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和父母不亲的人,反而更幸福?心理学家的回答很一致

发布时间:2025-10-31 08:26

为什么有些人的名字很难念?因为他们父母希望孩子与众不同。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生活小笑话#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和父母不亲的人,反而会更加幸福。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我们先来思考一下另外一个问题:

在中国,和父母比较亲近的同时,还可能意味着什么。

从普遍意义上来说,和父母亲近的孩子,往往会和家长分享自己的心事。

当他们在人生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也会第一时间选择向父母求助。

同时,他们也会把父母放到自己的未来规划里,和父母的感情更好,也更加牢固。

但容易被很多人忽略的一个问题是,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往往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

在中国,和父母更加亲近的孩子,

可能还会面临父母强行干涉自己的人生以及拖累自己人生的问题。

我有一位朋友,她是独生子女,出生在一个非常不错的家庭环境。

而且,她的父母都非常爱她,尽可能把自己能够给的都给了这个孩子。

身边的人都觉得朋友很幸福,但是朋友私下里却经常跟我吐槽她的父母。

她表示,父母总觉得是他们把她养大成人,所以也总是理所应当地干涉她的生活。

小时候,她想学古筝,但是却在妈妈的干涉下改学钢琴;

高考填志愿时,她想学一门语言,但是父母却说选自动化更容易找工作。

毕业后,她想先发展事业,不考虑那么早结婚,结果母亲却哭闹着逼她相亲。

她曾经苦恼地对我说:如果我和他们的没那么亲近就好了,

这样我就可以不用在乎他们的想法。

可是,可悲的是,正因为我们亲近,我才会在乎他们的感受,

而在他们眼中,这却成了理所应当的,而且还变本加厉。”

不过,朋友还算是比较幸运的,至少她还生活在一个相对健康而完整的家庭中。

还有一些人,他们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压、忽视、冷漠和中,

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真正摆脱这样的家庭。

他们做不到父母那样冷漠,默默地履行着儿女的责任。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又会被再一次伤害。

对于这种情况,很多人都感到无所适从。

他们既无法真正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无法完全放下这种亲情上的羁绊。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阿德勒早就提出了解决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分离。

阿德勒认为,人所有的烦恼都和人际有关。

因此,要解决自己的烦恼,首先要从人际下手。

对此,阿德勒提出了著名的课题分离”的理论。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所要面对的课题。

而阿德勒认为,人际矛盾的起源无非是两种。

第一种是强行对别人的课题进行干涉,第二种是自己的课题被他人干涉。

那么,对于那些受到父母干涉而感到痛苦的子女来说,他们的痛苦来自第二种。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需进行课题分离,就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比如,高考报什么专业,毕业后做什么工作,都属于个人课题。

也就是说,这是个体自身的选择,别人无权干涉,即使是父母也不行。

和父母比较亲近的子女,往往会把父母的情绪、感受和想法作为参考。

一旦父母表现出不高兴或是反对,他们就会对自己的选择表示怀疑。

或者,他们明明知道父母这么做是不对的,但是却没有勇气对父母说不”。

那么,在这个时候,他们就应该提醒自己,自己人生的课题只有自己才能解决。

父母怎么看,怎么想,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子女没有义务为他们的情绪买单。

不过,人与人之间的是非常复杂的,

很多人可能无法搞清楚哪些课题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针对这个问题,阿德勒也提出了解决方法,

他认为,判断这个问题非常简单,那就是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事情的结果究竟由谁来承担?

比如,选专业、找工作、结婚、生孩子这些问题,

就是个体自身所需要承担的课题,父母能帮助他们做选择,但是却不能帮他们承担后果。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问,如果父母就是要强行干涉,那又应该怎么办呢?

用近两年流行的话来说,其实就是断亲”。

断亲”并不是说真的要和父母切断,

而是说,在问题解决之前,要有意识地减少和父母的接触。

或是在和父母接触时,尽可能不要提到这些问题,当父母主动提起时,就马上避开。

这样都可以有效减少冲突。

在这种时候,有些父母可能会认为,孩子是冷酷无情的,不把父母放在眼里。

这就是中国式家长的一个典型思维:在他们眼中,孩子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更像是他们的一个附属品。

父母对孩子拥有绝对的指挥权,只能父母干涉孩子,

父母的干涉叫爱,叫关心,孩子为自己反抗就是不孝,是大逆不道。

所以很多时候,家长都会通过道德绑架的方式让孩子服从自己,甚至是软硬兼施,威逼利诱。

在这种家庭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都是不幸福的,

一方面,父母对他们生活的干涉让他们感到痛苦;

而另一方面,他们感激父母,把父母当成最重要的人,又不舍得伤害父母。

于是,他们就在这样的痛苦中不断消耗自己,变得越来越不幸福。

其实,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根本无法改变父母,他们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

有些人明明不喜欢父母干涉自己,长大后却还是成为了一个干涉孩子的父母。

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代际传递。

因此,我们所说的分离其实并不是逃离原生家庭,也不是和父母真正地分离,

而是要学会把他人和自我分离开。

把原来那个受到原生家庭影响的我和现在努力做出改变的我分离开。

努力自省,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去了解我”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我”的原因,

以及我”要如何改变。只要从心智模式上最根本的转变,

才能真正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成为一个全新的、健全的我”。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后海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网址:为什么和父母不亲的人,反而更幸福?心理学家的回答很一致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99097

相关内容

为什么和父母不亲的人,反而更幸福?心理学家的回答很统一
为什么和父母关系疏远的人,更具幸福感?
亲子教育心理咨询:“完美”父母,反而养不出快乐的孩子?
为什么有些家庭很幸福?父母掌握3个密码,至关重要
幸福家庭的秘诀:母亲的笑声与父亲的理解
父母的情绪会传染孩子。所以,父母要尽力营造幸福的家庭
超半数中学生极度讨厌父母,一位心理学家父亲的反思与建议
父母有这种心态,更容易养出幸福的孩子
亲子教育 —— 幸福家庭的秘诀:严父慈母的智慧传承,培养有趣父母,构建和谐家庭氛围
幸福家庭智慧父母心得体会(精选7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