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妞去哪儿 | 美国幼儿园的艺术启蒙=乱涂乱画?

发布时间:2024-11-20 19:31

幼儿启蒙绘画:激发艺术兴趣 #生活技巧# #亲子教育建议# #幼儿启蒙教育#

波妞,两岁萌娃一枚。出生在芝加哥,四个月大回到北京,随后又跟着爸妈开始了空中飞人之旅。两岁的波妞已经有了14次国际航班飞行经验,足迹遍布中美各个城市,是个十足的飞行小达人哦~

【波妞去哪儿】系列会跟着波妞的脚印,看看她所经历的各有特色的中美婴幼儿教育文化。

波妞上幼儿园的第二周开始,每次去接波妞时,老师常会说:“请等一下,有她的作品给你。”然后就会开心地从柜子里拿出波妞当天艺术课的作品。

有时候是一幅传统意义上充满美感和创造力的画,让我都吃惊于这是两岁娃娃画出来的。但大部分时候都是各种奇怪的形态,比如一个密封袋里的颜料团,让我都很迟疑这该不该叫艺术作品。

万圣节主题的艺术课,波妞用自己的小手朝左边和右边各按一个手印,形成蜘蛛的形状,然后用小珠子装饰成眼睛。

艺术一直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五岁开始,爸爸妈妈会带我去周末的儿童绘画兴趣班。记得那时候的绘画课,孩子们端正地坐在小桌子前,每个人桌子上都有一张白纸。

老师在讲台的黑板上贴上一张白纸,然后让孩子们跟着自己一起画。“现在我们画一个圆。”台上的老师说,台下的孩子们齐刷刷地一起画了一个圆。尽管有的大,有的小,但是大家都知道该画得像老师一样。

所有的画都是一样的。

下课的时候,来接孩子的爸妈们看着有些许差异但是都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画,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要是有孩子的画与别人大相径庭,爸妈们就会觉得是自己孩子的艺术天分不够,甚至会找老师谈话如何帮助孩子进步。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学习了五年的绘画,包括儿童蜡笔画、蜡笔素描和素描。我小时候所接受的艺术启蒙就是寻找和表现美的事物。“艺术是美的。”这就是我所接受的根深蒂固的艺术理念。

波妞和小伙伴们在餐盘上的艺术课

来到美国西北大学读书,我选择了一直心向往之的艺术史专业,也学习了一年的Studio Art,我对艺术的理解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在油画课上画真人模特时,我们的模特是一个削瘦的老太太,我习惯地去努力寻找美的角度,想努力让她看上去更精神一点。老师无情地批评了我的画,并说:“It is ok to be weird. It is not about creating a perfect painting. It is what it is.”(奇怪并没有什么不好。这与画一幅完美的画无关,而在于真实存在的样子。)

猛然意识到,一直以来接受的艺术启蒙教育就像我们在国内接受的其他教育一样,我们并不是在画自己感官中的真实世界,而是一个所有人期待中的美好意象。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应该画美美的画,穿干净的衣服,做懂事的孩子,完成大人们的期待,在赞扬声中过着毫无意外的完美人生。

而这一切,在美国高等教育学府的油画课上被推翻了。再一次的,在波妞这个两岁孩子的幼儿园初级艺术启蒙课上,再一次被推翻。

美国的艺术启蒙,无论是两岁孩童,还是艺术大师,无论是郊区的小幼儿园,还是前二十的高等学府,在本质上都践行着一样的理念:画你所感受到的世界,而不是别人眼中的美感

那么,两岁波妞的艺术课都在画什么呢?

在美国,0-3岁的艺术启蒙,重要的是用什么材料去画,而不是画的主题。老师会让孩子们尝试不同的材料,获得丰富的感官体验,而不是局限于尽快熟悉使用某一种特定材料,这是三岁以下的艺术启蒙更重要的事情。

在老师帮助下,波妞用冰棍棒和彩纸做的万圣节幽灵。

那么孩子可以接触什么艺术材料呢?很多妈妈都很紧张孩子触碰的东西会不会不卫生,会不会有化学成分。

其实,只要是在成人的看护下,并事先挑选好合适的材料,孩子是可以使用各式各样的材料去探索艺术。比如日常宝宝吃的蔬菜水果也可以成为画笔。

南瓜也可以成为“画纸”。波妞和小朋友们用画笔在南瓜上画画。

妈妈可以把土豆、黄瓜等适合宝宝小手抓握的蔬菜水果切成两半,然后用切面去蘸取颜料作画,印在纸上,就成了有趣的“蔬菜印章”。这样的材料又天然又环保,还让孩子了解了不同蔬菜水果的形状。

让宝宝尝试探索各种材料,真的有必要吗?答案是Yes。很多妈妈以为宝宝智力的开发取决于是否有益智大脑的活动,其实宝宝手部精细运动的开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使用不同材料作画的过程就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精细运动锻炼机会

精细运动是宝宝运用手尤其是手指的操作能力。手指的运动越精巧、越熟练,就越能在大脑皮层上进行更多的练习,从而使大脑更聪明。同时, 宝宝通过手部运动和环境产生了互动,丰富了认知体验。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宝宝的智能以及创造力。

当你的宝宝用手指去触摸感受不同的事物时,手指的触感将会给予他对这个世界的最初感受,同时,他也在用自己眼睛去观察思考事物的属性。

艺术启蒙对宝宝的意义并不是让孩子成为艺术天才,而是让他在探索发现美的过程中,了解这个世界,并用自己的感官去体验

波妞用泡沫在桌上涂抹画画,泡沫的延展性和质感是极好的“画笔”。

这种艺术启蒙方式并不只是两岁孩子的童年游戏。在大学的Studio Art课上,我常常被同班同学疯狂的想象力震撼

油画课的期末作业,他们的艺术材料并不局限于画布和颜料,铁丝、塑料袋、泡沫都可以是画布上的“颜料”,甚至画布本身都可以被各种奇怪的材料所替代。当我看到这些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的作品时,我常常惊叹,美国同学的大脑构造真是跟我们不一样。(脑洞不是一般的大!)

而现在,我终于在一个两岁孩子的幼儿园艺术启蒙课上找到了答案,每一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样的,但是获得的机会和环境不一样。谁能说这些在南瓜和餐盘上画画的孩子,以后不会成为新一代的艺术大师呢

波妞在“餐盘”上调色

那么,绘画的基本功就是完全不重要的吗?

并不尽然。因为本身对艺术教育的兴趣,我也曾经研究过国内的一些艺术教育机构的课程,也有不少新兴机构号称沿用美国艺术教育理念,不压抑孩子天性和创造力为宗旨。

然而,很多机构的课程并没有系统性,只是强调让孩子自由作画。家长们常常交了昂贵的学费,赔上了许多精力和时间,自己的孩子却连基本的线条都还画不好。面对家长的质疑,机构通常用美国的理念来搪塞。但是,这并不是真正的艺术启蒙。

真正充满创造力的艺术启蒙,并不是毫无章法的乱涂乱画。即使我们大学强调自由的油画老师,如果学生连基本的光影原理和使用颜料的章法都弄不明白,也会让她大为光火。Don’t fool me with the so-called art.(别用艺术来搪塞我)这是她最爱说的。

一个有质量的艺术启蒙课程,会在保留孩子天性与创造力的前提下,指导孩子循序渐进地接触学习不同的艺术技法。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手的力度不同,能够尝试的材料也是有区别的。

优质的课程内容会根据孩子年龄段和个体的差异,去设计完善的内容。比如简单的用蜡笔画画的过程,孩子就需要经过画点点、画直线、画曲线等一系列环节。

在波妞的艺术启蒙课上,波妞逐渐学会了画线条,从一开始的点点,直线,到曲线,并学会用手指、蜡笔、颜料去完成这一系列过程。她也逐渐从单色到多色,学习了色彩的渐变,以及多种色彩叠加的变化。

波妞在低头画画,这个阶段的她已经开始学会画曲线了。

这并不是在限制她的创造力和创作的自由,而是让她学会运用自己创造力的能力。我也始终记得波妞第一次用曲线画小手时那份眼中的惊喜。我想她心中一定在惊叹,啊,这原来就是曲线!

奇妙的色彩渐变,字是老师帮忙写的。

好的艺术启蒙,就是让孩子在无数个惊喜中,得到创造力的真正成长

责任编辑:

网址:波妞去哪儿 | 美国幼儿园的艺术启蒙=乱涂乱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60060

相关内容

幼儿情绪管理的艺术——家园共育
幼儿教育论文=幼儿园开展美术欣赏活动的实践与思考.doc
从艺术史到儿童的生活美学
幼儿美术案例=幼儿绘画成长个案与评析.doc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生活中的安全》(精选9篇)
幼儿园开展生活化美术活动实践思考
小班幼儿创意美术活动中教学指导策略的研究
儿童美术教育启示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策略
幼儿园手工活动总结(通用19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