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早产儿宝宝来说,母乳=“良药”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营养来源,提倡全母乳喂养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育儿生活经验# #婴儿健康饮食#
母乳喂养的优势及好处已经广为人知,相信随机找个孕妈都能说出一两条。
可是,你知道吗?
母乳对于早产儿来说,不只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良药”。

早产儿现状:
早产儿是指胎龄达到28周但是不足37周的新生儿。
我国早产占分娩总数的5%-15%,即每100个新生儿中,有5-15个早产儿。
由于早产儿胎龄小,体重轻,器官发育不成熟,容易并发许多疾病,如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高胆红素血症、贫血、早产儿硬肿症、颅内出血、休克等。
早产综合征引起的死亡成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
早产儿更需要母乳:
母乳对于足月儿来说,可填饱肚子,且营养丰富、易消化,更有增强婴儿免疫力的作用。
母乳对于早产儿来说,不仅仅是这些作用。
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最常见的严重的新生儿胃肠道感染性疾病,多发生于早产儿,约7%的小早产婴儿可能患病。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可发生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可以导致部分肠道坏死甚至引起死亡。
研究数据显示,与配方奶喂养的患儿相比,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要低很多。
减少喂养不耐受发生率:
由于早产儿胃肠道动力不足,消化酶和激素的分泌减少,细菌定植异常和局部免疫力的不成熟,使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的常见问题。
临床主要表现为过量的胃残余量,腹胀或呕吐,或两者皆有,导致肠内喂养计划中断。
早产儿母乳含有激素、肽类、氨基酸、糖蛋白等成分,能促进新生儿的胃肠道成熟,降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

早产儿视网膜病:
孕36周以下、低出生体重、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其未血管化的视网膜发生纤维血管瘤增生、收缩,并进一步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失明,近年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有上升趋势。
母乳中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成分等可以促进视网膜发育,保护视网膜细胞。早产儿母乳喂养是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如此经济、健康、无任何副作用的治病良药,宝妈们何乐而不为呢?
坚持早产儿宝宝母乳喂养,对宝妈来说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早产儿出生后需要与妈妈分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观察或治疗。
在这种母婴分离的情况下,宝妈的泌乳必会受到严重影响,出现泌乳不足等情况。再加上宝妈担心宝宝在医院的身体状况以及得不到很好的休息等,都将影响到产后泌乳。
许多宝妈因此便放弃母乳喂养,这对早产儿宝宝来说,损失重大。

母婴分离的宝妈们,这样做,为早产儿宝宝储存更多母乳!
吸乳次数:坚持每天吸乳大于8次,夜间也要坚持吸乳1-2次,夜间催乳素水平较高,更有助于吸出更多乳汁;
吸乳时间:最初每次应保证吸乳15 - 20分钟,奶量比较恒定之后,建议吸到乳汁停止流出后再吸乳2 - 3分钟;
排出更多后奶:母乳分为前奶和后奶,后奶中的脂肪含量越高,乳汁的热量更高,越能够满足早产宝宝的需要。每次尽量保证乳房排空,就可排出更多后奶。
按摩乳房:乳房有硬块时,可轻柔按摩乳房,以帮助排出更多乳汁。
网址:对早产儿宝宝来说,母乳=“良药”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409535
相关内容
幼儿育儿知识有什么 早产宝宝该怎样喂养呢世界早产儿日:科学护理早产宝宝 父母需要知道这些知识
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 宝宝四种情况下不宜母乳喂养
母乳不足妈妈必备的小宝宝科学喂养技巧
6个月的宝宝纯母乳足够加辅食后添加配方奶
6个月的宝宝母乳不足,不喝配方奶,不爱吃辅食怎么办?
七个月的宝宝母乳不够,是吃配方奶好还是多添加辅食呢
早产宝宝容易过敏?选对预防措施是重点!
世界早产儿日:这份“早产宝宝”科学护理指南 请查收
推荐宝宝6个月后继续母乳喂养同时添加辅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