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知识科普(2024年第五期)

发布时间:2024-11-22 21:02

定期阅读食品安全相关的科普资料,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生活知识# #安全常识# #食品添加剂认知#

谈“添”色变,专家说大可不必!

“食品添加剂=不安全?”

“日常饮食可以完全实现‘0添加’?”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其实,生活中大部分食品都离不开食品添加剂,

按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一、食品添加剂是什么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包括营养强化剂。

其实全世界已有食品添加剂25000种,常用的5000种以上,最常用的600-1000种,国内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高达2000多种。按照用途分类,大体可以将食品添加剂分为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等21类(不包括香料及加工助剂)。而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主要有以下几类:

酸度调节剂:用来调节食品酸碱度。如柠檬酸,乳酸等。

消泡剂:用来消除食品加工中产生的泡沫。如蔗糖脂肪酸酯等。

抗氧化剂:用来防止或延缓油脂氧化分解、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如丁基羟基茴香醚、异抗坏血酸等。

漂白剂:防止食品褪色或褐变。如亚硫酸钠等。

膨松剂:使制品膨松、柔软或酥脆。如在烘焙制品原料面粉中使用的碳酸氢钠等。

胶基糖果:它的基础剂物质可使胶基糖果起泡、增塑、耐咀嚼。如在口香糖生产中使用的丁苯橡胶等。

着色剂:增加食品的色泽,促进食欲。如诱惑红、柠檬黄等。

防腐剂: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

甜味剂:赋予食品甜味。如木糖醇、麦芽糖醇等。 

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食品添加剂只有在食品生产加工技术上确实需要时方可以使用,不可随时随地随意的使用,同时使用时还需遵守以下原则:

一是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二是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

三是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四是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五是在达到预期目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三、按照国标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

科学实验表明,不管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只要是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添加均是安全的,即便长期食用也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这是因为在制定使用量标准时,就已经考虑到人们长期食用的情况。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有严格的审批与管理制度。食品添加剂通过安全性评估后方能批准使用,并被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列入GB2760的食品添加剂可以按规定的范围、数量、品种在食品中使用,没有列入标准的物质不能使用。该标准还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作出严格规定。例如色素柠檬黄,可以在饮料、果冻、糖果和糕点中使用,却不允许在馒头上使用。此外,我国还对食品添加剂建立了完善的再评估机制,可以随时根据最新研究进展,调整其品种或使用范围、使用量。

近年来,为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不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以防止生产经营者在食品中使用非法添加物和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当。

所以,对于食品添加剂,大家应该客观理性看待,不必谈“添”色变,更无需过度担心。


网址:食品安全知识科普(2024年第五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97581

相关内容

【食品安全科普】食品安全知识学起来!
食品安全科普知识
食品安全科普小常识(科普食品安全小知识)
食品安全科普小知识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科普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知识小科普
食品安全科普常识
“食安科普进校园”与“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同行-- 2024年青少年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教育活动在郑州举办
食品安全宣传周丨科普食品安全知识
食品安全宣传科普知识

随便看看