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个“中华慈善日”
公益慈善机构如红十字会、慈善基金会等,负责筹集和分配善款。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公益慈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自2016年9月1日起实施,将每年9月5日定为“中华慈善日”。2025年9月5日是我国第十个"中华慈善日",今年主题为"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慈善日的设立旨在发展慈善事业,弘扬慈善文化,规范慈善活动,保护慈善组织、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等慈善活动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进步,共享发展成果。
什么是慈善活动?
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自愿开展的下列公益活动:
(一)扶贫、济困;
(二)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
(三)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
(四)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
(五)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六)符合本法规定的其他公益活动。
什么是“慈善组织”?
“慈善组织”是依法成立的、符合《慈善法》规定的、以面向社会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组织。慈善组织可以采取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组织形式,不是一种新类型的社会组织。
慈善组织应具备哪些条件?
(1)以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2)不以营利为目的;(3)有自己的名称和住所;(4)有章程;(5)有一定的财产;(6)有符合条件的机构和负责人;(7)符合法律、行政规定的其他条件。
慈善活动应遵循什么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四条规定,开展慈善活动,应当遵循合法、自愿、诚信、非营利的原则,不得违背社会公德,不得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慈善组织如何确定受益人?
慈善组织确定慈善受益人,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得指定慈善组织管理人员的利害关系人作为受益人。
慈善财产如何使用?
慈善组织的财产应当根据章程和捐赠协议的规定全部用于慈善目的,不得在发起人、捐赠人以及慈善组织成员中分配。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分、挪用、截留或者侵占慈善财产。
个人求助与慈善募捐是一回事吗?
慈善募捐是指慈善组织基于慈善宗旨募集财产的活动;而个人求助通俗讲,是指某个自然人为解决自己或者家庭困难。请求社会公众给予帮助,个人求助不属于慈善活动,不受《慈善法》调整。两者在主体、目的、法律关系以及剩余财产处理等方面均不同。
能否指定利害关系人作为慈善捐赠受益人?
不能。《慈善法》第四十条规定:捐赠人与慈善组织约定捐赠财产的用途和受益人时,不得指定捐赠人的利害关系人作为受益人。皆在保证慈善捐款的公益属性,将捐赠的财物真正用于法律所规定的慈善事业,以免捐赠人假借慈善名义谋取私利。
文件下载
网址:第十个“中华慈善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99857
相关内容
烟台启动第十个“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暨烟台市慈善文化“五进”活动中华慈善日
中华慈善总会
金融壹账通在第十个“中华慈善日”持续践行公益责任 9月5日,第十个“中华慈善日”如期而至,今年的主题为“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作为一家深耕金融科技领域的企业, 金...
众爱,被爱堆积的中国慈善第一店
携手参与慈善,共创美好生活 ——“慈善一日捐”火热进行中
2017海口“中华慈善日”:“衣旧不舍”捐赠活动件件温暖你我
中华慈善总会天价售卖救命药“格列卫”?这是谣言!
上海慈善物资管理中心携手华理举办"二手物资利用"环保慈善义卖
华宝信托设立首单绿色公益慈善信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