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干湿分离功能的家用厨余分类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垃圾分类:厨余垃圾应放入湿垃圾桶,厨具洗净后投放干垃圾桶 #生活知识# #家居生活# #生活常识普及# #环保生活指南# #厨房卫生习惯#
本申请属于生活用品领域,涉及垃圾桶,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干湿分离功能的家用厨余分类垃圾桶。
背景技术:
为了响应国家垃圾分类的政策,越来越多家庭在家中采用分类垃圾桶对垃圾进行分类。由于厨余垃圾中具有固体和液体,干湿混杂,一些家庭中采用在厨余垃圾桶设置一只过滤篮的方式实现干湿分离功能。但由于厨余垃圾中的液体垃圾异味较大,容易散发较大气味,影响使用者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干湿分离功能的家用厨余分类垃圾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本发明创造性地提供了一种具有干湿分离功能的家用厨余分类垃圾桶,包括垃圾桶本体,所述垃圾桶本体包括集液桶和设于集液桶上方的过滤篮,所述垃圾桶本体中具有水平设置的分隔板,所述过滤篮设于分隔板上方,所述集液桶设于分隔板下方,所述分隔板上设有下液口,该下液口设有在常态下封闭下液口且在下液时开启的防臭盖。
在上述的具有干湿分离功能的家用厨余分类垃圾桶中,所述防臭盖的一端设有配重块,防臭盖与配重块之间具有铰接件,该铰接件与过滤篮的下液口一侧底部铰接,在常态下防臭盖封闭下液口。
在上述的具有干湿分离功能的家用厨余分类垃圾桶中,所述下液口的底端为斜面,所述铰接件连接于下液口靠上一侧。
在上述的具有干湿分离功能的家用厨余分类垃圾桶中,所述防臭盖靠近下液口一侧具有密封圈,所述防臭盖在常态下通过密封圈压紧所述下液口。
在上述的具有干湿分离功能的家用厨余分类垃圾桶中,所述垃圾桶本体内壁设有一圈凸沿,所述分隔板架设在该凸沿上,且分隔板和凸沿为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的具有干湿分离功能的家用厨余分类垃圾桶中,所述垃圾桶本体位于分隔板下方具有下腔体,所述集液桶设置在该下腔体中,且该下腔体的一侧设有用于抽出集液桶的抽拉口。
在上述的具有干湿分离功能的家用厨余分类垃圾桶中,所述过滤篮的内侧壁设有破袋机构。
在上述的具有干湿分离功能的家用厨余分类垃圾桶中,所述破袋机构包括刀座和设于刀座上的刀片,该刀片的刀尖向下倾斜。
在上述的具有干湿分离功能的家用厨余分类垃圾桶中,所述刀座与过滤篮带90度定止位的铰接连接。
在上述的具有干湿分离功能的家用厨余分类垃圾桶中,所述垃圾桶本体和集液桶均由基材层和设于基材层内壁的疏油层构成。
本申请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分隔板的下液口设置防臭盖,使常态下下液口密封,防止集液桶中液体垃圾的气味向上扩散,提升使用者的使用感受。
防臭盖在常态下通过密封圈压紧下液口。能够更好地起到密封作用,防止臭气外泄。
过滤篮的内侧壁设有破袋机构,方便对含有固体的饮料进行破袋,一次动作实现包装、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的分离,方便使用,且效率高。
抽屉式集液桶便于液体垃圾的及时清理,不比同固体垃圾一并清理,减少液体垃圾存放时间,从而减少臭味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常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下液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图1中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垃圾桶本体1、凸沿10、基材层100、疏油层101、下腔体11、集液桶2、过滤篮3、破袋机构30、刀座300、刀片301、铰接302、手提部31、分隔板4、下液口40、防臭盖41、密封圈410、配重块42、铰接件43、转轴430、转轴孔座4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具有干湿分离功能的家用厨余分类垃圾桶,包括垃圾桶本体1,垃圾桶本体1包括集液桶2和设于集液桶2上方的过滤篮3,垃圾桶本体1中具有水平设置的分隔板4,过滤篮3设于分隔板4上方,集液桶2设于分隔板4下方,分隔板4上设有下液口40,该下液口40设有在常态下封闭下液口40且在下液时开启的防臭盖41。在分隔板4的下液口40设置防臭盖41,使常态下下液口40密封,防止集液桶2中液体垃圾的气味向上扩散,提升使用者的使用感受。
具体而言,过滤篮3的底面和侧面均匀排布有滤水孔,滤水孔的直径优选为2~6mm。过滤篮3的上端外侧边缘下部形成扣槽,用于扣设在垃圾桶本体1的上端,并且过滤篮3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手提部31,便于提放使用。
垃圾桶本体1的内侧壁位于过滤篮3的下方设置有一圈凸沿10,该凸沿10的上部具有凹槽,分隔板4的下方设有与该凹槽匹配的插接件,分隔板4架设在凸沿10上,通过插接件与凹槽连接,从而实现分隔板4与垃圾桶本体1的可拆卸连接,并且使用时具有较为稳定的结构。
如图1和图5所示,分隔板4的上表面中心位置设有逐渐向下的凹陷部,下液口40设置在该凹陷部中,并且分隔板4的上表面具有由内侧到外侧逐渐向上弯曲,形成便于液体向中间汇集的导流结构。防臭盖41的一端设有配重块42,防臭盖41与配重块42之间具有铰接件43,该铰接件43与过滤篮3的下液口40一侧底部铰接,在常态下防臭盖41封闭下液口40。铰接件43包括设于下液口40一侧的转轴430和设于防臭盖41上的转轴孔座431,转轴孔座431套设在转轴430的两端,转轴430与转轴孔座431的转轴孔间隙配合,带动防臭盖41绕转轴430的轴线旋转。
作为优选方案,配重块的重量不超过100克,便于少量液体排出。
更为具体地,下液口40的底端为斜面,铰接件43连接于下液口40靠上一侧。防臭盖41靠近下液口40一侧设有一圈密封圈安装槽,该密封圈安装槽中嵌入密封圈410,密封圈410与下液口40的底端边缘对应。密封圈410为橡胶材质,防臭盖41在常态下通过密封圈410压紧下液口40。能够更好地起到密封作用,防止臭气外泄。
垃圾桶本体1位于分隔板4下方具有下腔体11,集液桶2设置在该下腔体11中,且该下腔体11的一侧设有用于抽出集液桶2的抽拉口12。集液桶2位于抽拉口12一侧的侧板向上凸起,使集液桶2插入下腔体11中时能够封闭下腔体11;集液桶2的其余三个侧板高度不超过盖设有防臭盖41的下液口40,方便水平抽出。抽屉式集液桶2便于液体垃圾的及时清理,不比同固体垃圾一并清理,减少液体垃圾存放时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了方便对含有固体的饮料进行破袋,过滤篮3的内侧壁设有破袋机构30。破袋机构30包括刀座300和设于刀座300上的刀片301,该刀片301的刀刃朝向过滤篮3底部且刀尖向下倾斜,使用时较为安全。
刀座300与过滤篮3带90度定止位的铰接302连接,铰接302选用购自elesa公司的带90°定止位的铰链cfa-f。铰链302的轴线方向沿过滤篮3侧壁上下设置,刀座300带动刀片301可进行折叠,便于清洗。刀片301可采用聚丙烯或不锈钢材料制成。
如图4所示,垃圾桶本体1和集液桶2均由基材层100和设于基材层100内壁的疏油层101构成。基材层100为聚丙烯或金属材料。疏油层101为聚四氟乙烯材料。
如图1和图2所示,过滤篮3、分隔板4和防臭盖41采用聚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或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常态下,在配重块42的作用下,防臭盖41通过密封圈410压紧下液口40端部,形成密封结构,避免集液桶2中的液体垃圾臭气向上逸出。下液时,液体从下液口40流出,对防臭盖41施加压力向下翻动,液体从下液口40和防臭盖41之间的缝隙流出,进入集液桶2。
对于带包装且内含固体物质的液体饮料,如奶茶,可通过在刀片301处划破,进行破袋处理,一次动作实现包装、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的分离,方便使用,且效率高。清洗时,可将刀片301通过铰链折叠,与过滤篮3平行,便于清洗。
上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垃圾桶本体1、凸沿10、基材层100、疏油层101、下腔体11、集液桶2、过滤篮3、破袋机构30、刀座300、刀片301、铰接302、手提部31、分隔板4、下液口40、防臭盖41、配重块42、铰接件4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网址:具有干湿分离功能的家用厨余分类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96227
相关内容
一种具有干湿分离功能的厨房用智能垃圾桶的制作方法干湿分离型环保厨房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一种具有干湿分离功能的厨房用智能垃圾桶制造技术
家用厨余垃圾分类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一种干湿分离的厨房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一种厨余垃圾干湿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干湿分离垃圾桶,搞定生活垃圾分类
干湿分离型环保厨房垃圾桶.pdf
新品干湿分类垃圾桶日式双层带盖家用厨房干湿分离垃圾桶滑轮 98元
垃圾分类有了新变化,“干湿分离”不要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