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培养出一个心理阳光、乐观向上的孩子,这8件事父母请注意

发布时间:2025-11-19 12:33

乐观的父母可以培养出更快乐的孩子 #生活乐趣# #心理健康乐趣# #积极心理学#

在孩子的成长旅程中,心理阳光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赋予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不仅能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色,更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拥抱未来。

那么,究竟如何培养出这样一个积极向上、内心充满阳光的孩子呢?这8个建议,值得了解。

1

给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与独处空间

心理学家指出,安全感并非依赖感,孩子既需要热情稳定的感情联系,也应学会独处。

比如,让孩子独自待在安全的房间里玩耍,即便家长不在身边,孩子内心也能笃定父母就在不远处。当孩子拥有这种安全感,他们便能在探索世界时更加自信从容。

让孩子学会独处,不是让他们脱离朋友、集体,独来独往。空闲时,引导孩子自主阅读,从书中找寻成长的智慧与答案;鼓励他们自学新技能或深入研究兴趣所在,以此作为向内探索、自我提升的途径。孩子享受独处时光,能满足成长内在需求,发现更多美好与可能。

2

满足孩子要有“度”,培养挫折承受力

对于孩子的各种需要,父母需要积极“回应”,而无需事事“满足”。我们要人为地制定一些界限,不能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

“能够心情愉悦的另一个前提,是孩子能承受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望。”

儿童精神病科医生托马斯博士告诉我们:

“只有当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即能获得某种东西并不取决于他的欲望,而是取决于他的能力,他才能得到内心的充实快乐。”

孩子越早明白这个道理,他们的痛苦就越少。

家长不要第一时间满足孩子愿望,可采用“延迟满足”策略。比如,孩子想要玩具,可让他在生日、纪念日或奖励场景下获得。在家庭中接受“不如意现实”训练,能让孩子拥有足够心理承受力,应对未来挫折。

3

孩子发脾气,家长要冷静

孩子发脾气时,情绪达到巅峰,此时摆事实、讲道理效果不佳,他们根本听不进去。

面对发脾气的孩子,家长首先需要保持冷静和理解。不要被孩子的情绪所左右,也不要用自己的情绪反击。

理解孩子是在经历情绪困扰和挫折感,而不是将他们的行为视为对自己的攻击。

家长要有耐心,给予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来平复情绪。待他们情绪稳定后,我们可以通过倾听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询问孩子为什么感到生气或失望,让孩子表达情绪,这有助于孩子感受被理解关心,认识自身情绪。

4

批评对事不对人,保护孩子的自信

批评是教育中常用的方式,但方式不当可能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当孩子犯错时,家长要就事论事,避免给孩子定性。

比如,孩子弄坏了妈妈的首饰:

我们可以试着这样说:“你是想看看妈妈的首饰吗?不过,这需要得到我的同意,下次让妈妈展示给你看,好吗?”

我们尽量不要这样说:“你太坏了,你怎么能弄坏我的首饰呢?你成心不让妈妈戴了!”

第一句,明确告诉了孩子,他的错误在于他“动了他人的东西,需要经过同意”,并没否定孩子的人品。第二句,则为孩子“贴标签”,使他很沮丧,抱怨的话语,让孩子的负面情绪加重。

5

放手让孩子尝试,培养独立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总是担心孩子做不好,于是过分替他们做事情、说话、做决定,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和包办。

然而,这种过度保护的行为看似是为孩子好,实则会严重阻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让他们失去锻炼自己的机会,无法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事情不是危险的,家长应放手让孩子早早地尝试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让孩子自己穿衣、整理书包、帮忙做家务等。

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却能够让孩子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我们可以经常在心里想一想:“这件事,也许孩子可以自己做了。”

同时,要减少“你不行,这事你做不了!”这类否定性的话语,多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各种任务。

6

允许表达情绪,而非压抑

情绪压抑会导致心理能量内耗,长期积累可能会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鼓励孩子将内心想法和情绪表达出来,是培养心理阳光孩子的重要环节,这需要父母正确地引导。

当孩子诉说时,父母千万不要急于打断和给予指导建议,这些很可能并非他们所需要的。

父母只需用类似“原来是这样啊”“那后来呢”等简单的句式,表达支持孩子继续说下去的鼓励态度。甚至哪怕一言不发,只是专注且信任得点点头也能取得相当不错的效果。

当孩子表达情绪时,进行否定和回击是非常具有破坏性的。“这么点小事有什么好难过的,你怎么这么没出息”只会把孩子推得更远。

7

让孩子懂得珍惜,懂得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强化孩子对亲情、友情的认识,让他们明白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很珍贵,并非理所当然。

让孩子明白,亲人们对他们的好不是无条件的,父母的爱是责任与关怀的体现,他们应懂得感恩,珍惜这份深厚的情感。

鼓励孩子表达对他人的爱和关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比如,让孩子写卡片表达对亲人和朋友的祝福;在特殊的日子送礼物表达自己的心意;或者参与志愿者活动,关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还需让孩子明白尊重他人的边界,并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接受或拒绝他人的爱,建立健康、平等的人际关系。

父母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让孩子看到如何表达爱、珍惜关系以及处理人际关系。当孩子表现出珍惜或爱的行为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将增强他们的积极行为,并帮助他们在未来更好地表达珍惜和爱。

8

家长以身作则,传递积极心态

快乐是一种能力,家长要引导孩子看到生活中好的一面,积极面对不好的事情。平时多说积极的话,如“我们在一起真高兴,不是吗?”“我们真是太幸运了!”“不要难过,下次我们会做得更好。”

家长更不要和自己较劲。面对孩子的不足或未达预期的表现,我们应秉持宽容与理解之心,视之为成长的一部分,而非焦虑的源泉。我们的任务是协助孩子分析问题、找到改进的方向,而非一味地苛责与批评。

孩子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家长的影响,他们就像一面镜子,会反射出家长的情绪和态度。

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感染孩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勇敢面对。通过营造一个充满阳光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温暖、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成为一个心理阳光、积极向上的人。

END 来源 | 央视新闻夜读 直播预告 假期一到,很多家庭就陷入了“手机争夺战”——孩子抱着手机不放,刷视频、玩游戏停不下来,作息混乱、作业拖延,家长又吼又劝,却总也管不住。数字时代,完全禁止孩子接触电子产品不现实,可放任不管又担心他们沉迷。 如何把握“管”与“放”的尺度,帮孩子建立健康的数字使用习惯?家庭里该如何制定合理的数字边界,让孩子愿意遵守?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让他们主动控制屏幕时间? 11月18日14:00-16:00,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祁雪晶做客“成长解码”直播间,分享家庭数字公约制定策略,用“疏堵结合”培养孩子网络素养! ⬇️点击预约,提前锁定直播⬇️ 快手APP搜索“平平姐姐” 同步观看直播 ⬇️更多直播请扫码提前预约⬇️

网址:想要培养出一个心理阳光、乐观向上的孩子,这8件事父母请注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407477

相关内容

想要培养出积极向上、内心阳光的孩子,父母请做好这8件事
5个培养孩子阳光乐观健康心态的办法
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心态
如何培养心理阳光的孩子?这7个建议每位父母都该看看!
如何培养孩子的乐观心态,家长这样做,让孩子积极向上
如何培养孩子乐观向上、自信的性格?
培养孩子心理的积极阳光心态的重要性
如何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9个实用建议,送给有需要的父母
如何当好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这几件事父母一定要教给孩子
如何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父母可以试试这2个方法)引导孩子对事情做正面思考帮助孩子树立美好的目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