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护航:七类乱象专项整治全解读

发布时间:2025-10-29 13:45

社会现象17: 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 #生活常识# #社会现象#

“哎,你听说没?中央这回真下决心了,要清理咱农村里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老李一边拎着菜篮子一边和我说。我点点头,“是啊,这些年农村发展快,可问题也不少,正好趁着乡村振兴,把乱象整一整,对咱老百姓好。”

一、为什么非得亮剑农村“毒瘤”?

农村不是单独的地方,它牵连着整个国家治理的根基。你说咱村里,要是“村霸”横行、集体财产被侵占,老百姓敢怒不敢言,这不就影响社会稳定了吗?再说,假劣农资、非法排污、网络诈骗,这些都直接损害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乡村振兴讲的是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乡风文明,如果这些乱象不清,村里再怎么发展,也没人愿意安心干事。所以,中央的专项整治不仅是解决个别问题,更是为乡村发展铺路。

二、七类“毒瘤”怎么整?

第一类,村霸和宗族黑恶势力。这些人靠权力或家族势力欺压村民,垄断资源,甚至干扰村务。整治方法就是打掉这些团伙,查清背后的“保护伞”,强化村级权力监督,选优配强村干部,让村民敢说话、能参与决策。现在,全国已经查处了上千个涉黑团伙,农村治安明显好转。

第二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乱象。三资就是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关系到全体村民利益。一些地方私设小金库、工程违规发包,损失钱财。整治措施是清查核实,规范交易流程,公示公开,违规的依法查处。目前,全国已经清理出13万多条问题线索,挽回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第三类,假劣农资和“忽悠团”。农民种地需要化肥、种子、农药,有些人就趁机骗人卖劣质农资,导致减产减收。解决办法是严格企业资质,严查销售环节,开通举报渠道,受害农民还能拿到法律援助。2025年以来,全国查处假劣农资案件超过8600起,罚没款3.2亿元,有效净化了市场。

第四类,农村电信网络诈骗。农村老年人容易被骗,各种“杀猪盘”“冒充客服”“AI换脸诈骗”层出不穷。中央采取断卡断流、技术防控、宣传教育三步走,提高农民防骗意识,同时加大对诈骗分子的惩戒力度。

第五类,非法采矿和破坏耕地。耕地是粮食命根子,违法采矿、占地建房严重破坏土地。整治措施是严格规划管控,全面排查问题,依法处罚违法行为。各地已经查处非法采矿380起,整改违规占耕问题1.2万个,有效保护了农村生态和耕地。

第六类,非法排污和环境乱象。养殖业、加工厂随意排污,污染水土空气,影响生活质量。整治方法是推进养殖污染资源化利用,整治生活污水垃圾,加强监管,对违法排污严肃处罚。如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和卫生厕所普及率稳步提高,乡村环境越来越宜居。

第七类,非法宗教和封建迷信活动。一些人借宗教、风水、算命骗钱,甚至扰乱村务。整治措施是严查非法宗教活动,规范封建迷信,推广科学文明生活方式,建立红白理事会,推动乡风民风持续向好。

三、专项整治的意义和影响

这次专项整治,不只是清理问题,更是给农村发展“打底”。老百姓的钱袋子更安全了,地更有保障了,生活环境更干净了,村里的风气也更正了。对乡村振兴来说,稳定、安全的环境是前提。村里没人敢乱来,村民安心生产生活,资本和技术也更愿意流向农村,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从长远看,这种整治还有助于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村干部和基层组织更规范,村务公开透明,村民参与感增强,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会提高。整治行动表明,中央重视民生,也愿意用硬措施保护老百姓权益。

四、农民能感受到的变化

走进村里,你会发现村民敢讲真话了,村干部办事更公开了,假劣农资买不到了,村里的水更干净,空气更清新,地头乱占乱挖的情况少了,电信诈骗案件也减少了。更重要的是,村民心里踏实了,敢投资发展产业,敢用新技术种地,乡风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也逐步推进。

总结一句话,农村专项整治是乡村振兴的“清道夫”,扫除了乱象,也扫出了希望。老百姓的钱袋子更安全了,地更有保障了,生活环境更干净了,乡村的好日子真的正在慢慢来。

网址:乡村振兴护航:七类乱象专项整治全解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94792

相关内容

自然村庄环境整治,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出兴平乡村振兴新画卷
龙发乡村振兴工作队加大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的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干净整洁的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环境大整治 提升幸福感
坚守耕地红线、优化空间布局、全域综合整治——为乡村振兴夯实“地”基
七项重点工作 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任务清单”发布
生态环境部:统筹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江西乐安:产治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整治环境卫生 助力乡村振兴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