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中心模式”在81岁独居长者服务中的应用 | 社工课

发布时间:2025-11-28 12:41

社区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社区服务项目#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杜颖诗

单位| 广州市风向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一、背景介绍

服务对象崔姨(化名),81岁,丧偶。有三个子女,和三个子女关系和睦,经常通过微信或电话联系,两个女儿居住在海珠区,一个儿子在新西兰长期定居,案主家中有安装监控摄像头,子女可以通过摄像头,了解崔姨的生活情况。

子女平时也十分关心崔姨的情况。案主的腿脚不好,生活尚且能够自理,但经常感到力不从心。

案主的邻居很热心,买菜上楼时,邻居会询问她是否需要帮忙拿上门。由于长期一个人住,案主经常会感到孤独感,希望有人可以倾听她的烦恼。

案主腿脚不太方便,虽可以缓慢行走,无法行走太远。目前一日三餐都是自己做的,每次都要坐车去离家两个站的菜市场买好几天的菜然后再打的士回家。

午饭的时候会多做一点,留一部分晚上再吃,案主多次表示频繁煮饭对于她来说十分麻烦。案主曾有过两次跌倒的经历,一次是去年的时候在外跌倒,入院治疗了一段时间。

一次是前一个月在家中阳台和客厅之间的高低阶跌倒,当时案中还开着煤气灶,且摔在了监控的死角,案主只能艰难地爬着去厨房关掉煤气灶。案主还跟社工倾诉,疫情期间不知道去哪里求助外出代购买菜,曾经饿晕在家中,当时家里还没安装监控,幸好有邻居帮助。

这些都让案主深深担忧自己的居家生活,萌生起去养老院的想法。

案主也希望通过社工了解到有关养老院的信息。自述:“其实现在我的年龄也不小了,现在还能动,能生活自理。但如果以后要是出了什么事,谁来照顾我?希望社工可以帮我问问养老院方面的收费。”

二、预估分析

通过与案主接触,有以下的分析:

(1)生理方面:案主为高龄长者,腿脚不好,行动不便,煮饭、外出买菜对她来说是一种负担,希望寻求减轻做饭负担的方法。案主也曾经思考过选择居家养老亦或者是养老院养老。

(2)居家安全及情绪方面:案主曾有在家摔倒的经历,经常回忆起跌倒时的无助感,感到恐惧和不安。长期独居,娱乐方式单一,平时在家仅靠看电视消遣时间。唯一的社交方式是使用微信和子女聊天。案主经常感到无聊,产生了孤独的情绪,期待有人能和自己聊天。

(3)家庭方面:案主有三个子女,和三个子女关系和睦,经常通过微信或电话联系,会通过家中的监控了解母亲的生活情况。平时也非常关心案主的身体情况,如果案主身体不舒服,会陪同她一起到医院就诊。

三、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1、服务总目标

通过链接资源,提升案主的晚年生活质量。

2、服务分目标

(1)提供相关养老咨询信息,协助案主制定养老规划

(2)引导案主提升居家安全意识,通过家居环境的改善,提升居家安全系数。

(二)服务策略

1.跟进办理案主长者饭堂和平安通办理进度,寻找案主家附近的快餐店,协商上门送餐服务,协助案主制定订餐计划。

2.协助长者制定养老计划,提供居家养老和养老院养老的相关信息,引导案主自主选择养老计划。提升晚年生活质量。

3.协助案主获取防跌知识及资讯,提升防跌倒意识,提高居家自救能力。

(三)服务理论/理念

任务中心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把服务介入的焦点集中在为服务对象提供简要有效的服务上,希望帮助服务对象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自己所选定的明确目标。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高效的服务介入必须符合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一是介入时间有限; 二是介入目标清晰; 三是介入服务简要; 四是服务效果明显; 五是介入过程精密。

案主崔姨对自己的养老和就餐以及居家安全需求较为明确,求助动机较强。适合使用任务中心模式解决问题。社工在协助服务对象解决自己的困扰问题的过程中,提供方法,使案主能够订立具体的目标,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服务程序

针对目标一:

1.链接资源,协助案主办理平安通和长者饭堂,并协助案主制定养老规划。

2.运用多种会谈技巧,为案主提供情绪方面的支持。

针对目标二:

1.协助案主获取防跌知识及资讯,提升防跌倒意识,提高居家自救能力。

2.改造局部居家环境,减少跌倒风险。

社工人的能量卡!每天一张彩虹能量卡,有需要的拿走↓

四、服务计划的实施过程

(一)链接资源,协助案主制定养老规划

联系居综,上门为案主开通长者饭堂的服务;走访社区,告知案主可以送餐上门的餐馆联系方式。案主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以及不同就餐方式的服务内容,自主制定就餐计划。

在养老规划方面,社工协助案主分析居家养老及入住公办养老的利弊,协助案主规划养老计划,在社工的引导下,案主结合自身的经济情况及身体情况,目前仍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

(二)提供陪伴和支持,疏导情绪

服务对象长期独居在家,腿脚不好,不方便出门。消遣方式单一,只能看电视。崔姨表示自己一个人在家很无聊,经常会感到孤独感。社工多次组织志愿者上门探访,陪案主聊天。

社工添加了案主的微信,定期通过微信给予案主关心,帮助案主调节心情,消除孤独感。当案主提出自己的烦恼时,社工一起和案主共同协商解决方案。经过数月的跟进,案主觉得是被自己是被关心着的,情绪状态慢慢转好。

(三)提升防跌倒意识,提高居家自救能力。

社工通过传授给崔姨学习居家安全隐患点、防跌倒知识、自救知识等,协助长者获取防跌知识及资讯,提升防跌意识。崔姨对此十分上心,告诉社工自己家门口经常有人在楼梯从上往下倒水下来,出门极易滑倒,已经购买了水泥,增高了门口的台阶,防止在门口因积水跌倒,增加居家安全系数。

五、案例评估

本次个案运用了任务中心模式,协助服务对象解决自己的困扰问题的过程中,提供方法,使案主能够订立具体的目标,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案主掌握了居家养老的社区资源,清晰自己目前养老的需要。

在介入个案过程中,社工扮演了资源链接者和支持的角色;社工定期联系案主,协助其制定养老规划,让其了解社区的养老资源,在其有需要的时候,能沟通正式资源的获取,解决自己居家养老的难处。

(二)案主的居家安全系数得到了提升,改善了居家安全质量。

社工通过培养居家安全意识,发挥案主的自主能动性去改善自己的居家环境,让案主能更好适应居家养老生活,此外,社工在介入过程中,为案主提供情绪支持,案主孤独情绪得到缓解,提升了案主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六、专业反思

社工在跟进的过程中,发现案主总是担心自己会给子女添麻烦,对于养老规划十分犹豫;去养老院可能会给子女带来金钱上的负担;

而选择居家养老又经常感到孤独感;社工为案主分析不同养老方式的优点和缺点,引导案主自主作出选择,让案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养老规划。

开展长者服务,最重要的是耐心和倾听。案主经常在微信上提出自己的烦恼,有时候并非是要社工去解决什么,而是一种宣泄情绪的方式。社工给予陪伴和关怀,耐心倾听,引导案主去解决烦恼。

跟进个案的过程中,社工要发挥案主的个人自主能力,不是什么都要代替案主去完成,而是引导案主如何去思考、如何解决事情。

它关注如何解决问题

而不是发现问题的原因

强调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基本理论

应用方法与技巧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巧与运用》

限时5.3折

扫码拿下

↓↓↓

欢迎关注【社工客】旗下公众号

身边的好友都在看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小客说:

你有做过老年人社会工作吗?欢迎分享你的经验或总结~

社工客投稿邮箱:sgke123@163.com

小客微信:shegongke002

网址:“任务中心模式”在81岁独居长者服务中的应用 | 社工课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411438

相关内容

走出阴霾,拥抱希望——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在独居老人服务中的运用
“五社联动”模式下的长者晚年生活保障服务 | 社工课
“沐浴阳光,走出伤痛”高龄独居中风长者服务个案 | 社工案例计划
“共享绿意,共筑温情”园艺活动在社区养老服务中的运用 | 社工课
平均年龄68岁!这个社区互助养老服务队老老相助,暖心服务80岁以上高龄独居老人
一顿饭的工夫享一站式健康服务,塘桥社区创新“长者食堂+”模式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在“患病高龄长者”个案中的运用
“社区+物业+养老”:苏州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探索记
优势视角下的高龄独居长者服务 | 案例
“小平台”服务“大民生” 香城社区生活服务中心探索便民服务新模式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