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建设和美乡村的内涵与意义

发布时间:2025-11-28 15:09

音乐节或艺术节:部分乡村会举办各类艺术活动,丰富旅行的文化内涵。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乡村旅游推荐#

“和美乡村”是乡村建设的新概念,是对“美丽乡村”和“宜居宜业乡村”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和美乡村建设”是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乡村建设理念,旨在实现乡村的和谐、美丽、宜居、宜业发展。本党课讲稿字数:6212字,党课ppt页数:32页,教案授课时长:35分钟, 这套ppt设计精美,需要使用的,请仔细看ppt封面的授课人。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具有良好人居环境,能满足农民物质消费需求和精神生活追求,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协调发展的农村,是美丽宜居乡村的“升级版”。其中“和”更突出的提升是乡村文化内核及精神风貌,体现出和谐共生、和而不同、和睦相处;“美”更侧重于建设看得见、摸得着的现代化乡村,做到基本功能完备又保留乡味乡韵。中国农业大学朱启臻教授认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三方面内涵,一是宜居乡村,住房舒服、整洁卫生、生活便利、办事快捷、方便交往,这就要求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二是宜业乡村,促进村民就地就业,充分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重价值,提供更多就近、稳定的就业岗位,吸引各类人才留乡返乡入乡就业创业,让农民收入更加稳定,乡村发展更具活力;三是和美乡村,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城市与乡村的和谐,要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保护传承优秀传承文化,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构建和谐城乡关系,实现城乡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一是加快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坚持城乡共建共享、融合发展,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进乡村水利、公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养老、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场所建设,着力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往自然村(组)覆盖、往户延伸;建管并重,健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不断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切实把公共基础设施建好、用好、管好、维护好,确保设施发挥实效;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基础性、兜底性、普惠性公共服务事项,进一步优化投入、夯实基础、补齐短板,持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是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改善村庄公共环境。明确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产权归属,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村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

三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善有爱”的道德观,上慈下孝、守望相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与人为善等传统美德在乡村建设中要发扬光大,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统一起来。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文化惠民项目与农民群众文化需求更好地对接起来,尊重村民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加强农耕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传承,推进乡村文化礼堂、文化广场、乡村戏台、非遗传习场所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建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发挥村规民约、家庭家教家风作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网址:一文读懂建设和美乡村的内涵与意义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411548

相关内容

曙光镇:微景观让美丽乡村建设更有“内涵”
从“美丽”到“和美”,我们的乡村如何建设?
田园理想:乡村美食短视频的生活美学内涵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解读】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建“美丽庭院” 绘“和美乡村”
岱下时评丨读懂“旧书新知”的时代意义与深厚内涵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关爱“一老一小”,“家文化”营造和美乡村
墙绘艺术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实践研究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