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贴士] 元宵节,美食与健康都不可辜负

发布时间:2025-11-01 08:09

元宵节:煮元宵的小贴士,防止粘锅 #生活知识# #饮食技巧# #节日美食制作#

正月十五元宵节,“包”汤圆、“滚”元宵,都味美香甜,实在诱人。只是元宵含糖量高,不易消化,一些特殊人群能不能吃元宵呢?美食与健康都不可辜负,让连二医专家团队告诉您。

连二医临床营养科主任李素珍说---

汤圆、元宵的营养成分

汤圆、元宵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高热量主食,以糯米和糖为主要成分。因为汤圆、元宵含有非常精细的糯米粉,膳食纤维非常少,属于精白主食。

一般来说,一个普通的芝麻馅汤圆热量是311 大卡(100克),相当3两米饭的能量。有些汤圆馅里加了各种油,猪油,鲜肉,奶油,黑芝麻、巧克力之类,一克脂肪就是9千卡,比过去的糖馅要高出好几十千卡。

连二医消化内科主任张小节温馨提示---

汤圆、元宵要怎么吃?

如果吃汤圆、元宵,一定要相应减少主食的摄入,不要和油腻的食品搭配,会给肠胃造成很大负担,可以搭配一些清淡、促进消化的素食,如芹菜、山楂、包菜、白菜等,凉拌、白灼、清炒皆可,减低因食用汤圆造成的胃部不适,促进肠胃的蠕动,平衡热量摄入。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无糖汤圆虽然馅料中不含糖,但糯米的淀粉含量很高,在人体内同样可以转化为糖。

食用汤圆、元宵的最佳时间?

吃汤圆、元宵最好是在中午,这个时候人体的胃肠功能最强,也有充分的时间来消化热量,很多糖尿病人对无糖汤圆感兴趣,觉得没有糖就可以放心吃了。其实无糖并不意味着低热量,汤圆中的糯米粉可使血糖升高,甚至比蜂蜜还快,与白糖相差无几。而且,汤圆里面没有糖不等于少放油,有些甚至还有反式脂肪酸,不利于控制血糖、血脂。

连二医内分泌科主任高云明温馨提醒---

吃汤圆,以下人群要当心

1、老弱体病人群、婴幼儿都不宜食用,如果实在馋的很,也只能浅尝一两颗。

2、有胰腺和胆囊疾病的人,最好不要吃炸汤圆。

3、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大量食用汤圆,会使血糖失控,血脂升高,血粘度加重;痛风病患者,高油脂的食物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增加痛风复发的可能。

4、溃疡病患者:吃汤圆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对溃疡面的刺激,严重者可诱发胃出血、胃穿孔等。

5、胃肠消化功能不良者:汤圆是由糯米面做成的,黏性较大,不易消化,食后可导致胃痛、胃胀、嗳气、反酸甚至腹泻。

6、急性胃肠炎患者:患者的胃肠道正处于充血、水肿状态,病人应吃些米汤、藕粉等易消化食物,吃汤圆会加重胃肠道负担。

牢记以下小技巧

美食与健康兼得

1、趁热吃

如果吃汤圆,最好是热着吃,因为是糯米做的食物冷后更难消化,造成脂肪囤积,对老人、小孩、肥胖者不利。

2、少量吃

过节团圆时,浅尝即止。汤圆、元宵虽好,但毕竟是高糖高粘性食品,若过多食用,势必会造成胃酸分泌增多、腹胀、消化功能下降等不良感觉,也容易造成儿童龋齿、近视、肥胖等。

3、慢慢吃

由于汤圆、元宵是圆的,刚煮好的时候,表皮和内馅的温度都很高,因此还有了“烧心蛋”的戏称,如食之过急或食用时用力过猛,咬开后被烫伤口腔和咽喉者也不少见,特别是缺乏生活经验的儿童。建议家长在食用前一定要教给孩子正确的吃法,交待好注意事项,或等出锅元宵稍凉一会再食。吃慢些,有助于消化,既过嘴瘾又不长胖。传统吃法中有“原汤化原食”之说,食罢元宵喝点汤肯定是有益的。

下面请看专家信息

张小节,连二医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从事消化内科专业20余年,擅长各类消化系统疾病诊治和消化内镜的各项技术,对消化道早癌的内镜下诊断及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

高云明,连二医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擅长糖尿病及并发症、性早熟尿崩症,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等下丘脑垂体疾病、甲亢甲减等甲状腺疾病诊治,对柯兴氏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多症、嗜细胞瘤等肾上腺疾病、克氏综合症、17羟化酶缺陷、21-羟化酶缺陷、对真假两性畸形多卵巢等综合征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李素珍,连二医临床营养科主任,主任护师,国家三级公共营养师,国家临床营养师。擅长营养病的诊治和代谢性疾病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的营养支持治疗,对儿童膳食、孕产妇膳食的调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雄狮高跷闹十五,

传统花灯绽元宵。

鞭炮响起锣鼓敲,

窗辉映着团圆影。

连二医

祝您元宵节快乐!

文稿编辑 :孙利

校对: 吕菲 于越

审核 :穆文玲

网址:[健康小贴士] 元宵节,美食与健康都不可辜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99661

相关内容

唯有美食与健康不可辜负.docx
育儿小贴士:健康过节,元宵好吃可别贪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营养与健康小贴士健康饮食新理念.docx
唯有美食不可辜负,品味生活的美好
元宵节的健康养生方法
健康饮食小贴士(一)
国庆食品安全健康小贴士!
(健康饮食健康生活小贴士)健康饮食小贴士30条
新年健康饮食计划,燕教授分享10条健康饮食小贴士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