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端小众”走向“普惠大众” “科技助老”成为智能制造新增长极

发布时间:2025-10-31 07:44

健康科技产品如智能手环普及大众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健康科技#

  央视网消息:近年来,集健康监测、生活照料、情感陪伴于一体的康养机器人,伴随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增长,正从实验室加速走向现实场景。在成都举行的总台“智享未来——保姆机器人大会”成都智慧康养机器人展演上,50余款智慧康养机器人新产品集中发布,展示了一批智慧康养机器人领域最新成果。

  

  这个正在打招呼的机器人,可以用中文、英文等多语言进行交互,还能为老年群体提供精准导航服务。而这款国内首发的辅助的翻身机器人,专门针对卧床失能老人设计,通过智能控制技术适配不同老人的身体状况。

  

  这款就是拥有超强算力大脑的超轻量级产品,它凭借高性价比打破了传统人形机器人造价高昂的瓶颈,续航能力与运行稳定性经过多重居家场景测试,能灵活适配复杂的家庭环境。

  

  这款形似穿衣镜的检测机器人,老人站在设备前90秒,无需烦琐操作就能完成呼吸、心跳、血压、血糖等多项核心健康数据的检测,并即时生成评估报告。

  

  面对海量健康数据的处理难题,现场展示的“AI+智慧养老健康平台”给出了系统性解决方案。该平台打通硬件设备数据壁垒,构建起健康监测、风险预警、智能干预、个性化服务的全链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型。

  政策技术双驱动 康养机器人产业加速崛起

  从社区驿站的检测设备到养老机构的护理机器人,康养机器人的快速普及背后,是技术创新与政策扶持的双重赋能。当前,我国康养机器人产业已进入加速发展期,不仅缓解了护理人员短缺困境,更成为带动全产业链升级的新质生产力代表。

  

  技术融合正推动康养机器人功能全面升级。一款具备环境识别、聊天互动、才艺表演功能的机器人,已在南京某妇幼保健医院投入使用,为老年患者提供情感陪伴服务。

  

  2025年2月,我国牵头制定的全球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能准则》正式实施。6月,工信部、民政部联合启动“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场景应用试点”,重点突破方言交互、复杂居家环境导航等技术瓶颈,目前北京、上海、成都等多个城市已率先开展试点工作。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委员徐百涛表示,养老机器人已覆盖居家、社区、养老机构等领域,头部机构批量应用与居家产品普及形成协同落地态势。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的22%。根据预测,到2035年左右,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激发了智慧康养机器人的现实需求与长期价值。

  破局普惠之路 康养机器人的挑战与未来

  在政策扶持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康养机器人产业势头正劲。但作为新兴领域,产业发展仍面临核心技术待突破、成本偏高、操作复杂等多重挑战。如何破局前行,让“科技助老”真正普惠大众,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记者在展会上了解到,当前,中高端康养机器人售价多在2万元以上,部分具备康复训练功能的产品甚至超过5万元,超出不少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同时,部分产品操作流程复杂,约30%的老年人因“不会用”导致设备闲置。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所长陈渌萍表示,随着养老机构、社区家庭对智慧康养机器人的采购量增加,核心零部件如柔性触觉传感器、AI芯片的量产成本可降低,进而带动整个保姆机器人产业从“高端小众”走向“普惠大众”。

  

  技术融合创新正为产业破局提供新动能。康养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物联网、先进制造等前沿技术的融合载体,其发展过程中整合的AI算法优化、“5G+边缘计算”、生物体征监测等技术,反向推动了多领域协同创新。

  

  陈渌萍表示,基础功能型产品实现“用得起、用得好”需3—5年左右。2030年前后,具备清洁、简单护理、跌倒监测等基础功能的机型价格有望进一步下降,并率先进入普通家庭。

  

  从社区驿站的快速检测设备到家庭场景的护理助手,从试点城市的先行先试到全球标准的制定引领,康养机器人正以技术创新为笔,描绘“科技助老”的新图景。这一产业不仅将为亿万老年人带来更有品质的晚年生活,更将成为我国智能制造的新增长极,为全球应对人口老龄化贡献“中国方案”。

网址:从“高端小众”走向“普惠大众” “科技助老”成为智能制造新增长极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98998

相关内容

向智向绿向高端 科技创新赋能家电换新
向智向绿向高端,科技创新赋能家电换新
普惠金融“在身边”:微众银行以科技创新助力美好生活
科技创新赋能 “小众”走向“大众” 运动营养食品将出现更多破圈产品
人工智能靠什么走向大众
让艺术电影从小众走向大众
响应普惠保险五年发展规划,泰康在线立足普惠守护大众幸福生活
全球领先的数字银行:微众银行以科技点亮数字普惠金融星火
智能家居呈高端化走向
2024浦东家具家居双展“人从众”,八大高光点向“新”而行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