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印发

发布时间:2024-11-22 13:54

城市绿化建议10: 设置儿童友好型游乐设施 #生活技巧# #园艺绿化建议# #城市绿化建议#

新建居住区儿童游乐场地不宜小于一百平方米

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印发

  本报北京12月4日电  (记者陆娅楠、丁怡婷)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日前联合印发《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导则》提出,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的基本原则为“儿童优先、普惠公平”“安全健康、自然趣味”“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应在城市、街区、社区3个层级统筹推进,重点工作内容包括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空间、公园绿地的适儿化改造和校外活动场所、游憩设施建设。

  根据《导则》,城市层面应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构建儿童友好空间体系,包括构建关爱儿童成长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打造自然趣味的开敞空间体系、建设适宜儿童出行的道路交通系统、营建保障儿童安全的成长环境等。

  街区层面与15分钟步行出行范围相衔接,对接城市街道管理服务范围,重点完善儿童公共服务设施、活动场地、慢行系统等,构建儿童友好街区空间。其中,均衡完整的儿童服务设施包含中小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活动中心、校外活动场所等建设内容。

  社区层面与5—10分钟步行出行范围相衔接,对接城市社区管理服务范围,优先配置满足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日常需求的服务设施、游乐场地和步行路径,满足儿童日常基本生活和成长发展需要。

  《导则》提出,结合游园、口袋公园等增设儿童游乐场地,并配置沙坑、浅水池、滑梯、微地形等游乐设施。新建居住区的儿童游乐场地面积不宜小于100平方米。新建社区应建设不小于800平方米的多功能运动场地,可配置适宜儿童参与的篮球、排球、足球、棒垒球场地等体育运动设施。

  《导则》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探索,开展儿童友好空间建设试点工作,探索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的工作机制、模式、政策和制度等。结合建立健全“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城市体检评估机制,建立儿童友好城市、儿童友好街区、儿童友好社区等儿童友好空间的建设评估及反馈机制。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05日 08 版)

(责编:孙红丽、杨迪)

网址: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印发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91839

相关内容

推进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
为儿童打造更加友好的城市空间
【儿童友好型城市】儿童友好型城市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识别研究——以武汉市南京路与尚隆路为例 | 上海城市规划
《宝山区教育局关于印发〈宝山区儿童友好学校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政策解读
儿童友好空间案例④|绽放童年精彩 共建美好未来
为儿童打造更加友好的城市空间(消费视窗·完善社区服务 提升生活品质)
城市儿童户外游戏空间设计评价研究
为儿童打造更加友好的城市空间(消费视窗·完善社区服务 提升生活品质)
城市儿童游戏空间规划的中期报告
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打造儿童友好“三好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