课堂上,教师依托“城乡交通一体化”成果,设计“调研家乡公交线路”任务,学生走访统计,理解“绿色交通”意义。同时,动态化评价机制纳入实践报告等,打破“唯分数论”。
创新教学模式,让思政课堂更精彩。五莲县成立县域思政课项目研究工作室,分三个专项组整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单元,形成8个跨学科大单元。“二十四节气里的思政课”单元融合多学科内容,学生在春分学播种、冬至包饺子,既学知识,又体会“顺应自然”智慧与“劳动创造价值”道理。
贴近学生生活,让思政教育“有温度”。《五莲县思政课程资源开发集》收录300余个本土案例,12个思政实践基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家乡新变化”实践活动中,学生建议已落地。神舟飞船发射后,“航天精神进校园”活动邀请五莲籍航天工作者分享。本土思政微视频、传统游戏、“红色茂腔社团”等形式,让思政课“好玩、好看、好懂”,实验学校“红色茂腔”还在市县文艺汇演中获奖。
多方协同赋能拓展思政育人新边界
思政教育的力量,需打破校园围墙,汇聚多方合力。五莲县以五项策略为基础,推动“校馆社家”深度联动,让育人场景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家庭,构建全域覆盖的育人网络。
校馆共建,激活革命文物“育人密码”。全县28所中小学与县博物馆、党史馆、革命遗址纪念馆建立“馆校合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党史馆里的思政课”“革命文物研学”活动。在博物馆里,每周都有学生研学的身影———他们聆听革命故事、触摸历史文物,在沉浸式体验中传承红色基因。截至2024年,累计4.2万人次学生参与研学。五莲县博物馆馆长感慨:“革命文物不再是玻璃柜里的静态展品,而是成为思政教育的‘活教材’,真正走进了学生心里。”
社校联动,打造实践育人“新阵地”。五莲县教体局联合各部门打造“传统文化实践基地”“乡村振兴观察点”“非遗传承工作室”等16个校外实践平台。“跟着节气去实践”活动中,雨水节气学生在文化馆学写“雨水”主题书法,春分时节走进松柏镇茶园学采茶、炒茶,冬至节气在学校食堂包饺子并送给社区老人。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传承文化、践行劳动精神,思政教育的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文化场馆。
家校共育,凝聚思政教育“同心圆”。五莲县开展“思政教育进家庭”活动,通过“家长漂流日记”“家庭红色故事会”“亲子非遗创作”等形式,让家长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家长李女士分享:“以前觉得思政教育是学校的事,现在和孩子一起读红色故事、做非遗手作,不仅增进了亲子感情,全家都受到了教育。”家校携手,让思政教育贯穿学生成长的每一个日常,形成“学校引导、家庭呼应”的育人合力。
品牌辐射带动书写思政育人新答卷
经过持续探索,五莲县思政教育已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域开花”,形成一批有影响力、可复制的成果,为县域思政教育提供了样板。
成果落地有声,学生成长可见。2024年,全县开展“时事思政课”120余场,覆盖学生1.8万人次;“家乡新变化”实践活动收到学生调研报告2000余份,12份纳入县域“乡村振兴”青少年建议集,1份获评山东省青少年优秀政协提案;乡村图书角在6个乡镇试点建设,2条研学专线公交覆盖8个实践基地,真正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行走的大思政课”“红色茂腔”“航天精神进校园”等活动成为家长朋友圈的“热门话题”,相关经验被媒体报道8次,“红色五莲”“非遗五莲”“生态五莲”的思政品牌形象日益鲜明。不少家长反馈:“孩子现在主动聊思政课,还拉着我们做实践任务,比以前爱思考、有担当多了。”
五莲县教体局将继续深化五项策略,探索“人工智能+思政教育”新路径,进一步擦亮思政品牌,让思政教育真正成为“启智润心、培根铸魂”的关键力量,为全环境立德树人贡献更多联结校园、家庭、社会的“协同新思路”,推动思政育人形成更强合力。(黄建玲 王鹏 丁明婧)
网址:山东五莲:文物变“活教材” 田间成“新课堂”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92964
相关内容
在中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爱莲说》教学案例把课堂搬到山野间
莲花街道开设收纳技能课堂,赋能职工品质生活
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提升课堂教学生活质量
整合语文教材,构建语文生活化课堂
【新课标•新教材】人教社教材专家谈生活语文新教材情境的搭建逻辑与使用建议
农耕研学:走进田间课堂,体验劳动乐趣
“生活化语文教学”课外辅助拓展的课程价值
孩子赞书包“瘦身”一口气爬五楼 教师说“生活即课堂”别盲目刷题
山东省教育厅 战线联播 潍坊峡山区:打造“三化”食堂,护航学生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