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以人为本改善生活环境 人工智能贯穿运行全过程

发布时间:2025-10-30 22:07

通过改善环境,如居住环境或工作环境,可以提升生活质量。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改善# #生活质量评估工具#

10月29日,2025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智慧城市论坛”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来自海内外的200余位专家学者,通过主题演讲、圆桌论坛等,畅谈未来智慧城市发展方向,为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智慧城市建设应当以人为本,通过技术来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城市和人类居住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性和韧性。”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地区多国项目办公室高级官员于静分享了“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建设经验。

于静介绍了多个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典型案例。例如浙江省湖州市,通过建立垃圾分类数字化体系,实现了垃圾的前端投放、中端清运、末端处置全流程数字化治理,改善了人居环境。西班牙巴塞罗那市,打造了一个民主平台,让市民可以提出、讨论并投票公共政策和项目,参与城市规划、预算分配等决策过程,以推动城市发展。

“人工智能+全域城市数字化转型,是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演讲中说,未来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人工智能将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运行的全过程。

例如,城市应急指挥调度、城市公共设施智能巡检中,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快速整合多源数据,制定应急救援方案,还能智能调度救援力量和物资,实现应急指挥的科学化、精准化,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在智慧交通建设中,人工智能能够整合交通数据,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出行方案,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还可以利用传感器和摄像头收集实时交通流量数据,从而促进交通畅通。

在成果发布环节,住建部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专家组成员、江北区城市管理局党委委员曾卿华发布了重庆市江北区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综合评估规程成果和发展、建设、运维、服务、健康“五大指数”。

曾卿华介绍,该综合评估规程成果,正是江北区探索数字重庆建设的成果之一,通过这些指标监测与诊断,可以聚焦异常指标,并查看其历史评分、详情及分布,实现监测可视化,从而为城市治理情况精准“画像”。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城市生命线科学技术中心副主任吴尘则分享了“AI+数字孪生”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监测研究成果,此项技术可以对燃气、排水等领域实现精准监测,现已在全国百余个城市、成功预警3000余起。

(记者 周松)

网址:重庆日报:以人为本改善生活环境 人工智能贯穿运行全过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97926

相关内容

以人为本改善生活环境 人工智能贯穿运行全过程·重庆日报数字报
哪些生活习惯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改善?
6S管理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更能提高工作效率和个人行为能力
《人民日报》关注贵阳南明区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人大代表:人工智能改善弱势群体生活
重庆移动以AI科技引领智慧家庭生活·重庆日报数字报
陕西日报:​泾阳:治理生活污水 改善人居环境
员工心得:6S管理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更能提高工作效率和个人行为能力
改善人居环境,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四平日报】改善优化人居环境 擦亮群众幸福底色——铁东区多措并举全力做好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