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这个社区废品变“宝”有新招
参与社区回收活动,将废弃物变废为宝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乐趣# #环保生活实践# #低碳生活经验#
“想卖点旧报纸,打电话等半天才有人上门,称重时还被压秤。以前处理废品,真是又费时间又闹心。”10月10日,在吉安市吉州区北门街道福兴亭社区的“i吉收”回收点,居民余安娜一边将捆扎整齐的废品放到智能磅秤上,一边向记者吐槽过往的经历。与此同时,智能称重屏幕瞬间跳出“塑料3.2公斤,5.12元”的字样。“现在下楼5分钟就能搞定,价格透明,再也不用讨价还价了。”余安娜笑着说。
这个面积45平方米的回收点,彻底颠覆了人们对废品站的刻板印象。墙面干净整洁,没有传统废品站刺鼻的异味,也不见杂乱堆放的废料。一台蓝色智能磅秤格外醒目,屏幕上清晰显示货物重量与回收指导价。
“我们这个站点能覆盖周边5000户居民,日均回收废品500公斤左右。”站点工作人员介绍,居民随时可来处理废品,智能磅秤的称重传感器能实时捕捉数据,算价、显示价格一步到位,让卖废品从“麻烦事”变成了“方便活”。
居民送来的这些闲置资源,并非简单堆积,系统会实时记录每一单交易情况,统一归总到区“两网融合大数据平台”,并由专车定期送往吉安市绿色分拣中心。在这里,它们正式开启“重生”之路。
走进占地1万平方米的分拣中心,听不到传统垃圾处理场的嘈杂声响,只有智能设备运转时的轻微嗡鸣。各类可回收物按品类整齐码放,人工与机器默契配合,宛如在“资源医院”里,为每一件废料精准“诊断施治”。
在智能分选区域,一台智能分选设备正高速运转,成为废料分拣的“核心力量”。塑料瓶刚送上传送带,设备搭载的AI高速相机就瞬间识别出其材质,紧接着,气流喷嘴精准发力,将不同种类的塑料瓶稳稳送入对应的收纳舱体。“这台设备能精准识别12种塑料材质,误差率不到1%。”吉安华赣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综合部负责人肖玲介绍,自2023年引入这款智能设备后,单条生产线的人员需求从8人降至3人,日处理能力却从1吨提升到了3吨。“以前靠人工分拣,不仅效率低,还容易出错,现在智能设备让分拣又快又准。”肖玲说。
经过精细化分拣,废品成了造纸厂、塑料厂、钢厂等企业急需的生产原料,重新进入“生产—消费—回收”的循环路径,真正实现“变废为宝”。“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完成全品类废品回收总量8000吨,让更多废料释放价值。”肖玲表示,公司正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智慧车联网物流+人工服务”“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搭建绿色智慧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同时融合垃圾分类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难题,推动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化、资源利用化、末端无害化”。
这一系列改变的背后,是吉州区对“两网融合”模式的积极探索——将城市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两大网络有效衔接,既提升了垃圾处理效率,又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区发展改革委生态文明股工作人员罗昊介绍,目前全区已建成6家“两网融合”前端回收站点。后端绿色分拣中心自运营以来,累计回收各类物资近4万吨,产生经济效益约4500万元。
“现在家里阳台再也不用堆废品了,卖废品还能为环保出份力,真是一举两得。”余安娜的话,道出了不少居民的心声。未来,吉州区将继续扩大“i吉收”回收点覆盖范围,让更多百姓享受到智能回收的便利。这个藏在社区里的“科技小站”,也正悄悄改变着城市的垃圾处理方式,让“绿色循环”的理念走进更多家庭。
网址:吉州这个社区废品变“宝”有新招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93339
相关内容
苏州工业园区新馨社区开展“变废为宝 社区有高招” 旧泡沫箱改造活动“以旧换新+变废为宝”,奉贤这个社区有妙招儿
脑洞大开!姜堰这个社区竟能“变废为宝”……
废旧物品如何“断舍离”?荣华这个社区有妙招
【文明西工】让闲置物品“变废为宝”!这个社区这样做→
废旧纸板变身艺术品,看这个居民区如何变废为宝→
港口社区:变废为宝
学会这几招,旧物品变废为宝
1000个废旧塑料餐盒变身3D打印椅 “变废为宝”又有新招
杭州加快推动固体废物循环利用——变废为宝打造“无废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